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1.浅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英文本输出中句子层面石化现象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6-19]
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输出方面存在大量不地道的"中式英语",这正是汉语母语对目的语英语的负迁移形成的中介语。本文通过语料统计和个案分析对其汉英文本输出在句子层面的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分析。为克服母语在语言教与学中的负迁移,二语学习者和从教者应该注重英汉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差异,使英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减少这种负迁移,输出更加接近英语母语者使用的地道英语。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文本输出;;输出能力;;负迁移
-
1702.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在化工企业的应用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近年来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碳审计由此应运而生。碳审计理论发展为不同领域相关准则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碳审计工作实践也得到不断完善。实施碳审计需以碳足迹理论为分析基础。而化工企业作为化工技术产业的组织载体,具有高耗能、高污染以及碳排放量高等特征。有效展开碳审计实践,有助于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发现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存在问题,同时明确化工企业在资源利用上的浪费和不足,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如何基于碳足迹理论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碳审计发展水平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建立一套碳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碳审计的相关成果,从碳审计基本理论入手,对现有碳审计指标进行整理和归纳,首先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Drive-State-Reponse,DSR)模型初步设计碳审计评价指标,通过描述性分析删减部分指标之后,最终确定2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化工企业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论文研究选取中石化企业为例,进行碳审计评价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碳减排资金投入能力、企业碳减排技术效益、内部管理能力、学习成长能力、碳减排的社会效益以及碳减排的经济效益六个方面综合评价分析化工企业碳审计。结果表明,低碳及生态经济理论、环境审计理论、碳足迹及环境外部性理论和受托责任理论是碳审计工作开展以及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要理论依据,构建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碳审计的重要环节。目前,碳审计还是一个全新的审计分支,尤其针对化工企业审计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还相当缺乏,审计数据呈现核算困难、准确度低的特点。碳审计相关税收法及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碳审计评价效果,通过化工企业相关碳排放因素分析得出,政府和相关税务部门可定期对化工企业的主要大排放源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计征税额。对小排放源而言,可以根据其所用燃料的含硫量来计征税。同时可以制定和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碳排放量相对应的惩罚措施,对和节能减排相关的《中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除此之外,化工企业也应当提高内部碳审计质量,优化企业降耗减排等专业技术。
关键词:碳审计;;评价指标;;DSR模型;;模糊综合分析法;;化工企业
-
1703.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设计的合理性探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6-19]
石油不仅是工业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工厂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加强对工艺管道设计的研究,才能适应现阶段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石油管道工艺设计装置的分析,包括管道安全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油厂工艺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工艺;;设计研究
-
1704.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人们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量不断攀升。由于好多石油化工产品在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影响了石油化工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石油化工企业的职业病也是十分常见。为了大家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构建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推行了法律和程序,强化了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规范与标准。结合着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有条理地介绍一下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情况。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1705.基于云式除尘技术的分子筛生产车间扬尘处理工艺优化设计与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6-1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粉尘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工业粉尘极易富集较多的化学和生物毒性物质,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极大,特别是对于现场作业人员。而就目前状况来看,现有除尘设备很难有效去除工厂生产车间的细微扬尘,工厂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与关注。云式除尘技术以其高效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已被成功运用于工业企业尾气的处理,该新型的除尘技术将颗粒凝并长大和旋风除尘技术相结合,在传统旋风除尘器前构建湿度过饱和环境,使细颗粒物凝并长大,然后在旋风除尘器提供的超重力环境下被收集,有效提高了传统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本文将云式除尘技术应用于兰石化分子筛投料生产车间生产扬尘的处理中,通过对系统工艺的优化设计以及现场中试,来探究雾化水压、雾化气压、风机频率、系统压降以及除雾器的加入对云式除尘系统除尘效果的影响,使云式除尘系统达到最优效果,以控制生产车间的外逸粉尘污染。