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91.中药学课堂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单味中药既自成一体,性能功效各异,相互间又常通过配伍产生联系,应用复杂。加之中药的来源、采制、产地等对中药的性能和功效以至临床应用亦有影响,内容丰富,但不加梳理则略显繁杂,使初学者普遍感觉"中药难记"。针对学生学习中药学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教学实效的状况,文章总结了多年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记忆困难基础上,研究并采用的多种教学法及其教学实效,以期为中药学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药学;课堂教学;教学法;学习能力;教学实效
-
31692.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热敏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释药性考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制备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热敏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与体外释药性考察。方法:以逆向蒸发法制备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热敏脂质体,建立2种药物的体外释放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透析法考察热敏脂质体中洛莫司汀与碘海醇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复方热敏脂质体的粒径约为266.4 nm,Zeta电位约为-21.8 mV,相变温度为41℃,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快速有效,专属性强,回收率高,可用于热敏脂质体中2种药物的体外含量测定,碘海醇在41℃时的体外释放最优拟合为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为ln(100-Q)=-1.066t-0.049 8(r=0.999 3),8 h累积释放达93.75%;洛莫司汀在41℃时的体...
关键词:洛莫司汀;碘海醇;热敏脂质体;相变温度;体外释放
-
31693.伏石蕨的生药学鉴别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通过对伏石蕨的生药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伏石蕨的性状、显微特征突出,理化鉴别初步确定其所含成分。结论该研究能很好地鉴定伏石蕨,为进一步研究伏石蕨提供了生药学基础。
关键词:伏石蕨;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别
-
31694.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山楂丹参分散片中6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楂丹参分散片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金丝桃苷、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0~33 min为280 nm,33~56 min为257 nm,56~85 min为289 nm,柱温: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丹参素钠、原儿茶醛、金丝桃苷、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进样量分别在0.050 16~0.250 8μg,0.028 90~0.144 6μg,0.015 20~0....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散片;丹参;山楂;含量测定
-
31695.氟喹诺酮C-3羧基等排体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均三唑-二唑甲硫醚曼尼希碱衍生物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为寻找抗肿瘤氟喹诺酮C-3羧酸等排体的有效优化策略,基于C-3均三唑-二唑甲硫醚(6a~6j)结构特征,在培氟沙星(1)羧基等排体均三唑环上发生氨甲基化反应得新的曼尼希碱目标化合物(7a~7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用MTT方法评价了硫醚及其曼尼希碱化合物体外对SMMC-7721、L1210和HL60 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硫醚及其曼尼希碱对3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不但显著强于母体化合物1,而且曼尼希碱的活性也高于其相应硫醚的活性,尤其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白血病细胞L1210和HL60的活性,显示出了一定的抗肿瘤选择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均三唑;二唑;生物电子等排体;合成;硫醚;曼尼希碱;抗肿瘤活性
-
31696.雷公藤不同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红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雷公藤饮片炮制前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的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0℃,流速1 ml/min,测定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流动相:甲醇-1%醋酸水溶液(87∶13),检测波长425 nm,柱温30℃,流速1 ml/min,测定雷公藤红素的含量。结果各炮制品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按降序依次为:清炒品、酒炙品、醋炙品、蒸制品、莱菔子汁煮品、水煮品、甘草汁煮品;雷公藤红素含量按升序依次为:水煮品、莱菔子汁煮品、甘草汁煮品、清炒品、蒸制品、酒炙品、醋炙品。结论炮制后...
关键词:雷公藤;炮制;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
-
31697.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肝毒性药物导致原代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探讨大鼠肝细胞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临床相关肝毒性药物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将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分为8组,分别予以不同浓度的衣霉素和毒胡萝卜素进行干预,尔后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94 GRP78。(2)衣霉素和毒胡萝卜素干预作用24 h后,可造成50%~75%的细胞死亡。对肝细胞进行预处理后,再使用顺铂、百草枯和利福平对细胞进行干预,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衣霉素)对于GRP78和GRP94的表达表现出剂量相关的诱导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其表达量也逐渐增加,其变化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相关的毒性药物(顺铂...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GRP78;GRP94;肝细胞
-
31698.醇转变成溴代物的温和高效方法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室温下,苄醇、脂肪伯醇和仲醇与2-乙酰基(或苯甲酰基)-2,2-二溴乙酸乙酯和三苯膦在1,2-二氯乙烷中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产物。15例收率53%~99%。该法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酸敏感基团不受影响。
关键词:溴代;溴乙酸乙酯;伯醇;苯甲酰基;苄醇;仲醇;三苯膦;
-
31699.休哈特控制图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目的用统计技术控制实验室的检测过程,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变异因素,保证检测结果可靠。方法介绍了一种常用的均值-极值控制图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实例。结果利用休哈特控制图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检测过程中的异常因素,有效控制检测质量,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结论控制图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休哈特控制图;药品检验;应用
-
31700.禹州漏芦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
[医药制造业] [2014-03-26]
优化禹州漏芦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抑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药材粒度、加水倍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药材粉碎粒径65目,加10倍量水,浸泡1 h,提取时间5 h,挥发油收率0.67%。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禹州漏芦挥发油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其对5种受试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MIC均低于5 g/ml,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最低,为0.106 g/ml。
关键词:禹州漏芦;挥发油;提取;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