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22 篇 当前为第 65 页 共 223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641.一种可低温发泡酚醛树脂的制备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可低温发泡酚醛树脂(PF)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盐酸羟胺法研究了初始甲醛/苯酚物质的量之比(F/P)、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催化剂NaOH用量等合成条件对PF游离酚和游离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P为1.5,NaOH用量为苯酚质量的3%,且在高温86℃和低温70℃各反应60 min后,所制备的可低温发泡PF具有较低的游离醛含量,其黏度为2500~3 000 mPa·s,游离酚的质量分数为4.5%~5.5%,游离醛的质量分数为0.5%~0.8%.在5~10℃的低温条件下,向所制备的可低温发泡PF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通过泡沫板材生产线发泡制备了PF泡沫保温板,其表现密度、导热系数、氧指数、吸水率、尺寸变化率、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可应用于外墙保温材料.
    关键词:酚醛树脂;低温发泡;合成条件;phenolic resin;foaming at low temperature;synthesis condition
  • 642.高光泽阻燃高温尼龙及其制作工艺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具体为一种高光泽阻燃高温尼龙及其制作工艺,由以下质量分数的成分组成,半芳香尼龙PPA 39.5%~90%,无卤耐高温阻燃母粒5%~20%,无卤耐高温辅助阻燃剂2%~6%,无卤玻璃微珠1%~30%,增韧剂1%~5%,偶联剂0.1%~0.4%,其它助剂0.1%~5.5%。本发明在综合力学性能保持良好和无卤阻燃的基础上,增加了防翘曲变形好和外观高光泽美观的特征,生产采购方便,提高了竞争力。
    关键词:
  • 643.双层共挤木塑复合地板的性能表征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废旧塑料、木粉及抗氧剂等助剂为原料,利用共挤出的方法,制备了带有表层和芯层的木塑复合地板,主要对表层材料进行改性而不考虑芯层材料的耐候等性能,测试了该木塑复合地板的物理力学、抗低温和耐候性能.结果表明,双层共挤制备的木塑复合地板的拉伸强度为23.98 MPa,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38.53 MPa和3 200 MPa,弯曲破坏载荷为4300 N,高于单层挤出的木塑复合地板(3 300 N),且其经循环冻融实验后的保持率为98.7%,低温落锤冲击下无破裂,吸水率为0.17%,,加热后尺寸变化率为0.12%,氧化诱导期为77.5 min,远高于单层挤出的木塑复合地板(15.4 min),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该木塑复合地板同时达到了日本木塑地板性能测试标准的要求,有效解决了因回收废旧塑料批次不稳定而产生颜色、耐候性、尺寸变化率、弯曲性能波动或不佳等问题,扩大了废旧塑料的利用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关键词:共挤;氧化诱导;耐候性;增强;co-extrusion;oxidation induction;weathering resistance;enhance
  • 644.深海浮力材料的研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环氧树脂为基体,选用低分子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液体聚硫橡胶为增韧剂,并填充经表面活化处理的空心玻璃微珠,制得高强度、低密度、低吸水率的深海浮力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空心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深海浮力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逐渐降低,而吸水率上升.当固化剂TY-203的质量分数为环氧树脂的1/2、增韧剂液体聚硫橡胶的质量分数为10%、改性空心玻璃微珠的质量分数为35%时,制得深海浮力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密度为0.633 g/cm3、压缩强度为45.21 MPa、冲击强度为36.39 J/m、吸水率为0.67%.
    关键词:深海浮力材料;空心玻璃微珠;环氧树脂;液体聚硫橡胶;研制
  • 645.模压工艺参数对热塑性PF/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浓硝酸对短切碳纤维(CF)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利用模压法制备了热塑性酚醛树脂(PF)/CF复合材料,讨论了成型温度和保压时间等模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保压时间和CF含量如何变化,成型温度为170℃时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总体上均比成型温度为150和160℃时的高,且在成型温度为170℃的条件下,不同CF含量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保压时间为15 min时出现最大值的次数最多.据此,确定了短切CF质量分数在5%~25%范围内的热塑性PF/CF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最佳工艺参数为成型温度170℃、保压时间15 min.
