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672 篇 当前为第 32 页 共 168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11.2013~2020年新发展阶段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典型化事实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2-03-10]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视角讨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典型化事实以及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危害,研究发现:①中国虚拟经济部门上市公司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上市公司,呈现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实体经济经营羸弱现象,虚拟经济部门“食利者”特征明显;②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导致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民营实体上市公司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国有实体上市公司,侵蚀了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民营实体经济部门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③除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性缺陷亦是融资成本较高和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的主要原因之一,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占据主导,而证券等直接融资体系居于次要地位,对后工业化时期支撑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明显不足。本报告最后根据中国现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与转型现实,提出我国应同时借鉴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建立富有韧性、虚实协调的以现代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与发掘和支持创新的认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的双层次金融架构,不断提高虚拟经济服务。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融资成本,双层次金融架构
  • 312.2019~2020年中国新发展阶段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机理与量化

    [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0]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新时期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迈向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连续时间的世代交叠R&D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发展规律,以及当虚拟经济存在过度膨胀情况下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全球代表性国家经济金融数据,测算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基于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后工业化时期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特征。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层面和周期层面均存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且存在行业和产业的结构性特征。本文从技术进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两个视角,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抑制虚实背离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后工业化
  • 313.2000~2019年新发展阶段中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3-10]

    “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工业化的良性发展对于持续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建立长效增长机制、释放消费潜力意义深远。本文采用2000~2019年期间5年非连续省份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工业化进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分样本回归的方法探究不同区域工业化进程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居民消费在总体上有促进作用,但地区差异性较大。基于此,从工业化的角度提出了提振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居民消费,双固定效应模型
  • 314.2002~2017年中国新发展阶段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0]

    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如何通过推动产业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各产业的产业融合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数据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各产业融合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产业融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各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存在障碍,而产业政策的推行可以有效提高各产业的融合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企业能力成长不足、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以及现有体制机制障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随后,本文结合中国各省份投入产出和制造业出口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对于我国出口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正向影响,并探讨了市场化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从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发挥产业政策的重要作用以及推进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后工业化时期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融合,制度建设,企业能力
  • 315.居然之家股份回购总金额超亿元 业绩波动、负债激增值得关注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3-09]

    关键词:居然之家;股份回购;业绩;负债;
  • 316.1995~2019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2-03-09]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削弱,通过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进而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发展模式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之一。研究采用WWYZ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测算了中国制造业1995~2019年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及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进而考察了产业协同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异质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但在一段时期内将抑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增长,且这一关系在高技术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同时,与金融服务业及商务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而运输服务业的影响作用则相对不明显。此外,产业规模与人均资本的提升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能力增长的影响则表现为互补的二重性。因此,应在坚持实施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出台补偿性政策缓解短期负面影响,并审慎进行其他要素资源配置,助力中国制造行稳致远。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产业协同
  • 317.亲子业态饱和了吗?

    [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3-09]

    关键词:亲子业;消费市场
  • 318.中国氢气生产和利用现状与展望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07]

    我国氢气生产和利用主要集中在化工和冶金行业,作为工业原料的氢气产能约4050万吨/年,氢气产量约3250万吨/年。作为“燃料”用途的氢能用量较小。在化工领域,煤炭、天然气和工业副产是氢气的主要来源,合成氨、甲醇、现代煤化工、焦炭和兰炭副产氢制化学品是氢气的主要下游消费。预计未来直接还原铁、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船舶、燃料电池发电、天然气掺氢燃烧领域将成为用氢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氢资源,工业氢,氢气制取,氢气消费
  • 319.中国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发展现状

    [汽车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07]

    随着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加氢站建设稳步推进。进入2021年,各地方政府和央企在氢能产业的布局也不断加快,山东省“氢进万家”示范工程正式启动,中石化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座加氢站的雄伟目标。加氢站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

    关键词:运营模式,加氢站,油氢合建站,建设成本
  • 320.2021年京津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提升报告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2-03-03]

    本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京津冀文旅产业融合的现状,总结文旅产业融合的形式、途径、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测算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2008~2018年,京津冀总文化产业和总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两大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第二,2008~2018年,京津冀地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稳定上升;到2018年,北京市融合等级为初级协调,而河北和天津仅达到勉强协调。第三,消费需求、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以及市场供给均对京津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政府规划对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基础设施对文旅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本报告从四个角度提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可支配收入;加大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积极培育复合型人才,壮大文旅产业顶层设计力量;扩大文旅产业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文化旅游产品需求。

    关键词:文化产业,京津冀,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首页  上一页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