[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8]
终端能源电气化和用户侧分布式能源增长推动了用电侧的变革—形成源网荷储协调的微网形态。从用电侧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短期的需求源于电力扩容、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等硬件层升级;中期针对新兴应用场景的模式变革;长期逐步实现分散负荷和电源的聚合,构建区域聚合的虚拟电厂。围绕用电侧的升级方向,用电侧的增量环节主要包括EPCO、EMS、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充换电等。我们建议关注增量环节的投资机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8]
海内外光伏需求持续向好,有望加速放量。国内:4 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4.65GW,同比增长299.2%。美国:拜登否决众议院决议,预计短期内来自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将继续享受美国的关税减免政策。欧洲:2023 年Q1 欧洲PPA 电价出现两年内首次下跌,降至7320 欧元/MWh,环比下降4.7%,需求缺口短期内仍然明显。全球:硅料产能提升后带来的价格下降有望刺激下游业主的装机意愿,随着国内招标提速,美国加速回暖,亚非拉等地方持续起量,我们预计全球2023 年装机将达到400GW,同比+6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8]
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2.8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2021-2023年同期CAGR为4.8%;全国规上电厂发电量2.7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两年CAGR为3.9%;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145小时,同比减少30小时,降幅2.6%。截至4月底,规上电厂装机容量24.22亿千瓦,同比增长7.7%,两年CAGR为7.3%;1-4月份,新增装机容量844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4208万千瓦,增幅99.4%;主要电力企业电源及电网工程合计完成投资2786亿元,同比增长34.9%,两年CAGR为29.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我们认为火电的投资思路通过煤价可以大致分为三条,当市场煤价在 1000-1100 元/吨以下且 不低于770 元/吨时,火电行情及业绩与煤价基本反向波动。但当煤价超出这一价格区间后,市 场便会进入新的思维框架,即“经营困境倒逼政策发力”,电价改革预期便持续提升。因此煤价 在770 元/吨以上1000-1100 元/吨以内时优选煤价高弹性标的,煤价更高时则优选电价高弹性 标的。当煤价预期将降低至770 元/吨以内,此时火电投资思路则是优选同一市场条件下高盈利 水平或具备广阔成长空间的标的。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月度专题点评 :相关政策接连出台,电改持续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化 改革加速推进,相关政策在本月密集出台:《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 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总的来看,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的出台和需求侧响应管理办 法的修改均代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加速推进,在“管住中间,放开 两头”的总体思路下实现电网合理收益逐步厘清,和发用两侧灵活性 资源调节积极性释放。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加速抬升,包含辅助服务 费用在内的终端电价有望实现温和上涨。同时,先前尚未被发掘的需 求侧资源或将随调节手段趋于匮乏而打开新型商业模式,在现货市场 全面铺开的背景下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商业模式实现利润增 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我们判断绿电制氢正迎来从1 到N 的产业爆发阶段,绿电度电成本、电解槽单位电耗和设备投资的下降,驱动水电解制氢在能源化工等领域与灰氢平价。碱性电解槽作为核心制氢设备,将迎来千亿级市场需求。我们看好具备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的国产龙头。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FCV 4 月装机量 45.8MW,同比上升 9.9 倍。4 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 45.8MW,同比上升 990%,其中商用车装机量为 39.3MW,本月装机多为轻型货车。全年 FCV 预计呈现高增趋势,政策细则落地叠加产业链成熟度提高下,行业放量确定性强,预计 23 年 FCV 将持续看向翻倍。4 月上险量为 506 辆,同比上升 8.9 倍。2023 年 4 月,燃料电池系统总装机数量为 506 辆,其中商用车 434 辆,乘用车 72 辆,乘用车为红旗 H5 和 Mirai。由于统计口径差异,中汽协 4 月份公布的 FCV 产销分别为 406/303 辆,同比上升 128.1%/222.3%。产销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去年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今年车企逐步复工且对 FCV 市场乐观,持续投入 FCV 生产以做到备货充足。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Siemens Energy 作为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持续投入扩大氢能规模。公司在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均有广泛的技术基础,目前其在制氢端的PEM 电解槽系统可利用自产的风电制氢,在应用端积极改造氢燃料燃气轮机,以期达到2030年100%燃氢的目标,着重于搭建氢能体系,积极扩展氢能、燃机和智慧能源的三大核心布局。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增加电解槽产品线。2022 年公司营收289.97 亿欧元,同比增长1.81%,主营业务油气与电力、可再生能源,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66%和34%,公司已增加电解槽产品线,计划在柏林建造一座“数千兆瓦级”的PEM电解槽工厂,预计于2023 年实现首个1GW 并投产。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2]
4月用电量同比增长8.30%。根据中电联数据,1-4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81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 月全社会用电量690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比3 月份加快2.4 个百分点。4 月发电量同比增长6.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4 月我国发电6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增速比3 月份加快1.0 个百分点。1-4 月,发电2.73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分品种看,4 月火电、核电、风电增速加快,水电降幅扩大,太阳能发电由增转降。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6-01]
当前,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在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青海省基于得天独厚的风光所处生态地位、政策体系和资源优势,在实现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引领作用。本文梳理了青海省近两年风光电发展中的成效,深入剖析了清洁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风光无限”的青海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有效推动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