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除去前期已经有所表现的“疫情概念股”,我们认为后期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强相关的标的:1)诊断监测类:IVD(九强生物(300406,买入)、安图生物(603658,未评级)等),提供病毒特异性检测试剂盒的企业(凯普生物(300639,未评级)、华大基因(300676,未评级)等)都有可能直接受益;2)相关治疗药物:抗病毒、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中药,具体标的包括安科生物(300009,增持)、华润三九(000999,未评级)、红日药业(300026,未评级)、同仁堂(600085,未评级)等。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全球:根据Pharma projects的统计,2019年底全球处于临床前和临床1-3期阶段的在研生物药数量为6244个,同比增长14.0%; 2019年底全球处于临床前和临床1-3期阶段的在研小分子药物数量为8387个,同比增长8.4% 中国:根据Pharma projects的统计,2019年底国内处于临床前和临床1-3期阶段的在研生物药数量为803个,同比增长55.6%;2019年底国内处于临床前和临床1-3期阶段的在研小分子药物数量为746个,同比增长51.9%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Remdesivir 是腺嘌呤C-核苷核糖类似物抑制剂的单磷酰胺酸盐前药,代谢产物(三磷酸化的Remdesivir)可以被病毒的RNA 依赖的RNA 聚合酶(RdRp)识别,干扰病毒RNA 的合成,从而起到抗RNA 病毒的效果。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肺炎还缺少确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指南中推荐药物均为过往临床经验证明有效或实验证明对冠状病毒有一定抑制性药物及其相关辅助药物,指南中提及药物有α 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以及加用利巴韦林,此外在其他治疗措施中根据呼吸和胸部影响等情况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血必净、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和血浆治疗等。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上涨8.18%,沪深300 指数上涨7.16%,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 指数1.02%,涨跌幅在申万28 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12 位。六个子板块全部上涨,医疗服务板块和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56%和10.16%,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涨幅落后,分别上涨4.22%和2.84%。截止2020 年2 月11 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剔除负值情况下,整体TTM 估值为38.33 倍,相对于剔除银行股后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 87.22%。个股涨跌方面,博腾股份、联环药业和博雅生物涨幅居前,东方生物、硕世生物和热景生物跌幅居前。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新冠疫情拐点有望确认:新冠疫情发展到今天,确诊病例数量超过3 万人,已经远超过2003 年SARS 疫情,但随着防控工作的实施,目前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已呈下降趋势,疫情的拐点有望确认。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春节期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牵动全国人民的目光,伴随防控力度加大、诊疗手段提升,叠加节后人员流通加大等因素,疫情确诊量进入爬坡阶段,2 月3 日以来全国日新增病例已连续4 天超过3000 人,截至2 月6 日24 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161 例,疑似病例26359 例,死亡病例636 例,出院病例1540 例。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两波婴儿潮人群分别对应椎体骨折和腰间盘突出的高发年龄段,将推动相关疾病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相关标的为:凯利泰、大博医疗等,重点推荐专注于脊柱微创治疗领域的凯利泰。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本周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医药板块受资金追捧,一路高歌猛进,在申万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一,短期超额收益显著,我们认为本周市场有望回归理性,疫情的需求对主营业务有刺激的企业受益,如防护用品需求激增,及零售药店端客流量显著提升受益,而大部分的企业或因为受疫情影响开工延迟,市场营销工作难以开展,部分患者禁足在家延缓了消费类的医疗需求,生长激素、消费类疫苗一季度销售或受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20-02-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口罩需求量激增,一线临床口罩短缺,生产企业全力赶制口罩。目前疫情新增确诊数量已经连续两日出现下降,疫情在全国上下全力防控下有望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