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1.一种汽车进回油管夹层用尼龙PA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进回油管夹层用尼龙(PA)6材料,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尼龙6100~110份,尼龙1220~30份,ABS 高胶粉5~8份,聚四氟乙烯5~8份,双酚 A 型聚碳酸酯5~8份,聚-4-甲基-1-戊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氯化聚氯乙烯5~8份,七型聚氯乙烯5~10份,纳米陶土5~10份,氧化锌5~10份,纳米石英砂5~10份,马来酸二辛酯1~2份,改性抗氧剂10101~2份,改性树木灰烬15~20份,防老剂MB 1~2份,硬酯酸锌3~5份,己二酸丙二醇聚酯1~2份,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1~2份,钛酸酯偶联剂TMC-TTS 1~2份,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2份,硬酯酸钙2~3份。本发明通过添加抗氧剂1010和树木灰烬,提高了尼龙材料的抗冲击性、韧性和拉伸强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具有耐化学药品性、耐渗透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好,抗冲击性强,拉伸强度高,不易破裂等优点,能满足汽车油管的需要。
关键词:
-
662.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的结构,设计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注塑模的浇注系统结构设计、热流道板结构设计及加热功率计算、热流道板的热膨胀及对策.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塑件成型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为同类结构特点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
663.三层PE热收缩带补口材料抗压性能测试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选取目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三层聚乙烯(PE)热收缩带补口材料产品,通过改进的压痕试验(加载压力选用5和10 MPa,试验温度选用23℃和50℃,延长加载时间至360 h)测定其压深比(压痕深度/原始厚度),讨论了结合热熔胶、试验温度、加载压力等因素对热收缩带压深比的影响,得到了能够表征目前常见PE热收缩带抗压性能的一般性规律,即高温测试条件下是否结合热熔胶对PE热收缩带的压深比影响不大,室温测试条件下结合热熔胶的PE热收缩带的压深比较高;试验温度对PE热收缩带压深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加载压力,PE热收缩带压深比随试验温度和加载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经单个热收缩带产品的抗压性能测试验证,除加载压力对压深比的影响略大于试验温度的影响外,其余均符合所得到的一般性规律.
关键词:三层聚乙烯热收缩带;压痕试验;压深比;抗压性能;影响因素;3 layer PE heat shrinkable sleeve;indentation test;indentation depth ratio;compression resistance;influence factor
-
664.高分散型三聚氰胺氰尿酸阻燃尼龙66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针对现有商品化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团聚颗粒结构致密、硬度大、在树脂中难分散,以及其阻燃的尼龙(PA)66阻燃和力学性能劣化等问题,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散型MCA(FS-MCA)阻燃PA66,借助水基分散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FS-MCA颗粒形态、分散行为及分散机理,通过微型燃烧量热分析、垂直燃烧测试及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MCA和FS-MCA阻燃PA66材料的燃烧行为、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现有商品化MCA相比,FS-MCA具有颗粒间结合力小,团聚颗粒结构疏松的特点,可在PA66树脂基体中实现亚微米尺度的超细化分散;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FS-MCA阻燃PA66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 94 V-0级(1.6 mm),且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80.6 MPa,11.4%和7.9 kJ/m2,其阻燃和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现有商品化MCA阻燃PA66体系.
关键词:三聚氰胺氰尿酸;阻燃;尼龙66;分散性;melamine cyanurate;flame retardance;nylon 66;dispersion
-
665.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MPX-20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分别填充氧化铝、Cu粉、石墨、石墨与Cu粉复配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载荷为100 N、转速为500 r∕min、室温干摩擦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了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与未填充相比,填充试样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由石墨、石墨与Cu粉复配填充试样的磨损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80.7%,84.8%。未填充试样磨损表面出现少量被拔出的磨屑纤维,未见明显润滑膜;而填充试样的磨损表面呈现出明显、均匀的润滑膜。填料改变了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抗极压承载和促进润滑膜形成能力,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关键词: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填料;摩擦磨损;润滑膜;phenolic;composites;filler;friction and wear;lubricating film
-
666.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力学性能与可纺性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分子量在350万~450万的6种牌号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级原料为例,研究了原料微观物理性能与可纺性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E-UHMW的分子量分布是影响材料可纺性的关键因素,分子量分布窄而均匀的冻胶丝能被均匀地超级拉伸,平均粒径细和粒径分布宽度窄的粉末也有利于纺丝;PE-UHMW的冲击强度与材料的结晶度、微晶尺寸、缠结点密度等多因素有关,结晶度越高韧性越差,在一定范围内微晶越小材料的冲击性能越好,缠结点密度大能提高冲击强度.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纺性;力学性能;微观性能;PE-UHMW;spinn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y;microscopic property
-
667.环氧树脂基覆铜板耐热老化性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利用Arrhenius方程的老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耐热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系、阻燃体系以及主体环氧树脂的结构直接影响覆铜板的耐老化性能。酚醛树脂固化体系覆铜板的耐热老化性优于双氰胺固化体系,磷系阻燃的覆铜板耐热老化性优于溴系阻燃体系,配方中添加具有刚性结构的环氧树脂有利于提高覆铜板的耐热老化性。
关键词:环氧树脂;覆铜板;热老化;弯曲强度;电气强度;epoxy resin;copper clad laminate;themal aging;flexural strength;dielectric strength
-
668.黏度法测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为验证ASTM D4020-2011和GB/T 1632.3-2010是否适合测定我国常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黏均分子量以及探讨奥氏黏度计能否代替乌氏黏度计测定PE-UHMW的黏均分子量,研究了黏度法测定PE-UHMW分子量的影响因素,包括黏度计与毛细管内径的选择、溶液浓度与溶剂的选择、抗氧剂的作用、实验温度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实验结果表明,十氢萘是配制PE-UHMW溶液的较佳溶剂,PE-UHMW溶液的浓度与毛细管流出时间分别控制在0.008~0.050 g/(100 mL)与80.0~140.0 s较为合适,加抗氧剂能有效防止PE-UHMW的氧化降解,选用毛细管内径为0.55 mm的奥氏黏度计可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黏度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黏均分子量;测定
-
669.PE-HD/CF/HGB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基体、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采用双辊塑炼工艺制备了PE-HD/C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随C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缺口冲击强度逐渐下降.在该复合材料基础上添加空心玻璃微珠(HGB)制得PE-HD/CF/HGB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HGB用量为10份且CF用量为15份时,三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6.98 MPa,45.69 MPa和8.17 kJ/m2,较未加HGB的PE-HD/CF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7.19%,4.17%和10.4%.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HGB主要通过其变形和破坏来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
关键词:碳纤维;空心玻璃微珠;高密度聚乙烯/碳纤维/玻璃微珠三元复合材料;carbon fiber;hollow glass bead;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carbon fiber/glass bead ternary composite
-
670.长芳纶纤维增强抗冲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抗冲共聚聚丙烯为基体,通过熔融浸渍拉挤工艺和密炼工艺制备长芳纶纤维增强抗冲共聚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长芳纶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芳纶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维卡软化温度及硬度,但韧性降低.熔融浸渍拉挤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密炼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长芳纶纤维与抗冲共聚聚丙烯基体的相容性很差.动态力学行为表明,长芳纶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抗形变能力显著增加.实验证明,使用长芳纶纤维进行增强,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性能有较大提高,但其界面相容性有待改进.
关键词: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芳纶;抗冲共聚聚丙烯;熔融浸渍拉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