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21.基于网损因子迭代的安全约束机组组合算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针对考虑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security constrainedunit commitment,SCUC)问题,在传统SCU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考虑有功网损及其在电网中分布的SCUC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网损因子迭代的SCUC算法。此算法每次迭代先解固定网损因子的SCUC问题,求得机组的运行状态,然后进行交流潮流计算,更新网损因子,进入下一次迭代。针对可能出现的网损因子振荡问题,提出SCUC和经济调度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对应发电成本较小的机组启停状态,进行经济调度优化和网损因子迭代计算,直至算法收敛。对IEEE30和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机组组合;安全约束;网损;分段线性化;混合整;数规划
-
22822.不同海拔下电晕笼分裂导线起晕电压的计算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了研究海拔高度对电晕笼分裂导线起始电晕电压特性的影响,建立电晕笼钢芯铝绞线起始电晕电压的计算模型,并开展相应试验研究。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钢芯铝绞线的空间电场强度。依据极不均匀电场下自持放电判据,建立不同海拔高度电晕笼分裂导线电晕起始电压的计算模型。在超/特高压人工环境气候试验室内,以500 m海拔高度为间隔,系统开展19~4-000-m海拔高度范围内六分裂导线起始电晕电压的试验研究。试验获得超高压电晕笼不同海拔高度下6-LGJ—400/50、6-LGJ—500/45分裂导线的起晕电压。计算获得不同海拔高度、分裂间距、导线分裂数及绞线表面粗糙系数下的导线起晕电压曲线族,以及不同绞线半径及最外层铝绞线股数的表面粗糙系数计算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计算电晕笼内绞线的起晕电压;在350~500-mm分裂间距范围内,分裂导线起晕电压随着分裂间距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导线分裂数的增加而升高;绞线表面粗糙系数与绞线最外层铝线半径与绞线半径之比相关。
关键词:海拔高度;电晕笼;分裂导线;模拟电荷法;起始电晕电压
-
22823.六回路循环流化床颗粒浓度及循环流率实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在六回路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台上,采用差压法和积料法分别测定床内的颗粒浓度分布和物料循环流率,实验研究运行参数对颗粒浓度分布和循环流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六回路CFB颗粒浓度分布与单回路CFB相似,沿炉膛高度呈下浓上稀的分布,炉膛出口区的颗粒浓度和速度决定了物料循环流率。当空截面气速增加时,炉膛出口区的颗粒浓度和速度均增大,六回路的循环流率大幅度增加。当二次风率小于30%时,对颗粒浓度和循环流率影响不大。颗粒浓度和循环流率随静止床高增加而增加。颗粒粒径增大时,密相区颗粒浓度增加,稀相区颗粒浓度减小,循环流率减小。基于炉膛出口区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计算的循环流率理论值与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六回路;颗粒浓度分布;循环流率
-
22824.具有平行不对中故障的非对称柔性发电机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考虑非对称柔性轴系质量不平衡和平行不对中的影响后,主要研究1个发电机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首先基于转子间不对中的约束关系,推导了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多跨转子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重点分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例如,系统的轴心轨迹、Poincaré截面和最大Lyapunov指数等。结果表明:在较低转速时,转子的轴心轨迹在较小的范围内作同步振荡;随着转速提高,系统出现分叉和混沌等非线性动力学现象。最后讨论了转子不对中量的变化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平行不对中;质量不平衡;非对称柔性转子;非线性油膜力
-
22825.基于链式的爆炸气流场耦合电弧动态模型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研究大电场条件下有效熄灭电弧的优良方法,在开放空间下,考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及强烈气流耦合电磁场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电弧链式思想和经典激波理论分析电弧在爆炸气流影响下的受力情况,推导出电弧运动速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能量平衡方程及热交换原理,建立耦合场的电弧模型。通过有限差分法求解模型,分析气流耦合电磁场下电弧熄灭的运动过程和物理特性变化,并得出电弧状态相关参数(温度、电导率等)和熄灭时间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电弧熄灭效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电弧;电弧薄层;爆炸气流;链式模型;温度分布
-
