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220 篇 当前为第 67 页 共 222

所属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661.聚苯乙烯的溴化及其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共混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采用液溴溴化阴离子聚合的聚苯乙烯(PS)溶液,制备了溴质量分数65%以上的溴化聚苯乙烯(PS-B),提高PS溶液的浓度,PS-B的分子量下降,但对溴质量分数的影响不大.在质量分数为28.5%的PS浓溶液中,30 min内可制备溴质量分数超过53%的PS-B.缩短溴化时间对PS-B分子量的影响不大.通过溶液共混、旋转涂膜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与PS-B的共混膜,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热失重分析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共混膜的相容性、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PS-B与PBT的相容性较差,分子量相对较小的PS-B在PBT中的分散性较好,使共混膜的表面积增大.不同PBT/PS-B共混物的初始分解温度在380℃左右,共混体系体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共混膜的表面能随着共混体系中PS-B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却随PS-B的分子量增大而下降.
    关键词:溴化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混;相容性;热稳定性能
  • 662.新型DOPO基阻燃剂的合成与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多聚甲醛、二异丙醇胺为原料,合成出一种新型含氮含磷反应型DOPO类阻燃剂,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初步研究了这种物质在空气气氛中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该产物在178℃开始分解,到700℃剩余10.02%。将其加入到聚氨酯中制备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热重测试,发现随其用量加大,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失重台阶的降解活化能也是逐渐降低,但都比纯聚氨酯的高,证明添加此种阻燃剂之后起到了一定的耐热效果,且当添加量为2份时综合性能最好。其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热重测试,在239.7℃开始分解,主要有两大失重平台,分别失重22.06%和10.03%,在700℃时还剩余8.18%。然后探讨了复合材料降解过程的机理。
    关键词:DOPO;阻燃剂;聚氨酯;耐热性能;DOPO;flame retardant;polyurethane;heat resistance
  • 663.成型温度对聚合物微型机械模内组装成型流固耦合变形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由于聚合物模内组装成型的微型机械制造精度和组装配合精度主要受控于二次成型熔体充填流动与一次成型固体微型零件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因此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二次成型熔体注射温度对流固耦合变形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二次成型熔体的注射温度,可使二次成型熔体的充填流动与一次成型固体微型轴表面间的流固耦合作用效应减弱,并使一次成型固体微型轴整体温度场趋于不均匀,从而导致一次成型固体微型轴流固耦合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减小,而热应力和热变形增加.增加二次成型熔体的注射温度可减小流固耦合变形,但二次成型熔体的注射温度过大,又会导致一次成型固体微型轴表面融化,影响装配配合界面的成型质量.
    关键词:模内组装成型;微型机械;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664.用于夹层玻璃的高强度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本发明首先将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和亲核试剂混合、反应得到木质素酚化物;然后调节其pH值至碱性,并与醛混合、反应得到木质素酚醛树脂。将得到的木质素酚醛树脂与发泡剂、固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发泡固化即可得到木质素酚醛树脂泡沫。本发明采用酚类化合物作为溶剂,然后加入亲核试剂,将木质素中的α-芳基醚、α-烷基醚、酚型β-芳基醚、含α-醇羟基的非酚型β-芳基醚及甲基芳基醚中的醚键断裂,使木质素大分子能够较好地降解,从而提高木质素的活性和酚醛树脂泡沫的强度。同时,本发明将目前没有经济价值并导致环境污染的农林废弃物,开发为环境友好的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关键词:
  • 665.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的结构,设计了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注塑模的浇注系统结构设计、热流道板结构设计及加热功率计算、热流道板的热膨胀及对策.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地解决了塑件成型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为同类结构特点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液晶显示器承载托盘;热流道;注塑模;设计
  • 666.一种汽车进回油管夹层用尼龙PA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进回油管夹层用尼龙(PA)6材料,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尼龙6100~110份,尼龙1220~30份,ABS 高胶粉5~8份,聚四氟乙烯5~8份,双酚 A 型聚碳酸酯5~8份,聚-4-甲基-1-戊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氯化聚氯乙烯5~8份,七型聚氯乙烯5~10份,纳米陶土5~10份,氧化锌5~10份,纳米石英砂5~10份,马来酸二辛酯1~2份,改性抗氧剂10101~2份,改性树木灰烬15~20份,防老剂MB 1~2份,硬酯酸锌3~5份,己二酸丙二醇聚酯1~2份,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1~2份,钛酸酯偶联剂TMC-TTS 1~2份,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2份,硬酯酸钙2~3份。本发明通过添加抗氧剂1010和树木灰烬,提高了尼龙材料的抗冲击性、韧性和拉伸强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具有耐化学药品性、耐渗透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好,抗冲击性强,拉伸强度高,不易破裂等优点,能满足汽车油管的需要。
    关键词:
  • 667.超临界撞击流制备聚碳酸酯的反应动力学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研究了超临界撞击流反应器中双酚A (BPA)和碳酸二苯酯(DPC)缩聚合成聚碳酸酯(PC)的反应动力学.为了排除苯酚的内、外扩散阻力,使反应动力学仅由正向酯交换反应速率控制,对PC预聚物颗粒的粒径和CO2流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预聚物颗粒粒径小于0.143 mm后,可以排除苯酚内扩散的阻力;当CO2的流量超过15 mL/min后,可以排除苯酚的外扩散阻力.在温度为90~130℃、压力为12 MPa条件下,缩聚反应在最初的6h内为基元反应,反应级数为2级,并得到袁观反应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为46.2 kJ/mol.
