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数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的新动能已成为社会共识,数据质量已成为影响数据要素发挥价值的重要因素。在政务领域,随着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加强,数据质量问题已成为数据深化应用的制约因素。以数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源头数据质量管控为手段,提出了基于智能化数据探索的数据质量管理方法,即通过数据质量管理激活数据资源价值,该方法在政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借鉴意义
[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本文基于对智慧城市概念的介绍及其和通信运营之间的关联,探讨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分析当前此类建设中的问题,并探讨通信行业助力下的智慧城市发展措施,如构建新型网络架构、促进设施共享、保障网络安全等。以供参考。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起步比较晚,特别是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这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国内外的差距还非常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水平的提升。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与网络攻击、网络防御之间的关系,广泛调研了国内外主流信息安全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了APT检测、Oday漏洞挖掘、云安全是影响网络空间安全能力水平的3大核心领域,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分别在这3个领域应用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为下一步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如何深度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当前政务数据共享中仍存在数据需求和数据供给不匹配、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隐私保护薄弱、业务协同难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政务数据共享的运行服务机制,结合隐私计算技术的理论,提出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数据共享模型,采用“可算不可见”的方式开展数据共享,给出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共享总体架构和系统安全模型,并提出基于隐私计算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匿名查询的2个主要应用流程。该模型对支撑安全管理要求高的重要数据的共享工作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将现代化的先进现代信息与传播技术及传统形式的市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现代化的智慧信息市场监管机制,智慧信息市场监管机制的建立才能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整个市场的监管效率。文章通过阐述市场监管建立智能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建立的可能性,分析了建立智慧市场监管机制的各项制约因素。进而从市场监管理念的变更、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协作市场监管、鼓励发展基础公共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加快建立健全智慧市场监管机制。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催生出的地球空间信息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为其提供更丰富的数据保障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挖掘方面的新挑战,甚至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数据爆炸”。从大数据视角,梳理了当前地球空间信息学涉及的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遥感大数据和空间数据挖掘4个核心领域的瓶颈和挑战;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可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更加精准、实时的空间信息框架和更加智能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从而服务于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建设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大数据时代下,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发展面临着软件和硬件水平的双重考验。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5G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善,并且也现实为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随着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势必就会使人们在日常应用5G技术的同时,所要接触到的通信服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对此,本文主要探究了5G核心网创新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以此来实现为技术认知提供帮助,同时以此来匹配万物联网市场发展的创新需求。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传输系统日臻完善,信号传输介质也不断优化与更新。相较于无线传输技术而言,有线传输的稳定性更佳、信号传送速度更快,能够实现信号的高质量传输。由于采用不同介质的有线传输技术特征不一,因而文章将对双绞线电缆、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纤四种不同有线传输技术的特征展开逐一探讨,而后对有线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预判。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6-16]
5G网络需要同时满足eMBB(超大带宽),uRLLC(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和mMTC(超大连接)业务的需求。本文所讲述的,正是5G网络的超低时延对于toB端带来的巨大改变。toB端作为5G网络最终价值承载的归宿,从这一方面来说,当前的5G网络时延还需进一步降低。本文将通过帧结构、极化码等方向来对进一步降低5G网络时延的研究方向进行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