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模外装饰设备整体结构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基于模外装饰工艺原理设计了模外装饰设备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加热部分、换膜部分和贴膜部分,其能够满足工艺要求。根据设备所需的空气压力和真空度确定选择了TA-65型单级风冷往复式空压机和2BV水环式真空泵。对加热伺服进给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校正,校正后系统的瞬时特性和稳态特性得到大大提高。
关键词:模外装饰;工艺原理;整体结构;加热伺服进给系统
-
552.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切削性能与刀具选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针对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相应的车削、铣削和钻削基础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呈现出切削力大、切削热不易散发、切削刀具磨损剧烈、树脂基材料影响切削性能、加工缺陷多,质量不稳定等切削性能;提出了相应切削刀具材料的选用原则,即应采用高硬耐磨的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刀具材料进行切削;提出了车削、铣削、钻削加工该复合材料的刀具应具备的结构形式和几何参数。
关键词: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切削刀具
-
553.六(烯丙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在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中的阻燃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烯丙醇为原料,合成出含不饱和键的新型磷腈阻燃单体六(烯丙氧基)环三磷腈(HAC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质谱、核磁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采用自制的HACP作为阻燃剂,将其应用于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中,通过极限氧指数、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HACP对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ACP用量为15%时,不饱和聚酯片状模塑料的极限氧指数为36.0%,燃烧等级(UL 94)达到V-0级,残炭率提高,弯曲强度为214.63MPa,冲击强度为106.23kJ/m2。
关键词:不饱和聚酯;环三磷腈;阻燃;合成;应用
-
554.食品包装PET中乙醛的迁移行为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提出了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乙醛在液体食品中的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模拟物(水性模拟物、酸性模拟物、酒精类模拟物)对乙醛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食品模拟物,PET中乙醛的迁移量随着温度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ET中乙醛在酒精类模拟物中的迁移量远远大于其在水性、酸性和脂肪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醛;气相色谱质谱;迁移行为
-
555.新型α-成核剂的制备及其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利用蒽、马来酸酐和水合肼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丙烯 (PP)α-晶型成核剂(AMHD)。利用热重分析考察了该成核剂的热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该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 (iPP)的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结果表明,成核剂AMHD有效提高了iPP的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Xc),其中Xc提高至50%;同时改善了iPP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与纯iPP试样相比,iPP/AMHD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27倍、18.02%和10.76%。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成核剂;α-晶型;性能
-
556.埃洛石纳米管对聚酰胺66/热致液晶原位复合材料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埃洛石纳米管(HNTs)/聚酰胺66(PA66)/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研究了其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并提出了相对结晶度的概念。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表明:HNTs能促进PA66的结晶并提高晶体的完善程度;随着HNTs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相对结晶度逐渐提高;动态学性能分析(DMA)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均随着HNTs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当HNTs含量为4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及损耗模量分别提高了188%、19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TLCP及HNTs均能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且TCLP能较好地沿纤维轴方向取向、成纤。
关键词:聚酰胺66;热致液晶;埃洛石纳米管;动态力学性能;结晶
-
557.配合白炭黑的胎面膝中二元及三元体系的使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在汽车轮胎的胎面胶中,与其他的填充剂(例如炭黑)相比较,用白炭黑作为补强剂,可、以明显地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提高胎面胶的耐磨性和在湿滑路面上的抓着力。然而为了获得这些效果,仅仅通过用自炭黑取代炭黑是不够的。因为白炭黑是极性的和亲水性物质。传统使用的橡胶都是疏水和非极性的。因此,白炭黑不会与橡胶发生反应。此外,由于白炭黑粒子间相互作用十分活跃,这就会导致胶料的黏度升高。因而为了在胎面胶中使用自炭黑,就必须对白炭黑的表面进行改性。
关键词:胎面膝;二元及三元;体系使用
-
558.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不同转子元件混合性能的对比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在普通转子的基础上设计了开槽螺棱转子和阶梯型螺棱转子,并借助聚合物加工分析软件Polyflow分别对3种转子元件的混炼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混合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转子元件中,开槽螺棱转子的分散混合能力和分布混合能力最强,阶梯型螺棱转子的分散混合能力最差,其分布混合能力优于普通转子,但次于开槽螺棱转子;在分散混合方面,相对于普通转子和开槽螺棱转子,阶梯型螺棱转子对物料的分散能力更加依赖于拉伸作用。
关键词:双转子连续混炼机;转子构型;混合性能;数值模拟
-
559.植物基环保橡胶油在丁腈橡胶中的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11-13]
在橡胶加工过程中添加橡胶油可以改善胶料的塑性,降低粘度,使分散填充剂易于混合,对压延和挤出起润滑作用,并可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耐寒性。 一种理想的橡胶油应具备以下条件:(1)相容性好;(2)挥发性小;(3)加工性、损伤性、润滑性良好;(4)对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5)乳化性能好;(6)污染小、无毒;(7)稳定性好;(8)来源充足、价格适中。橡胶加工油和填充油统称为橡胶油,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橡胶油主要来源于石油基橡胶油,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芳香基三类。石蜡基橡胶油的乳化性、相容性和低温性相对较差;芳香基橡胶油颜色深、污染和毒性大;而环烷基橡胶油与橡胶的相容性较芳香基橡胶油差,但污染性比芳烃油小。植物基橡胶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分子结构以烷基链烃为主,类似于环烷基橡胶油,越来越受关注。
关键词:植物基环保;橡胶油;丁腈橡胶;应用
-
560.聚合物串晶结构制备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11-13]
综述了聚合物串晶结构的制备方法,其中主要有熔融挤出流延法、熔融纺丝法和溶液结晶法等。讨论了聚合物串晶结构形成和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各向同性熔体的分子链会发生折叠而形成球晶,而取向熔体的分子链会被拉伸伸直而形成串晶。串晶结构(shish-kebab)形成过程中,由伸直链晶体组成的部分(shish)和由折叠链晶体组成的部分 (kebab)是同时形成的。最后对串晶结构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串晶;制备;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