    关键词:超临界;CO2;撞击流;聚碳酸酯;动力学
  • 668.洗衣机控制面板注塑模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通过对某洗衣机控制面板进行工艺分析,对其注射模具进行了设计.根据洗衣机控制面板塑件的尺寸和具体结构特点,采用一模一腔模具,用热流道将熔融料输送到分型面,然后通过分流道分别以潜伏式、侧浇口形式进浇,采用油缸-隧道式结构及斜推杆机构实现侧抽动作,推杆、推管复合顶出塑件,复位杆复位.对模具采用的浇注系统、侧抽机构等设计作了简要分析.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行.
    关键词:洗衣机控制面板;注塑模;侧抽芯;顶出;设计
  • 669.三层PE热收缩带补口材料抗压性能测试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选取目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三层聚乙烯(PE)热收缩带补口材料产品,通过改进的压痕试验(加载压力选用5和10 MPa,试验温度选用23℃和50℃,延长加载时间至360 h)测定其压深比(压痕深度/原始厚度),讨论了结合热熔胶、试验温度、加载压力等因素对热收缩带压深比的影响,得到了能够表征目前常见PE热收缩带抗压性能的一般性规律,即高温测试条件下是否结合热熔胶对PE热收缩带的压深比影响不大,室温测试条件下结合热熔胶的PE热收缩带的压深比较高;试验温度对PE热收缩带压深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加载压力,PE热收缩带压深比随试验温度和加载压力的升高而增加.经单个热收缩带产品的抗压性能测试验证,除加载压力对压深比的影响略大于试验温度的影响外,其余均符合所得到的一般性规律.
    关键词:三层聚乙烯热收缩带;压痕试验;压深比;抗压性能;影响因素;3 layer PE heat shrinkable sleeve;indentation test;indentation depth ratio;compression resistance;influence factor
  • 670.高分散型三聚氰胺氰尿酸阻燃尼龙66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7-15]

    针对现有商品化三聚氰胺氰尿酸(MCA)团聚颗粒结构致密、硬度大、在树脂中难分散,以及其阻燃的尼龙(PA)66阻燃和力学性能劣化等问题,采用自行合成的高分散型MCA(FS-MCA)阻燃PA66,借助水基分散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FS-MCA颗粒形态、分散行为及分散机理,通过微型燃烧量热分析、垂直燃烧测试及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MCA和FS-MCA阻燃PA66材料的燃烧行为、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现有商品化MCA相比,FS-MCA具有颗粒间结合力小,团聚颗粒结构疏松的特点,可在PA66树脂基体中实现亚微米尺度的超细化分散;当其质量分数为10%时,FS-MCA阻燃PA66材料的阻燃级别达到UL 94 V-0级(1.6 mm),且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80.6 MPa,11.4%和7.9 kJ/m2,其阻燃和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现有商品化MCA阻燃PA66体系.
    关键词:三聚氰胺氰尿酸;阻燃;尼龙66;分散性;melamine cyanurate;flame retardance;nylon 66;dispersion
首页  上一页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