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4种Na型树脂(D001、D113、Ls-1000、Ls-5000)为吸附剂,通过动态吸附法研究其对碱金属混合溶液的动态吸附行为,重点考察了其中铷、铯的分离性能,并考察了溶液p H、溶液组成、流速及树脂类型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性条件下对铷、铯的吸附量顺序为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强酸性树脂D001对碱金属离子的亲和顺序为Cs+>Rb+>K+>Li+,其余3种树脂均为Cs+
关键词:碱金属;铷;铯;树脂;动态吸附
23176.改性活性炭负载氯化铁催化氧杂蒽衍生物的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活性炭负载Fe Cl3催化剂(MAC-Fe Cl3),并通过红外光谱及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MAC-Fe Cl3催化下,β-萘酚与醛在PEG200中,于120℃反应60~120 min,合成了一系列氧杂蒽类衍生物,收率为79%~93%。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环境友好。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稳定,使用4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负载氯化铁;氧杂蒽类衍生物;异相催化
23177.结晶结构及固相热处理对聚苯硫醚摩擦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通过对注塑聚苯硫醚(PPS)试样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固相热处理,研究材料结晶结构对材料摩擦行为和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及广角X射线衍射讨论了固相热处理对聚苯硫醚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结晶结构对PPS摩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经固相热处理后PPS结晶度较未处理试样提高约118%,磨损率降低96.8%,摩擦系数由0.58降低至0.45,摩擦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其磨损机理由非晶区软化造成的大面积粘着磨损较转变为以犁切和点蚀为主的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关键词:聚苯硫醚;固相热处理;结晶结构;摩擦磨损性能
23178.高速铁路复线隧道内压力波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和任意滑移界面动网格技术的CFD方法,对我国高速列车和复线隧道条件下的压力波基本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为避免数值计算产生不合理的物理现象,应用光滑启动技术。在验证本文数值方法正确性的基础上,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湍流流动模型方法,研究高速列车驶入单洞复线隧道时的压力波基本特征,揭示隧道内压力波的形成过程,得到不同断面上不同测点的压力变化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压缩波三维效应的影响下,近隧道入口断面不同测点压力差异较大,且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正压最大值也越大;在距离出口较近的断面上,当列车速度增加到一定范围,正压最大值反而减小;隧道衬砌上的正压最大值多出现在距离隧道入口较近...
关键词:高速列车;复线隧道;压力波;数值模拟
23179.基于矩阵编码的遗传算法多杂质间歇用水网络优化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针对多杂质间歇用水网络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以新鲜水用量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并提出基于矩阵编码的遗传算法和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trust region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TRSQP)法相结合的求解策略。本文采用矩阵编码方法为时间条件约束提供了方便,从而使用水单元之间水回用关系更加清晰明确;采用基于矩阵编码的遗传算法对整数变量进行优化,采用TRSQP法对连续变量进行优化,集成应用两种方法进行优化求解,从而获得MINLP模型的最优解;并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并实现。利用本文所提出的求解方法和策略对文献中2个典型案例进...
关键词:用水网络;多杂质;间歇;遗传算法
23180.胶接接头破坏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介绍了胶接强度理论(材料力学的四大强度理论和断裂力学的断裂准则)、胶接接头的破坏形式(胶粘剂的内聚破坏、被粘物的内聚破坏、黏附破坏和混合破坏)和表面能定义,并对各种形式的胶接接头破坏进行了能量分析,得出理想胶接接头不存在黏附破坏的结论,并指出理想胶接接头的最薄弱环节。
关键词:胶接接头;黏附破坏;内聚破坏;被粘物;胶接强度;破坏分析;断裂准则;最薄弱环节;表面能;能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