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11.我院新生儿科胎膜早破患儿预防感染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了解我院胎膜早破患儿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探索更好的新生儿预防感染管理模式。方法:调查统计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科399例胎膜早破患儿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预防用药指征、品种、疗程、不合理用药与后续治疗用药。结果:399例胎膜早破患儿预防感染中,预防用药指标为破膜时间≥18 h;抗菌药物品种共4种,其中美罗培南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不合理;预防用药疗程3~7 d,阿洛西林预防感染的病例中,对体质量>2 000 g的患儿,疗程3 d和5 d没有区别,建议新生儿科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3 d,结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复检结果决定是否停用抗...
关键词:新生儿;预防感染;胎膜早破;抗菌药物
-
3251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国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收集2000年1月-2013年3月国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ACEI和ARB联用组842例患者引起药物不良反应(ADR)114例,ADR发生率低于单用ACE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ADR发生率和单用贝那普利或氯沙坦相当(P>0.05);贝那普利联用缬沙坦ADR发生率低于单用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不良反应;肾病;Meta分析
-
32513.离子色谱法定量测定硝酸异山梨酯片中硝酸盐的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硝酸异山梨酯片中硝酸盐含量(以硝酸根计)的方法。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柱为IonpacAS11-HC,淋洗液为氢氧化钾溶液(20 mmol/L),使用电导检测器联合阴离子抑制器进行检测。结果:硝酸根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110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9%,n=3),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2 1、0.007μg/m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硝酸异山梨酯片中硝酸盐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盐;含量测定;质量控制
-
32514.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C4-2B的抑制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EG-PCL-DTX,DTX-PMs)胶束,研究多西他赛-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考察对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C4-2B的抑制增长效应。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胶束的形态,采用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束的粒径,电位,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进行研究;采用MTT法检测多西他赛-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p-C4-2B的抑制作用,并与市售的多西他赛(多帕菲)进行比较。结果多西他赛-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72±0.24)%和(98.1±1.6)%...
关键词: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LNCap-C4-2B;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
32515.小生境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金莲花的醇提工艺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采用小生境遗传算法两目标优化金莲花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并结合小生境遗传算法两目标优选金莲花的醇提工艺。结果:最优的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47%,提取时间为1.2 h,提取次数为3次,乙醇用量为生药量的11.46倍。在此条件下,金莲花醇提的出膏率、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39.86%和11.49%。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金莲花的提取,表明小生境遗传算法可用于选择药材的提取条件。
关键词:金莲花;小生境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Pareto非劣解;出膏率;总黄酮
-
32516.中药注射剂中大分子物质筛查方法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建立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中药注射剂中大分子物质,用于中药注射剂中大分子物质的筛查。方法运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分别采用紫外检测器和示差检测器进行检测。以Phenomenon BioSep-SEC-s2000(7.8 mm×300 mm,8μm)为色谱柱,以右旋糖酐为对照品时,以0.05 mol·L-1Na2SO4为流动相,示差检测器检测;以蛋白质为对照品时,以0.1%三氟乙酸-乙腈(70∶30)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4 nm。结果在示差检测器条件下,右旋糖酐对照品相对分子质量在7 100~133 800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97 9μg,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RSD均在0.4...
关键词:分子排阻色谱;中药注射剂;大分子物质筛查;右旋糖酐;胸腺肽
-
32517.纳他卡林激活内皮细胞ATP敏感性钾通道SUR2B/Kir6.1亚型对eNOS磷酸化的调节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纳他卡林可选择性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K ATP)SUR2B/Kir6.1亚型,引起胞内Ca2+浓度升高,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增强,NO释放增加。eNOS活性与eNOS磷酸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NOS-Ser1177、eNOSSer635、eNOS-Ser615磷酸化增强eNOS活性,eNOS-Thr495、eNOS-Ser116磷酸化抑制eNOS活性。本文研究纳他卡林激活K ATP对eNOS各磷酸化位点的影响,以此认识纳他卡林增强eNOS活性的作用特点。方法在培养的内皮细胞上给予(1)10-9~10-5mol·L-1不同浓度的纳他卡林孵育5 min,(2)预孵育0.01~1μm...
关键词:纳他卡林;K ATP;SUR2B/Kir6.1;eNOS磷酸化;eNOS活性;EA.hy926细胞
-
32518.不同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转移中的价值比较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在恶性黑色素瘤转移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2例AJCC分期中Ⅲ~Ⅳ期临床无症状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确诊后6周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计算各检查方法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特异度及准确率,对影像学可疑转移病灶均行病理组织学活检或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证实或予以排除。结果 8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别行超声、胸部X线平片、头CT、胸部CT、腹部及盆腔CT、头MRI、PET及PET/CT影像学检查,其中每例患者均行头CT、胸部CT、腹部/盆腔CT,PET,PET/CT检查,总检查次数为548次,其中未发现转移病灶次数为400次(73.0%),发现或可疑转移病灶次数为...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PET/CT;诊断
-
3251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抗癌新药CC1007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抗癌新药CC1007。方法:以甲醇为沉淀剂处理犬血浆样品。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4μPolar-RP 80A分析柱(50 mm×2.00 mm,4μm),预柱为Phenomenex SecurityGuard C18Cartridges Polar-RP(4 mm×3.0 m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0.5 min,30%A;0.5~1 min,30%A→90%A,保持3 min;4.1~5 min,30%A),流速0.2 mL·min-1,柱温40℃,5 m...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电喷雾离子化;选择反应监测;抗癌新药;CC1007;Beagle犬血浆;药物制剂;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
32520.蛋白激酶抑制剂调控木犀草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2-25]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抑制剂对木犀草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蛋白激酶抑制剂(姜黄素和钙感光蛋白C)与LS174T细胞共孵育1 h后裂解细胞,获得的细胞S9成分与木犀草素进行体外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孵育液中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处理后的LS174T细胞中UGT1A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木犀草素与经蛋白激酶抑制剂处理后的细胞共孵育,其葡萄糖醛酸结合受到抑制。而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均表明,蛋白激酶抑制剂对UGT1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蛋白激酶抑制剂可抑制木犀草素与葡萄糖...
关键词:蛋白激酶抑制剂;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结合;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