    关键词:短切碳纤维;热塑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short carbon fiber;thermoplastic phenolic resin;composite;mechanical property
  • 646.CaCO3和EG与APP/PER/ZB体系协同阻燃交联EVAC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季戊四醇/硼酸锌(APP/PER/ZB)体系]对交联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进行阻燃改性,然后分别用CaCO3和可膨胀石墨(EG)进一步优化EVAC/APP/PER/ZB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仪、锥形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阻燃机理,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PP/PER/ZB体系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LOI逐渐升高,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热释放总量逐渐降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介电常数逐渐下降,但介电损耗变化极小.CaCO3和EG优化的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拉伸性能均比未优化的有所提高,起到一定的协同阻燃效果,其中EG的优化效果最好;CaCO3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与APP/PER/ZB体系大致相同,但高频下EG的影响较为显著,均明显降低了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峰值.
    关键词: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膨胀阻燃;协同阻燃;ethylene-vinyl acetate plastic;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synergistic flame-retardant
  • 647.透明塑料熔体流变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高级流变测试平台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苯乙烯(PS)三种透明塑料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变学行为,拟合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非牛顿指数(n)和黏流活化能。实验结果证明PC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n值接近1,近似于牛顿流体,PMMA和PS属于非牛顿流体,n值随温度升高而趋近1。苯环基团的存在增加了PC和PS分子链的刚性,减少了链间的无规缠绕,明显提高了熔体的流动性,而PMMA分子链的柔性特征增加了链间缠结点密度,相应降低了熔体流动性。
    关键词:透明塑料熔体;低剪切速率;黏流活化能;无规缠结;transparent molten plastics;low shear rate;viscous flow activation energy;random entanglement
  • 648.一步法制备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关键因素探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通过在热塑性聚酰亚胺(PI)粉末中添加高温发泡剂一步发泡制得PI泡沫材料,探讨了一步法制备PI泡沫过程中的模具密闭性、发泡温度、发泡剂用量等几个关键因素对材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步发泡法制备PI泡沫材料过程中模具密闭性、发泡剂用量对泡沫性能有很大影响.经优化的制备条件为:树脂粉在烘箱中60℃预处理2h,发泡剂质量分数为2%,成型温度为280℃,成型压力为10 MPa,发泡时间为30 min.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制备的热塑性PI泡沫材料样品的密度为0.463 g/cm3时,压缩强度为10.86 MPa,冲击强度为6.2 kJ/m2,弯曲强度为12.8 MPa.
    关键词:聚酰亚胺泡沫;高温发泡剂;力学性能;polyimide foam;high-temperature foaming agent;mechanical property
  • 649.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的结构,设计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注塑模的浇注系统结构设计、热流道板结构设计及加热功率计算、热流道板的热膨胀及对策.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塑件成型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为同类结构特点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 650.碳纤维不同表面处理及其对聚三唑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高温处理、硝酸氧化、丙酮抽提上浆剂和氨水处理等方法对碳纤维(CF)进行表面处理,采用热压成型制备了CF增强聚三唑树脂(PTA)基复合材料,分析了CF表面处理前后的变化并研究了其对PTA/CF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单丝拉伸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CF单丝拉伸强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CF与水及PTA丙酮溶液的浸润性均变好;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经丙酮抽提后CF表面粗糙度略有下降,而其它几种方法处理后的CF表面粗糙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揭示高温处理主要是氧化去除CF表面上浆剂,硝酸主要是氧化CF,丙酮主要是物理抽提CF表面上浆剂,而氨水与CF表面发生了化学键合.不同的表面处理均可增加CF妁极性,提高CF在PTA胶液中的浸润性能,增强与PTA基体的氢键合,改善CF与PTA基体的界面性能.与未表面处理CF相比,以上4种表面处理的CF增强PTA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均得到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47.0%,36.7%,63.3%和45.3%,其中氨水处理效果虽然低于丙酮抽提,但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是一种较好的CF表面处理方法.
    关键词:碳纤维;聚三唑;表面处理;上浆剂;氢键;carbon fiber;polytriazole;surface treatment;sizing agent;hydrogen bond
首页  上一页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