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31.基于ABAQUS的H13钢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模具的断裂及裂纹萌生与扩展问题一直是影响模具寿命的重要因素。在扩展有限元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ABAQUS为平台,利用XFEM模拟模具钢H13的裂纹扩展问题,得到单边缺口拉伸试件的裂纹扩展过程及裂纹尖端的应力分布和变化曲线。研究载荷、裂纹长度、构件几何参数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输出静态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与解析解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法能够有效进行裂纹开裂及扩展过程的仿真。数值模拟不受单边边界条件的制约,无需单元的局部加密,有效减少单元数量,节省了计算成本。
关键词:H13钢;XFEM;裂纹扩展;应力强度因子;数值模拟
-
23232.油田开发中的三次采油方法、现状及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目前老油田地下仍存在大量剩余油未被开采出来,为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已成为油田生产的重点工作。本文阐述了目前三次采油的方法,包括热力驱油、化学法驱油、混相混溶法驱油、微生物驱油和纳米膜驱油技术。介绍了三次采油技术的最新进展,针对不同油藏具体分析使用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将是未来油田开发的重点。
关键词:采收率;三次采油;方法;进展
-
23233.樟脑酸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樟脑酸为原料,经过脱水反应制备樟脑酸酐。将取代苯磺酰氯与乙二胺反应得到N-芳磺酰基乙二胺,再与樟脑酸酐反应,合成得到11个新型樟脑酸基苯磺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樟脑酸基苯磺酰胺(4a)、樟脑酸基对甲基苯磺酰胺(4b)、樟脑酸基间甲基苯磺酰胺(4c)、樟脑酸基对甲氧基苯磺酰胺(4d)、樟脑酸基间甲氧基苯磺酰胺(4e)、樟脑酸基对氟苯磺酰胺(4f)、樟脑酸基邻氟苯磺酰胺(4g)、樟脑酸基对氯苯磺酰胺(4h)、樟脑酸基间氯苯磺酰胺(4i)、樟脑酸基对溴苯磺酰胺(4j)和樟脑酸基间溴苯磺酰胺(4k)。目标产物的适宜合成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80℃,n(樟脑酸酐)∶n(N-芳磺酰基乙二胺)...
关键词:樟脑酸;磺酰胺;合成;抑菌活性
-
23234.聚己内酯三醇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制得支化结构的聚己内酯三醇(PCL),以此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主链为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WPU)。讨论了R值(NCO/OH)、DMPA含量,聚己内酯三醇相对分子质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值为2.5、二羟甲基丙酸的质量分数为4%~5%、聚己内酯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中和度为100%时,制得的乳液贮存稳定,粒径较小,胶膜的成膜手感较好,并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及力学性能。胶膜在270℃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聚己内酯三醇;水性聚氨酯;DMPA;相对分子质量;乳液;胶膜;力学性能
-
23235.高压环境下垂直管内汽液搅混流相界面特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基于流体体积模型(VOF)分别对5.07,10.13,17.22 MPa高压环境下垂直管内水蒸汽-水搅混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境压力、汽速和液速对汽液搅混流界面波临界振幅、形成周期和相界面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伴随压力的增大,汽液相界面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界面波的形成周期也随之延长。界面波临界振幅随环境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速的降低或汽速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界面波临界振幅,但是环境压力越大,这种影响越小。根据汽液两相流动特性,分析认为出现以上现象是由于汽液物性的不同所导致的。
关键词:两相流;搅混流;相界面特征;流体体积模型;垂直管
-
23236.LKQ油田天然气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LKQ油田已大规模实施天然气吞吐,评价影响天然气吞吐效果主要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对选取的七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认为压力、物性、吞吐周期、焖井时间对天然气吞吐开发影响较大。针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参数优选,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吞吐开发效果。
关键词:LKQ油田;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
23237.从报废发烟剂中浸取回收六氯乙烷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利用溶剂浸取分离法,研究了不同浸取溶剂种类、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速等因素对报废发烟剂中六氯乙烷回收率的影响,并对其固液浸取动力学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以丙酮作为浸取溶剂,液固比在20:1~40:1,转速为450 r?min?1,在298 K条件下浸取发烟剂40 min,六氯乙烷的总浸取率(浸取到液相中的物料量与固体中初始物料总量的比率)可达90%以上,该浸取过程属于属固相产物层内扩散步骤控制类型浸取法能够很好地分离六氯乙烷,是一种分离处理报废发烟剂中的各组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报废发烟剂;六氯乙烷;浸取率;内扩散模型
-
23238.加热致活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束制备与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210)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采用甲乙酮肟(MEKO)封闭端异氰酸酯预聚体制备了封闭型水性聚氨酯胶束。粒度激光光度分析、扫描电镜表明,胶束成近球形状且粒径大小较为均一。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MEKO能成功封闭端异氰酸酯,封闭胶束在加热条件下解封闭释放异氰酸基与含活泼氢物质发生交联固化反应,且最高解封闭温度在105~120℃。研究反应条件对胶束粒径及其分布和稳定性影响表明,R值、DMPA含量对粒径影响显著,但粒径大小在20~2000 nm可控;当R小于2.3,DMPA含量大于6%,中和度为100%时,胶束可在水溶液中稳定分散6...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束;异氰酸酯;封闭;解封闭;稳定性
-
23239.新型多元醇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用直接酯化法,以双三羟甲基丙烷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双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初步考察了溶剂用量,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组成及用量,阻聚剂的组成及用量等因素对产品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4.5∶1,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用量为5%,对苯二酚作阻聚剂用量为1%,反应温度在85℃左右,反应时间在6h,酯化率可达90%以上。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质谱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
关键词:双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直接酯化法;酯化率;丙烯酸
-
23240.随机产出条件下三级供应链收益分配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基于传统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将3PL服务商引入到供应链中,主要研究随机产出条件下的由供应商、3PL服务商和零售商组成的新型供应链协调问题。先后构建随机产出背景下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数学模型,并分析这2种背景下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和3PL物流服务商的服务价格以及2种不同的决策方法对企业收益和供应链总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μ∈(μ0,1]时,集体决策时的供应链总收益高于分散决策,同时各节点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配因子λ1,λ2来提升自身收益,从而实现供应链的Pareto改进。
关键词:随机产出;供应链协调;决策;分配因子;3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