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41.三氯化铝催化有机硅单体副产共沸物歧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Al Cl3催化(CH3)3Si Cl和Si Cl4的歧化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CH3)3Si Cl与Si Cl4生成(CH3)2Si Cl2与CH3Si Cl3(反应1),(CH3)2Si Cl2与Si Cl4生成CH3Si Cl3(反应2)和(CH3)3Si Cl与CH3Si Cl3生成(CH3)2Si Cl2(反应3)等反应。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这3种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Al Cl3催化剂上,可能发生CH3Al Cl2中间体生成的分步反应和反应物共吸附反应,对两种情况下3种反应的反应路径均进行了计算,发现3种反应均偏向于以双分子共吸附机理进行。3种反应的能垒排序是反应2>反应1>反...
关键词:三甲基氯硅烷;四氯化硅;三氯化铝;歧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
-
23242.汽液相平衡计算混合法则中协体积项b的改进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混合物汽液相平衡通常需要引入合适的混合法则才能更好地进行关联。针对目前混合法则中协体积项b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协体积项b的方法。该方法以Mie势能理论、London色散力理论为基础,同时引入Leach等分子形状系数进行修正,这样协体积项b中的交互作用参数lij形式上是纯组分分子形状系数θ和φ及临界参数的函数,无需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从而真实反映了二元混合物的实际混合情况。将修正的协体积项b运用于MHV1、LCVM及HV混合法则并结合PR+NRTL模型对不同种类的16个体系汽液相平衡进行了计算,并与采用b=∑xibi的MHV1、LCVM及HV混合法则结合PR+NRTL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
关键词:混合法则;汽液平衡;协体积;交互作用参数;状态方程;模型
-
23243.Pt添加方式对Mn基氧化物催化剂低温NSR活性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分别采用Pt直接浸渍在Mn2O3上、Pt/Al2O3与Mn2O3分层耦合以及机械混合3种不同制备方法合成出Pt质量分数为1%的Mn基催化剂,并考察了其NOx储存性能以及NOx储存-还原循环活性。结果表明,机械混合的样品具有最大的NOx储存量和最高的消除效率。与Mn2O3样品相比较,机械混合的样品在150℃时的NOx储存量提高了2倍以上,高达368.1μmol·g-1,同时NOx的消除效率从0提高到48.1%。这是由于机械混合样品中Pt能够促使O2的解离,提高NOx储存效率;另外,机械混合样品中Pt与Mn的协同作用显著,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NSR活性。
关键词:Mn2O3;Pt;氮氧化物储存还原;低温;机械混合
-
23244.桥联法制备高软化点聚碳硅烷及其可纺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适当分子量的低软化点聚碳硅烷(LPCS)和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TMDS)为原料,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高软化点聚碳硅烷(HPCS).研究了该反应的过程与特点,探讨了TMDS加入比例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及其结构变化与可纺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反应初期首先形成含乙烯基侧基的悬挂式结构,并随着硅氢加成反应完成,在LPCS分子间形成Si—N—Si桥联式结构.通过控制TMDS的加入比例,可以调控桥联反应程度从而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及软化点.控制TMDS/LPCS质量比为0.08,得到了软化点为244~278℃,Mn=2.5×103,分子量呈双峰分布且具有良好可纺性的聚碳硅烷,适用于制备高性能连续Si C纤...
关键词:高软化点;聚碳硅烷;桥联法;可纺性
-
23245.碘催化合成四氢喹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研究了在碘催化下芳基亚胺与二氢吡喃的反应,以较高的产率获得了预期的四氢喹啉产物。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溶剂的选择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碘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明显,用量达到15mmol%时,产率最高,催化效果最好;反应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在CH2Cl2中的效果最好。"一锅法"反应结果表明,碘也能够直接催化芳香醛、苯胺、二氢吡喃的三组分反应,获得的化学产率与使用预制的N-芳基亚胺相当。所得化合物经1 H NMR、13 C NMR测试技术进行表征。
关键词:碘;催化;亚胺;四氢喹啉
-
2324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锂合金阳极氧化液中的Li含量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建立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量铝-锂合金铬酸阳极氧化液中Li含量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标准溶液中加入铬酸酐、钇离子和氯化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酸酐和钇离子的加入,使测量方法的准确度提高,铷元素的加入,能够抑制铬元素含量的测量结果随重复测量的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72μg/g;样品的回收率为99.428%~100.426%,相对标准偏差RSD(n=24)为0.236%。该方法准确、快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监控需要。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铝-锂合金;阳极氧化液;锂质量浓度
-
23247.净化黄磷尾气作为电厂锅炉燃气的工业化试验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为有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高体积分数CO作为电厂锅炉燃气,设计了一套规模为8 000 m3/h的黄磷尾气净化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化试验。该工艺的净化设备包括石灰乳碱洗、泡沫除尘、液相催化脱硫和气固相催化脱硫脱磷等单元。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尾气中的HF和SO2能被石灰乳完全吸收并脱除,通过液相催化脱硫操作单元后,H2S的净化效率高于99%,在气固相催化氧化操作单元,尾气中的COS,P4,PH3和剩余H2S能被完全脱除,净化气符合了作为电厂锅炉燃气的要求。
关键词:黄磷尾气;净化;电厂锅炉燃气
-
23248.PET-PEG共聚物及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含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及其添加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G嵌段共聚物,经熔融纺丝制备PET-PEG共聚酯纤维。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共聚酯的结构及其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共聚酯为PET-PEG目标产物;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从800增加到6 000,PET-PEG共聚酯的熔融温度从243.97℃增加到253.55℃,冷却结晶温度从176.32℃增加到189.25℃,表面接触角从74.2°下降到62.3°,共聚酯纤维在标准环境下的回潮率从0.51%增加到0.68%;在PEG相对分子质量...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热性能;吸湿性能;微相分离;结构
-
23249.聚噻吩插层钽钛酸钾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噻吩插层钽钛酸钾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电化学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噻吩单体成功进入到钽钛酸钾层中并引发了聚合,所制备的PTH-TiTaO5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双电层电容器特征,具有潜在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聚噻吩;钽钛酸钾;原位聚合;比电容
-
23250.高耐热高耐焊性环氧胶膜的研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3-15]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P638、EP828为基体树脂,丁腈橡胶为增韧剂,酰肼为固化剂,咪唑为固化促进剂,引入导热填料氮化硼、氧化铝,制备了高耐热高耐焊性环氧胶膜。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环氧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环氧胶膜的导热性能、介电性能、剪切强度、粘结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高耐热高耐焊性环氧胶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是:m(EP638)∶m(EP828)=1∶1;w(丁腈橡胶)=20%,w(酰肼)=10%,w(咪唑)=5‰,w(填料)=60%,m(A12O3)∶m(BN)=1∶1;固化条件为120℃/1 h+150℃/1 h。此时环氧胶膜的介电常数为5.66,导热系...
关键词:环氧胶膜;耐焊性;介电性能;导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