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61.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随着机械设计学科的深刻变革,原有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教学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任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成为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文章以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牵引,在团队成员管理架构、团队内部协作模式、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团队建设、保证了教改顺利执行、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计;;综合实践;;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
5962.优化运行参数 降低油田采出水的机械杂质含量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以采出水处理装置为对象,根据工艺和生产管理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和现有工艺,综合分析处理后采出水中机械杂质含量超标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油田注水标准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处理;;机械杂质
-
596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自身素养,文章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以便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从而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技能训练;;工程素质
-
5964.探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应用而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进而完全替代了人工,无需耗费人力操作生产,自动化操控生产程序,使机械制造更精准,从而提高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用
-
5965.复合材料层合板机械修理研究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损伤,从而导致结构性能下降。与胶接修理相比,机械修理会引入新的应力集中,修理效率较低,但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可拆卸性,非常适合作为临时修理方法,还可以作为永久修理方法用于可靠性要求高和传递较大载荷的结构。本文针对高速穿透冲击损伤,采用开孔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机械修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开孔层合板机械修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无损件、损伤件、螺栓连接修理件和胶螺混合连接修理件的破坏载荷、破坏模式及应变分布,分析开孔损伤对层合板的影响以及机械修理的修理效果。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和内聚力模型对试验件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2)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开孔层合板螺栓连接修理的各修理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各修理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3)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开孔层合板胶螺混合连接修理的各修理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各修理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修理;;胶螺混合连接修理;;渐进损伤分析;;内聚力模型
-
5966.基于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中职机械类专业具有很高的实训性和应用性,技术含量也极高,开展该项专业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创新实践精神,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简析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活动设计方案
-
5967.基于力协调的空间机械臂主从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空间机械臂相对于一般的机械臂有以下几个特点:空间机械臂工作在动基座上;由于其工作在太空环境中,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主性运动,因此需要很高的可靠性,特定情况下需要大时延条件下的遥操作控制;另外,空间机械臂由于机电时延等对运动控制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力协调控制,提高其动态性能,减小时延;由于星载计算机计算能力较弱,因此对动力学解算的计算量有限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机械臂力协调控制以及空间机械臂主从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建立6自由度解耦空间机械臂的以轴不变量(轴矢量及自然坐标)表示的迭代式正逆运动学模型及“Ju-Kane”法的正逆动力学模型,为机械臂多轴协调力位控制提供条件,使用C++编写仿真软件实现空间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其次,本文采用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对空间机械臂进行多轴协调控制,提高空间机械臂的动态性能,减小机电时延,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然后,本文设计双边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在主从两端分别进行自适应控制,最终达到主从两端同步运动的目的,减小时延对系统稳定性和透明的影响。最后,编写控制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空间机械臂主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空间机械臂;;动力学;;Ju-Kane法;;主从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滑模控制
-
5968.基于半监督降维的旋转机械故障数据分类方法研究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基于机械设备进行的过程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对有效控制机械设备故障的发展和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设备的监测振动信号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但由于旋转机械自身复杂的结构和运行环境,使得振动信号往往含有强烈的背景噪声和干扰信号,因此,如何获取反映故障的有效信息成为了关键。数据降维可以剔除原始数据中冗余和不相关信息,寻找出反映故障本质的有效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基于振动信号多域构造的故障特征集往往维度过高且有类标样本不足,使用传统的降维方法,可能得不到理想的降维效果与分类精度。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无标记数据中的故障信息,解决有监督降维泛化能力不强、无监督学习模型不精确以及获得更高的故障诊断精度,本文对基于半监督降维方法的故障数据集分类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呈现出非线性的高维数据集故障类型识别率低和有标记故障样本较少的问题,引入核方法和半监督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半监督局部Fisher判别分析(Kernerl Semi-supervised Local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KSELF)维数约简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故障数据集通过RBF型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并利用SELF算法计算出最优的投影转换矩阵;然后基于KNN分类器对降维得到的低维特征进行训练学习,识别出故障的类型。