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3-17]
基于自动做市商交易机制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2020年迅猛发展,在试验中完善,在实践中成长,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场中已成为堪与中心化交易平台比肩的力量,且其发展与创新势头未见减退。作为一种交易机制,自动做市商不仅适用于去中心化金融,也适用于中心化市场。基于自动做市商组织的市场既不同于传统的订单驱动市场,也不同于传统的报价驱动市场,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了我们对金融市场的认知,也为金融市场的组织提供了更多工具。出于借鉴和参考的目的,本文对自动做市商交易机制的发展及典型案例进行了简要剖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2-03-17]
根据目前监管领域科技实现趋势与现状,2019年我国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全年货物进出口31.5万亿元,以广州海关为例,全年关区7地市外贸进出口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监管物品2.2亿件,均列全国海关首位。随着贸易量的增大、参与方数量的增多,加强各参与方的数据互通性、增强贸易中的数据链加密性成为业务刚需,引入区块链高新技术,基于区块链特有的防篡改、去中心化、安全性的特征,打破数据孤岛,加强数据保密性成为助建监管科技生态产业圈、建立健全有保障的数据标准化体系的有力策略。本文将从区块链的技术背景、技术优势切入,探讨区块链在外贸领域的各种场景应用,分析区块链技术如何在外贸监管领域解决监管痛点,实现区块链生态联盟。
[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3-16]
农村产权交易有利于优化农村要素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产权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我国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正逐渐完善,但仍面临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农村产权归属不清,产权交易流程复杂,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交易流转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存在监管漏洞等。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信任等特性。基于区块链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有机融入农村产权交易全过程,将身份、信息、资产、行为等数据上链,保证农村产权交易全程可溯、真实可信,有效地提升农村产权交易的效率、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农村产权的交易流转。在此基础上可延展新的应用场景,如基于农村产权的金融服务。未来可基于链上真实交易信息,构建和升级新型农村信用体系。以区块链、隐私计算、AIOT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将推动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推动力。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3-16]
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制造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根基,自《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后,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和创新进入发展快车道。区块链作为“新基建”中的新兴技术,其具有集体维护、防篡改、多方共识、可溯源等特点,是实现工业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有助于解决传统工业数据共享难、确权难、流转难,过程追溯难,产业链协同难等问题。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可信收集,知识成果可控、可信转移,有助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向集群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连接,发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价值,推动全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新生态的形成。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本报告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定量分析和创新实践案例,展示A股上市公司治理的最新进展,并探究治理体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近年来公司治理政策法规的完善引导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其中“义利99”上榜公司治理表现突出。从公司治理关键指标看,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整体呈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女性在治理结构中的影响力增强、独立董事勤勉履职水平提高、近1/4的沪深300公司设立可持续发展专门机构。从行业角度看,采掘、商贸与建筑材料行业治理成绩优异。从产权性质看,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治理表现相对民营企业更佳。从上市地点看,“A+H股”跨境上市公司治理架构更为完善。然而,部分关键治理指标表现仍待优化。识别范围与参与渠道仍需拓展,非财务报告第三方审验披露有待加强。公司治理优秀企业把可持续发展纳入治理体系,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其实践案例为中国公司治理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蓝本。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3-15]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情况不断改善,发布专门非财务信披报告的公司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明显的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报告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持续完整性、内容实质性和量化可比性三个层面出发,综合分析当下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2020年度沪深300上市公司中,有超六成公司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发布非财务信息披露报告,过半公司在本年度报告中覆盖了ESG普遍议题,超八成公司披露了利益相关方识别与参与的情况,近五成公司采用实质性地图等工具开展了ESG议题实质性评估的工作,超三成公司披露了主要量化指标的测算参考标准,近九成公司的报告参考了非财务信息披露相关指引标准。基于以上发现,本报告指出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可通过披露完整的ESG普遍议题、扎实开展实质性议题动态评估、对标国内外非财务信息披露严格标准等来提升披露信息的质量。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3-14]
Data centers are the backbone of onlin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consumers. The growth in data centers is aided by the increased usage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 and business purposes by consumers through smartphones and high-speed broadband connectivity. Due to COVID-19, there was a boost in data generation across the world, as various governments launched digital initiatives, and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shifted to cloud and other online platforms. People started working from home, and there was increased interest seen in online trading and e-commerce. Th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was very hig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2-03-10]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新时代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视角讨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典型化事实以及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危害,研究发现:①中国虚拟经济部门上市公司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上市公司,呈现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实体经济经营羸弱现象,虚拟经济部门“食利者”特征明显;②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导致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民营实体上市公司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国有实体上市公司,侵蚀了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民营实体经济部门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③除虚拟经济过度繁荣外,虚拟经济内部结构性缺陷亦是融资成本较高和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的主要原因之一,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占据主导,而证券等直接融资体系居于次要地位,对后工业化时期支撑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明显不足。本报告最后根据中国现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与转型现实,提出我国应同时借鉴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建立富有韧性、虚实协调的以现代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与发掘和支持创新的认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的双层次金融架构,不断提高虚拟经济服务。
[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0]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新时期中国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迈向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连续时间的世代交叠R&D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发展规律,以及当虚拟经济存在过度膨胀情况下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全球代表性国家经济金融数据,测算虚拟经济发展规模,基于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后工业化时期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特征。实证研究发现,在规模层面和周期层面均存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且存在行业和产业的结构性特征。本文从技术进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两个视角,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抑制虚实背离提出了政策建议。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3-10]
“十四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工业化的良性发展对于持续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建立长效增长机制、释放消费潜力意义深远。本文采用2000~2019年期间5年非连续省份面板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工业化进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一步地,通过分样本回归的方法探究不同区域工业化进程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居民消费在总体上有促进作用,但地区差异性较大。基于此,从工业化的角度提出了提振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