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64 篇 当前为第 2903 页 共 3047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9021.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检测脑胶质瘤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检测了19例液氮冻存的脑胶质瘤离体组织样品(星形细胞瘤10例,少枝-星形细胞瘤9例),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恶性程度不同的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脑胶质瘤组织的红外光谱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谱峰强度等信息来区分脑胶质瘤,并初步鉴别脑胶质瘤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某些特征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来鉴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约为80%,说明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对样品无损伤、快速的脑肿瘤诊断新方法.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法;衰减全反射;胶质瘤
  • 29022.液体石蜡体系中CdSeS三元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液体石蜡为反应溶剂,油酸为Cd源的溶剂和配体,在无磷条件下通过用高温热解法合成了高质量的CdSeS三元合金量子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EDX)等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Se与S的比例等因素均对量子点的生长过程及光学性能产生影响.采用该方法制得的CdSeS三元合金量子点均为立方闪锌矿结构,且形成了一种内富S外富Se的成分梯度结构,其最大发射波长可在370~ 595 nm(近紫外~橙红色)范围内连续可调,量子效率最高可达65%.该体系下制备的CdSeS三元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
    关键词:三元量子点;CdSeS;液体石蜡;热稳定性;光稳定性
  • 29023.黑碳颗粒物表面SO2的非均相臭氧氧化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结合离子色谱(I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常温常压下SO2与O3在黑碳颗粒物(以Printex U为代表,简称UBC)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研究发现,在O3和水气存在的情况下,体系的反应产物主要是SO2-4,反应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UBC可提供反应活性位点,促进SO2在其表面的臭氧氧化.O3是关键的氧化剂,能显著提高SO2非均相氧化生成SO2-4的速率.水气的存在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点再生,使反应持续发生.当SO2和O3的浓度为1014~1015molecule/cm3、相对湿度为40%时,SO2在UBC(1:400,以NaCl为稀释剂稀释400倍)表面非均相反应生成SO2-4的稳态摄取系数(γBET)为1~6×1O-6,SO2-4的生成速率为1014~1015 ion·s-1·g-1.
    关键词:黑碳;硫酸根;臭氧;非均相反应;稳态摄取系数
  • 2902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合成了巯基乙酸(TGA)修饰的壳核型CdTe/CdS量子点(TGA-CdTe/CdS QDs),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GA-CdTe/CdS QDs与盐酸巴马汀(PC)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7.4的Tris-HCl 缓冲液中,QDs与PC相互作用后使QDs的荧光呈线性猝灭,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线性范围为25~1×104 ng/mL,检出限(3σ)为7.7 ng/mL.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可定量测定PC的新方法.
    关键词:CdTe/CdS量子点;荧光猝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盐酸巴马汀
  • 29025.白光LED用YAG∶Ce3+发光材料的性能增强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硼酸和碱土氟化物作为助熔剂,调整助熔剂比例和组分,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白光LED用YAG∶Ce3+发光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合适的助熔剂有助于降低样品的烧结温度,不会有杂相产生,加入不同浓度和成分的助熔剂对样品的发射、激发光谱形状和峰值波长位置无影响,但对发光强度影响较大;采用助熔剂质量分数为0.4%(0.2%H3BO3-0.2%BaF2)时.所合成样品的颗粒比较均匀,发光性能的增强最为有效.将其和蓝光Ga(In)N芯片封装成白光LED,光效也得到显著提高.封装后白光LED的色坐标为(0.3341,0.4190),色温为5470K,显色指数为67,光效可达到78.3lm/W,高于其它条件合成荧光粉封装的白光LED.
    关键词:光谱;LED;助熔剂;YAG2∶Ce3+
  • 29026.用于吸附氟离子的EGDE交联载镧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利用戊二醛(GLA)交联并负载La3+的壳聚糖吸附净化高氟地下水时,反应不完全的戊二醛可能会溶出而产生较大的生物毒性.选用低毒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替代GL A,对壳聚糖实施交联改性,生成交联壳聚糖微球( CEB),然后在CEB表面螯合La3+,制备新型除氟剂(CEB-La).结果表明,交联温度是影响CEB-La吸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交联的适宜条件为EGDE与CS的-NH2物质的量比为1∶2,20℃反应4h;螯合的适宜条件为将CEB按投加量2g/L加到0.020mol/L的La3+溶液中,40℃反应3h.所得到的吸附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质量浓度20mg/L含氟水的F-去除率达96%.红外光谱分析表明,EGDE与壳聚糖的-NH2、C6-OH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的交联产物CEB中,仲羟基与La3+配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壳聚糖微球在制备过程中结晶能力下降,有利于La3+的负载和F-的吸附,除氟剂中的镧主要以La-O化物的形式存在.
    关键词:壳聚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镧;除氟
  • 29027.环己基苯催化氧化合成苯酚和环己酮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环己基苯和氧气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合成了环己酮和苯酚;考察了催化剂和溶剂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该反应,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是较好的催化剂,乙腈是合适的溶剂;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氧压1.1 MPa,75 ℃下反应3h.在此条件下,环己基苯的转化率为40.2%,环己酮和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5.6%和98.4%.催化剂和溶剂可循环使用.过高的反应温度和氧压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副产物主要为1-苯基环己醇、苯戊酮和苯己酮.
    关键词:环己基苯;催化氧化;亚胺催化剂;环己酮;苯酚
  • 29028.粉末高温合金缺陷特性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进展和思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在粉末高温合金缺陷特性及寿命预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如缺陷的来源及对寿命的影响,缺陷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粉末高温合金寿命预测方法和模型.在研究目前国内外寿命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粉末高温合金寿命预测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考虑缺陷特性并对缺陷进行定量表征,建立反映粉末高温合金特点和缺陷特性的寿命预测方法.
    关键词:粉末高温合金;缺陷;寿命预测;powder metallurgy superalloy;defect;life prediction
  • 29029.添加剂对CO还原分解磷石膏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CaCl2、Fe2O3、MgO作为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分别与磷石膏混合,在3% CO的弱还原性气氛下,研究了添加剂的量、反应时间对磷石膏分解率和分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CaCl2、Fe2 O3的情况下,分解率达到85%以上,反应温度只需达到950℃即可,这比不添加添加剂时磷石膏的分解温度低了100℃,在保证了分解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磷石膏的分解温度;而相同条件下添加MgO对磷石膏的分解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磷石膏;一氧化碳;低温分解;phosphogypsum;carbon monoxide;low-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
  • 29030.pH响应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可控释放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选择带负电荷且溶解度和分子结构对pH值非常敏感的聚丙烯酸作为封堵分子,采用静电吸附的修饰方法,制备了pH响应的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利用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表征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以联钌吡啶染料分子作为模式客体分子,研究了pH调控下的模式客体分子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包裹及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pH具有很好的响应性;在近中性条件下,带正电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带负电的聚丙烯酸,导致介孔封堵,使包载的染料分子几乎无释放;客体分子的释放率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当pH≤5时,染料分子显著释放,pH=1时客体分子的释放率高达98%,可以实现对包载客体分子的控制释放.该pH响应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体具有制备简便、价格低廉和包载量大等优点,有望应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
    关键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控制释放;聚丙烯酸;pH响应载体
首页  上一页  ...  2898  289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