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91.湍流聚并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模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颗粒物聚并技术是强化对超细颗粒粉尘收集的有效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聚并器内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场模拟的结果表明,聚并器内的涡发生装置可以产生不同尺度的涡,为超细颗粒的碰撞聚并创造了条件。分别在不同流速、不同粒径以及有无荷电的情况下模拟颗粒在聚并器内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流速越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越大,发生碰撞聚并的几率也就越大;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较小,小颗粒较容易受到湍流的影响,从而大小颗粒之间发生明显的相对运动,增大碰撞聚并几率;荷电可以使粒子间的引力明显增强,使湍流对粒子运动的影响更明显,有效地增加粒子的碰撞几率。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聚并;流场;颗粒轨迹;数值模拟
-
23192.模拟自然污秽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试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用江西省典型污秽区110kv在线运行XWP2—70绝缘子串作为试品,根据自然污秽的现场污秽度及分布规律,设计了5类不同污秽度的污秽绝缘子试验,并采用小球间隙法研究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试验结果表明:洁净的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主要受电容影响;污秽条件下绝缘子表面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绝缘电阻降低;在不同染污方式及污秽度的情况下,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受电容、绝缘子表面干区和剩余污层及绝缘电阻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改善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提供了指导依据。
关键词:自然污秽;等价性;绝缘子串;电压分布;人工污秽试验
-
23193.ICPT系统原边恒压控制及参数遗传优化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原边串联一副边并联的拓扑结构,发现利用传统原边电流恒定的控制方式在负载变化时不易实现输出稳压,因此提出一种简单的基于原边电压恒定来实现输出稳压的方法,研究了其适用的约束条件。针对ICPT系统多参数多约束的特点,引入遗传算法对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动态函数改进适应度函数定标及变异算子提高算法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输出电压在大范围负载切换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原边电流能够根据负载需求自适应变化;系统实现了低成本、低开关损耗设计,且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证明了原边恒压控制及参数遗传优化的有效性。
关键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输入恒压;输出稳压;参数优化;遗传算法;惩罚函数
-
23194.基于电压过零点电流幅值分析的MOA阻性电流提取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oxidearrester,MOA)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主要装置,对MOA进行在线监测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监测MOA的运行状况主要是监测其阻性泄漏电流。针对目前几种MOA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A、B、C三相电压过零时流过避雷器的全电流与构成它的阻性和容性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并推导出了该方法的数学公式。最后分别建立了在系统电压正常和有谐波状态下的仿真模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滤除电网电压3次谐波和相间耦合电容产生的干扰,为MOA性能的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提取方法;电压过;零点;谐波电压;相间耦合电容
-
23195.新型强迫换流型限流断路器真空介质强度的恢复特性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保证新型强迫换流型真空直流限流断路器关断短路电流的可靠性,对该型断路器分断过程的真空介质恢复特性进行研究。设计了与断路器关断过程等效的介质恢复试验方案,通过等效试验结果和理论推演公式的拟合,得到了新型强迫换流型限流断路器真空灭弧室触头打开过程的动态介质强度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燃弧能量、提高触头运动速度可提高真空灭弧室介质的临界击穿电压;综合考虑燃弧时间与燃弧能量及触头开距的关系,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真空灭弧室临界击穿电压先减小后增大。所得介质恢复规律可以作为新型断路器优化设计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直流真空断路器;强迫换流;真空介质恢复;等效试验
-
23196.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解决国内外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均存在一定稳定性的问题,该文从电气、机械和水力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中型水力发电机组不稳定运行的各种原因,并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工程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实例,同时,提供了工程上相关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基于上述分析,对水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现行评价标准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需要补充和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水力发电机组;稳定性;电磁振动;机械振动;水力不平衡
-
23197.基于有功负荷注入空间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最小切负荷算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针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中的切负荷量求解问题,提出基于有功负荷注入空间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最小切负荷量计算方法。首先给出该稳定域的2阶段求解方法,与传统基于拟合技术的求取方法相比,该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减小了计算代价,同时可对临界点基于其局部切平面的法向量进行分类拟合,从而计及稳定域边界曲率的变化得到更加准确的边界估计。基于该稳定域提出最小切负荷量的计算方法,与基于灵敏度的连续线性规划法相比,该方法可利用全局信息给出最小切负荷量,并且在计算速度上具有优势。通过6节点算例的可视化稳定域计算结果说明2阶段求解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利用39节点系统验证该最小切负荷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压稳定;稳定域计算;聚类分析;局部切平面;法向量;切负荷
-
23198.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气固两相流模型的清洁纤维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格子波尔兹曼(Lattice.Boltzmenn,LB)-格子气(Latticegas automata,LGA)气固两相流模型基于同一套格子描述流体微团与离散颗粒的运动特征,具有可捕获离散相的脉动行为、便于处理复杂和动态边界条件等优点。但现有LB两相流模型尚只能定性描述颗粒行为特征,该文通过求解颗粒在曳力、布朗力等作用下的速度和位移,建立颗粒在格子点间迁移概率的理论模型,定量描述两相流的细节特征。利用此LB两相流模型对圆柱清洁纤维在单个机制(布朗扩散、拦截或惯性碰撞)主导下的捕集颗粒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纤维体积分数下系统压降变化、及不同机制主导下颗粒捕集经历和总体捕集效率,模拟结果与现有理论或经验公式定量吻合,可为深入理解纤维捕集颗粒的内部特征、发展更合理的颗粒捕集模型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格子波尔兹曼;布袋除尘;布朗扩散;惯性碰撞;拦截;气固两相流
-
23199.油茶壳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研究油茶壳热解特性,考察了升温速率分别在5、10、15、20、25℃/min时油茶壳热解的特征参数,发现油茶壳的热解过程分成3个阶段,主热解阶段在250-350℃之间。分别用Ozawa法和Friedman法对油茶壳热解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发现随着热解转化率的增加,活化能分别在139-270 kJ/mol和151-302 kJ/mol范围内。通过Malek法确定了油茶壳热解满足J-M-A方程,反应机制为随机成核随后生长,并给出了机制函数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反应级数为0.3。该研究为后期油茶壳的热解装置的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力学;油茶壳;热重分析;热解机制
-
23200.带废热回收的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理论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在褐煤发电系统中,对褐煤进行预干燥可以明显提高燃褐煤发电系统效率,而褐煤预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干燥尾气废热的回收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为了研究尾气废热回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该文建立了干燥机热平衡模型,并且应用等效热降法建立了该系统干燥尾气废热回收的理论分析模型。该文针对某600 MW燃褐煤机组,对其干燥尾气废热回收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干燥机、原煤预热器和给水加热器热效率对整厂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基准工况下采用原系统,可以节煤11.44 g/(kW h),而采用废热回收,系统的节煤量可提高到14.65 g/(kW h);干燥机效率对整厂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干燥机效率每提高10%,可以增加节煤量达1.8 g/(kW h)。
关键词:褐煤;预干燥;废热回收;热经济性;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