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27 篇 当前为第 2103 页 共 3043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1021.一种移动式放射性废水远红外处理装置——张永康;沙沙;李文钰;等.CN10429966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放射性废水远红外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运输车、保温舱、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外部管路,所述保温舱设置在所述运输车上,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均设置在所述保温舱内,其中所述自
    关键词:放射性废水;CN104299667;处理装置;远红外;废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张永康;可移动性;污染扩散;
  • 21022.脂肪醇醚磷酸酯盐对碳纤维分散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以单丝电阻强度、表面电荷量、沉降时间和浊度值等作为评价方法,综合分析脂肪醇醚磷酸酯盐(MLBH)对碳纤维在油性基体中分散性能的影响;并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浸丝前后碳纤维表面形貌结构与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MLBH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覆处理能有效改善碳纤维在油性基体中的分散效果;其最佳浸丝浓度为0.3%;在最佳浓度分散液浸丝后,碳纤维分散效果最好,浊度值最大,沉降时间最长,其最大值分别为1.081NTU及28min,单丝电阻强度与表面电荷量分别为23.7KΩ及0.32μC。
    关键词:碳纤维;脂肪醇醚磷酸酯盐;分散性;油性材料
  • 21023.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超高强弹性铜合金是导电弹性元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它广泛应用在电子电工、通信导航、汽车工业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综述了超高强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以强度超过1000 MPa的Cu-Be、Cu-Ti、Cu-Ni-Sn、CuNi-Mn、Cu-Ni-Si和Cu-Ni-Al合金为例,概述了它们的合金化设计原则,时效过程中的相变机理,包括相变贯序、析出相的分布、取向关系等,同时对它们的制备特点、主要应用领域、强化机制和相关物理性能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它们开发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超高强;铜合金;弹性材料
  • 21024.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试剂合成间氯苯甲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用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DMC)代替硫酸二甲酯(DMS)等传统有毒试剂作为甲基化试剂,以间氯苯酚为原料,在固体碱与相转移催化剂(PTC)的作用下,合成了间氯苯甲醚。考察了PTC种类、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碱性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以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PTC,K2CO3为碱性催化剂,n(间氯苯酚)∶n(DMC)∶n(TBAB)∶n(K2CO3)=1∶3.83∶1.07∶0.5,反应温度为98℃,反应时间为7 h,间氯苯甲醚的得率为98.3%,间氯苯酚的转化率为100%。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甲基化反应;相转移催化剂;间氯苯甲醚;精细化工中间体
  • 21025.掺杂不同铁含量介孔SiO_2微球对甲基紫吸附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为改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通过吸附试验研究掺杂不同铁含量的介孔SiO2微球(Fe-MSM)吸附水中甲基紫(MV)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动力学方程和吸附机理。采用XRD、FT-IR、N2吸附-脱附、SEM及AAS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初始染料浓度、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表观动力学方程及相关参数,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铁掺杂量不同对MV吸附率的影响不大;初始浓度为50mg/L MV溶液,吸附剂用量为10mg,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pH偏弱碱性时吸附性能最好达99%。吸附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是速率控制步骤。
    关键词:Fe-MSM;MV;表征;吸附动力学
  • 21026.N掺杂浓度对TiO_2光催化活性第一性原理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的晶体结构、电荷布局、能带结构、态密度及光学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会引起TiO2晶格畸变,晶体体积、原子间键长及电荷分布随掺杂量发生变化。N掺杂使轨道分裂,在价带顶引入杂质能级,使TiO2的禁带宽度变窄,掺量越大带隙越小。掺杂使TiO2由间接半导体转变为直接半导体,光吸收带边同时出现红移和蓝移。在计算范围内,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可见光吸收强度逐渐增强。
    关键词:N掺杂;锐钛矿相TiO2;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
  • 21027.新型Al-Zn-Mg-Cu铝合金热稳定性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采用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新型Al-Zn-Mg-Cu铝合金7D04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7D04-T7451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在不高于125℃时可长时间保持稳定;当温度高于150℃时,板材的强度随着稳定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稳定化处理温度越高强度下降的幅度越大。稳定化温度175℃处理500h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仅为286MPa和385MPa,与未稳定化处理相比分别降低38%和26%。7D04-T7451铝合金在稳定化处理过程中强度下降的内在原因是由于η′和η相的粗化。
    关键词:7D04铝合金;热稳定性;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 21028.碳纳米管(CNTs)的改性及其熔纺PLA复合纤维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首先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了强酸改性处理,通过粒径分析仪、FTIR和SEM对改性前后的CNTs进行了表征,分析改性前后CNTs官能团和结构形貌的变化。将改性前后的CNTs分别与PLA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经过牵伸卷绕装置制备出PLA/CNTs和PLA/M-CNTs(改性后CNTs)复合纤维。利用视频显微镜和单纱强力仪对PLA/CNTs和PLA/M-CNTs复合纤维形貌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M-CNTs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较PLA/CNTs复合纤维好。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乳酸;熔融纺丝;复合纤维
  • 21029.第二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环糊精化学研究的新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简要介绍了环糊精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1)环糊精衍生物的自组装、包合及应用;(2)新型环糊精超分子聚集体的形成及应用;(3)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在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环糊精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糊精;包合;应用
  • 21030.温度对粒状发射药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9-10]

    为了解不同温度条件下粒状发射药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用落锤撞击试验研究了粒状发射药在-60~50℃下的撞击损伤状态及应力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粒状发射药的落锤撞击损伤状态和应力曲线的变化很大,温度低于-20℃时,发射药可能发生破碎,应力峰值高、作用时间短,温度高于0℃时,发射药发生塑性形变、峰值低、作用时间长。认为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粒状发射药由脆性断裂逐渐改为塑性变形,药粒不易破碎,而低温下的冷脆断裂对发射药在极端低温下的应用不利。
    关键词:材料科学;粒状发射药;落锤撞击;动态力学性能;脆性断裂;塑性变形
首页  上一页  ...  2098  2099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