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4-08-26]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需筑底,出口规模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行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全球化或将是进一步打开企业成长天花板的重要抓手。我们认为: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经历近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增长逐步放缓,出口驱动力或将逐步由β切换为α,出口结构性重要程度凸显。从区域上看,一带一路、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良好、中国厂商出口提升迅速,有望持续成为行业出口的核心驱动力,而以北美为代表的高端市场仍有待突破;从整体上看,预计行业出口中短期内回归平稳增长,但在长期维度上仍处于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未来伴随国内企业全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份额仍具较大提升空间。本篇报告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的演变历程、发展现况进行复盘,并以需求侧为抓手,通过多元化的官方及第三方统计数据对主要出口国家的市场画像进行描绘、并作出中短期的景气度研判。
[综合] [2024-08-26]
区域经济运行延续分化,经济大省依然发挥挑大梁作用,当前超过预期增速目标的省份在高技术制造等领域表现较好。2024 年上半年经济大省 GDP 增速相对较高,规模超过 2 万亿的省份为 13 个,其 GDP 加权平均增速为 5.2%,发挥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其余省份的 GDP 加权平均增速为 4.6%,较去年末显著走低,部分省份的 GDP 增速甚至低于 2%。从各省份上半年 GDP 增速与年初提出的年度增长目标来看,共有 8 个省份超过了预期增速目标,这些省份经济增长动能较强,主要得益于在新能源、高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投资和生产加快,经济增速靠后的省份或受到房地产投资收缩,传统产业投资及生产走弱,以及服务消费走低等拖累因素的影响。
[综合,金融业] [2024-08-26]
7月经济数据延续“供好于需”的格局,需求端数据整体低于预期,供给数据略好于预期。社零小幅提速,但弱于季节性且不及预期,反映消费恢复力度偏弱。固投增 速继续放缓,其中制造业支撑力度仍强,房地产略微下行,基建回落幅度相对偏大,但三季度资金有望加快下达,叠加极端天气影响逐步减弱,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供给端,工业生产小幅放缓,服务业略微提速。总体看,当前居民消费需求不振,投资增速也在放缓,内需仍待提振,政策上仍有加力可能,降息降准必要性有所增加。
[综合] [2024-08-26]
原有的世界利润分配格局主要受到美国主导的“产出-贸易-货币”框架的影响,而未来中国的产出特征或冲击现存“产出-贸易-货币”框架,美国作为原先“游戏规则制定者”或受到冲击。中国的发展路径就是重塑全球化,全球利润分配走向均衡。中国制造业完整性助推复杂性上升,逐渐打破美国垄断格局。中国低成本高效率制造业延续出海。中国制造业进阶或将推动全球微笑曲线平坦化,品牌和研发超额利润逐渐弱化。中国制造业复杂化进程或将助推科技投资逐渐价值化和去主题化。原有的全球化框架和利润分配格局正在被打破。美国脆弱性主要反映在原有系统的不稳定。美国产出的垄断格局瓦解,全球化市场被蚕食,美元信用逐渐弱化。美国金融资产估值高位,金融资产风险或影响美国政策决策。
[批发和零售业,综合] [2024-08-26]
研究特定历史片段下的企业策略,探寻商业规律和对当下中国消费品的启示。通过复盘各国大变局之下特定片段的企业策略,无论对全球消费普适规律的研 究,还是对当下中国消费企业的策略选择启示,进而对资本市场投资方向,都好比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并寻找突破的力量!因此,华创大消费组在去年系统研究 1990 年代日本消费品行业(详见《再较中日辨异同,拨云见日鉴未来》)基础上,进一步对 1970 年代美国消费龙头系统研究。
[综合] [2024-08-26]
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确实已出现较多放缓迹象,前瞻指标预示,未来美国就业总量或继续放缓。就业扩散指数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历史上,就业扩散指数、PMI 就业指数和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等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互印证关系。目前,制造业和所有私人部门的就业扩散指数均呈放缓趋势,区别在于,制造业就业扩散指数处于收缩区间,而所有私人部门指数仍处于扩张区间。但需注意,结构上,目前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走势分化,制造业就业放缓压力大,服务业就业仍具韧性。
[综合] [2024-08-2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志”,并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提升,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增长较快,是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进出口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出口规模稳居全球第三,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显著增长。
[综合] [2024-08-23]
上半年宏观政策的现状可以总结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缺位的财政政策。 我国经济从“易热难冷”逐步过渡到“易冷难热”的状态,相对的,宏观调控的成效也从“易治冷难治热”变为“易治热难治冷”。近几年政 策与经济陷入“发力上 5—上 5 收力—收力下 5—下 5 再发力”的动态循环,稳增长政策并未一鼓作气拉动经济增速一路回升。
[综合] [2024-08-23]
①18-19 年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出现较多扰动,其中美国与我国的 易摩擦规模较广、影响较深。②上一轮中美摩擦中,机械、汽车等行业贸易风险高、受加征关税影响大,因此受扰动程度较大。③贸易扰动下,家电、机械、电力设备出口基本面更稳健、股价表现更优,供需优势下未来有望展现韧性。
[综合,批发和零售业] [2024-08-23]
我国在 2008-2013 年期间密集推进了上一轮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举措,以应对当时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增长。2018 年之后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提及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内需市场一 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2022 年底以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文件和政策应对当前阶段内外部环境变化。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主要方向聚焦于在扩大传统消费、大众消费(集中在汽车、家居、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提振服务消费(涵盖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体育会展,养老育幼,教育,家政等服务领域),培育新型消费和以绿色消费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的方向与 我们的商品消费结构、服务消费的潜在空间及产业发展方向等有较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