所提出的KSELF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部分类标样本和大量无类标样本中的信息,避免了LFDA算法在降维过程中因类标样本不足引起的过学习问题,同时有效地捕捉了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最后用双跨度转子实验台进行的故障模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2)在对高维非线性数据进行维数约简时,为了保持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结构及利用样本类标的先验信息,提出基于KPCA-SSLPP数据降维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分析从原始振动信号提取相应的故障特征,组建一个高维特征集;然后对高维特征集应用KPCA得到主要特征,降低特征间的相关性并最大化保持特征集中的全局非线性结构;最后使用SSLPP算法挖掘出低维局部本质特征,并将得到的低维特征向量输入到LSSVM中进行故障类型识别。利用离心泵实验台进行的故障模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实验中的其它降维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降维效果,在少量标记样本条件下,能获得更高的故障诊断精度。(3)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离心泵实验台的振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离心泵运行状态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以及时域、频域、轴心轨迹的图谱显示,通过在系统中嵌入降维算法实现了故障类别的辨识。
关键词:故障诊断;;特征提取;;维数约简;;核方法;;半监督降维
-
5969.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房颤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背景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急性脑卒中约80%,而房颤(AF)是其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房颤脑栓塞患者往往发病突然、症状重且预后不佳。英格兰杂志五大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但其对于房颤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单纯机械取栓仍缺乏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支持。目的对比分析房颤脑栓塞患者静脉溶栓(IVT)桥接机械取栓(MT)治疗与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旨在探讨房颤脑栓塞的最佳治疗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发病4.5h内的43例房颤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作为研究组,15例接受单纯机械取栓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到入院时间(OTE)、入院到穿刺时间(ETA)、穿刺到获得再通时间(ATR)、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出入院NIHSS评分变化以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90d良好预后率(mRS)以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SICH)及死亡率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时间点评估:两组患者的发病到入院时间(151.36 minVS186.53 min,P=0.44),入院到穿刺时间(82.04 minVS76 min,P=0.2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穿刺到再通时间(40.36 minVS50.27 min,P=0.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组的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单纯机械取栓组。2、有效性评价:出院时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变化(8.08VS6.21,P=0.032)、90d良好预后率(60.71%VS 26.66%,P=0.033)、取栓次数(1.5 VS 2.0,P=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92.9%VS 86.7%,P=0.5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3.6%VS 6.7%,P=0.646)、90d死亡率(10.71%VS 6.67%,P=0.6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房颤脑栓塞与单纯机械取栓治疗相比,前者的血管再通时间更短,其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及远期临床预后均优于后者。2.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并不增加房颤脑栓塞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死亡率,安全性好。
关键词:房颤;;脑栓塞;;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单纯机械取栓
-
5970.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9-03-2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械设备运用的途径变得多样化并且使用环境条件也越来越来苛刻恶劣,为保证使用性能使得其不断的变得更复杂多样化。根据复杂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也可以称其为多元非线性制造。完整的机械产品中包涵的零部件数量众多,产品结构、系统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接口关系更加多样化,且每一个零件的尺寸一般都是围绕设计值波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等因素。众所周知想要得到任何一个完整的产品,装配过程是其最后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也是对产品质量有着举重轻重影响力的关键生产环节之一。所以多元非线性制造的装配质量好坏影响着整个产品的实际质量(如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和价值。因此在本文以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为研究对象。文中通过装配过程质量和装配成本(增值率)两个研究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换句话来说,其从整个装配过程的各个装配工序出发,根据复杂机械装配过程的特点,采用综合装配指数、价值流和质量熵等理论得到决策标准量装配评价指数,且以此为标准去确定需要重点监控的装配工序;最后针对得出的决策结果运用多元非线性提出了复杂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波动识别模型和方法,对已经得到的决策结果实施实时的监控。具体的工作如下:(1)以电机生产车间的装配过程中各工序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运筹理论集整理在装配过程中对装配质量产生影响的各因素信息。然后在根据质量熵对装配质量损失进行研究计算,得到综合装配指数。(2)以电机生产车间的装配过程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精益生产思想理念对其进行价值分析。通过采用价值流图分析法,判断计算出装配过程中各工序的增值率。最后,在已知质量和成本量化值的基础上得到决策标准量装配评价指数去确定需要重点监控的装配工序。(3)为了可以及时发现工序质量波动问题,最后还需以SOV理论和经典SPC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工序质量监控模型。
关键词: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质量;;价值流;;决策;;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