22826.单输入单输出微分代数系统的多指标非线性控制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针对含隐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微分代数系统,提出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以确保各状态量均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借助于哈特曼-格鲁勃曼(Hartman-Grobmanl定理推证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对应的一次近似系统的特征根与输出函数中参数矩阵(c1,c2)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该方法的实质。将该方法应用于非线性微分代数模型的发电机单机无穷大系统中,设计了一个多指标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律。仿真表明:该控制律既能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发电机机端电压控制精度,使各个状态量快速地追踪其给定值。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微分代数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多指标非线性控制;隐函数;励磁控制策略;单机无穷大系统
-
22827.基于功率跟踪优化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基于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惯性几乎没有贡献,这将成为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机组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来调节最大功率跟踪曲线,从而释放双馈机组“隐藏”的动能,对电网提供动态频率支持。通过对含20%风电装机容量的3机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系统出现功率不平衡后,能够利用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使风电场具备对系统频率快速响应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
关键词:双馈感应发电机;虚拟惯量;最大功率跟踪;风力发电;频率支持
-
22828.网络灵敏度分析的统一表示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灵敏度是网络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网络的设计和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网络内部既有压控型元件又有流控型元件时,尚没有有效的统一的网络灵敏度表达式。基于特勒根定理,提出一种网络灵敏度分析的统一方法。该方法将网络内部的元件分成4类:以压控型支路的电压为自变量的元件按照其电压是否为其他受控源的控制量可分为2类;以流控型支路电流为自变量的元件按照其电流是否为其他受控源的控制量可分为2类。所生成的混合参数阵各子块可根据支路类型的交叠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整,对应原网络的电流控制电压源的电流和电压控制电流源的电压不参加运算,不需要算出,简化了计算过程。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受网络内部元件类型的制约,规范统一,灵活方便,有助于网络灵敏度分析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灵敏度;网络;压控型支路;流控型支路;特勒根定理
-
22829.基于最优中心参数的多中心校正内点最优潮流算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加快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的求解,基于最优中心参数(optimal centering parameter,OCP)及改进多中心校正(improved multiple centrality corrections,IMCC)技术,提出一种求解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问题的新型快速内点算法(OCP-IMCC interior point method,OCP-IMCCIPM)。结合均衡距离–评价函数(equilibrium distance-quality function,ED-QF),给出最优中心参数评价模型,采用线性化技术对模型近似,以降低模型计算量。利用线搜索技术实现近似模型求解以确定最优中心参数,该参数使得所提算法具有更多的优势步和更少的迭代次数。IMCC技术可进一步拉大迭代步(尤其是非优势步)步长,实现算法更快收敛。14—1047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多种内点算法相比,所提OCP-IMCCIPM算法具有更大的迭代步长和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好的计算效果。
关键词:电力系统;最优潮流;中心参数;多中心校正;内点算法
-
22830.热老化对纤维素绝缘纸的空间电荷及陷阱特性的影响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3-15]
为理解变压器用纤维素绝缘纸在其热老化过程中的空间电荷特性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采用电声脉冲法研究不同老化程度绝缘纸在不同电压等级(30、15和5kV/mm)下的加压和去压后的电荷密度分布规律,分析了绝缘纸热老化程度与其空间电荷特性演变规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纤维素绝缘纸体内电荷注入量及注入速率与外施电场等级成正比关系。热老化能够降低纤维素绝缘纸空间电荷注入的起始阈值,并减缓绝缘纸体内电荷注入和迁移的速率,从而削弱了体内电荷的复合现象。随着热老化程度的增加,纤维素绝缘纸体内陷阱的分布密度和陷阱能级的深度都将增大,致使材料体内残留电荷不仅总量逐渐增大,而且衰减速率逐渐降低。研究成果为理解热老化对纤维素绝缘纸空间电荷积聚和消散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变压器;热老化;绝缘纸;空间电荷;电声脉冲法;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