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针对除尘对象(拟薄水铝石和高岭土)进行物性分析,主要包括粒度分布、润湿性能和粉尘的安息角等性质的测定,这为云式除尘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其次,对分子筛投料车间的具体生产情况和实际污染状况以及现有除尘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除尘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与改造,采用了云式除尘系统替代现有的除尘设备,对投料车间扬尘进行收集处理。最后,通过现场中试,研究了雾化水压、雾化气压、风机频率的优化以及除雾器的加入对于云式除尘系统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云式除尘系统的雾化水压为0.12MPa,雾化气压0.5 MPa,风机频率为42Hz,整个系统的压降约为2.63KPa时,云式除尘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除尘效果最优。侧线中试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和云式除尘系统的应用,兰石化分子筛车间的生产扬尘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其外排粉尘浓度能够达到最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这种高效率低能耗的除尘方法为工业生产车间扬尘污染的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云式除尘技术;;生产扬尘;;车间净化;;去除效率
-
1706.石英的成岩过程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桥头砂岩段是上古生界重要的勘探层位,该层是海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总体上为致密储层,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过程,其中硅质胶结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查明硅质胶结的发育过程,可为勘探和开发决策提供依据。以薄片分析为基础,结合根据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包裹体测温、锶同位素等方法,对桥头砂岩段岩石学特征,硅质胶结的类型与特征、硅质胶结机理及硅质胶结对孔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与认识:1)桥头砂岩段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过程,碎屑组分经受了强烈的改造,长石组分在成岩过程中基本被改造成粘土矿物高岭石或伊利石。砂岩的组分总体上接近于硅质+粘土矿物。2)以胶结物类型和产状结合,将硅质胶结成岩作用类型划分为6类,分别是Ⅰ级加大式胶结、Ⅱ级加大式胶结、Ⅲ级加大式胶结、Ⅳ级加大式胶结、充填绿泥石膜间孔胶结、充填粒间孔胶结。3)研究区硅质胶结有5个明显的特征:(1)石英加大式胶结多数终止于碳酸盐胶结;(2)石英3级加大与高岭石共生;(3)硅质胶结发育于石英颗粒聚集集中的区域;(4)微区环境中,可以见到泥质胶结、钙质胶结和硅质胶结分异现象;(5)硅质胶结与伊利石胶结不共生。4)硅质胶结物有多种可能来源,但主要来源是长石高岭石化和长石伊利石化。根据长石的蚀变分析,斜长石的高岭石化形成温度较低,是石英Ⅰ-Ⅲ级加大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锶同位素分析和包体测温分析,估算硅质胶结终止温度在145-175℃之间。5)粒间孔的发育受控于石英颗粒和硅质胶结,粒间孔发育于石英颗粒之间,由于石英加大而减少最后消失。目前发现的残余粒间孔均存在于石英加大的颗粒间。以岩性分布平面图为底图,通过预测硅质胶结物的分布,预测了孔隙的发育与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粒间孔主要发育于长石石英砂岩区,河道交汇处是主要的粒间孔发育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桥头砂岩;;成岩作用;;硅质胶结;;粒间孔
-
1707.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性能化是一种较先进的消防理念,将性能化应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火灾评估,对增强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预防能力,适应石化新兴技术和设备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建立的火灾性能化评估体系主要适用于建筑,并没有形成适合石油化工装置的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体系。本文参考建筑行业性能化设计与评估流程,并结合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旨在形成针对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的安全评估技术体系。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石油化工装置的火灾特点。本文结合石油化工装置特点、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危险源类型、石油化工装置火灾事故统计和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的结果,归纳了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其次,提出了进行石油化工装置性能化评估的程序。参照适用于建筑的消防性能化标准,明确了标准对建筑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和评估的流程,结合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特点,构建出了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体系。然后,论文结合事故后果评估方法和QRA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性能化评估的技术流程。基于使用性能化评估判据和评估方法的不同,建立了两种性能化评估方法:对于基于事故后果判据的性能化评估,讨论了事故判据的设立,分析了进行后果评估的方法优劣性,选择了基于后果模拟软件的事故后果评估方法,并对火灾事故后果模拟软件FDS和SAFETI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给出了软件在不同石化装置的适用性;对于基于概率性判据的风险评估技术,制定出了适用于我国石油化工装置的个人和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提出基于经验性方法的设备失效概率和点火概率取值方法,多危险源条件下石化装置区域风险叠加方法。最后对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进行了实例上的应用研究:(1)使用结合QRA风险评估的性能化评估技术,对某石化企业制氢装置进行了火灾性能化评估。应用SAFETI软件对制氢装置中低温变换工艺单元火灾场景进行了事故后果和事故风险的模拟计算,基于事故后果判据的评估结果认为,在该工艺单元可能导致的热辐射和超压伤害引起相邻反应器严重破坏的最远距离为46.81m,大于反应器间距,需要对事故后果进行控制;通过综合事故后果和事故发生概率的风险评估,认为装置工艺单元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通过两种基于不同判据的评估方法在制氢装置的性能化评估结果比较,说明在能够对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有效计算时,基于风险判据的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相较于仅基于事故后果判据的性能化评估更能准确地评价装置安全性能。(2)对室内石化中央控制装置使用了基于FDS模拟的性能化评估方法来评估其火灾后人员疏散安全性。通过模拟烟气扩散和动态升温过程分析装置的烟气扩散和升温规律,对比分析不同疏散路线上温度、烟气层高度和能见度的数据变化规律,评估选择不同疏散路线人员是否安全疏散。评估结果表明:在无火灾报警设备的情况下,装置内有隔断的设施会延迟人员获得火灾信息的时间,需要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同等高度下靠墙区域受高温烟气影响较中央开阔区域更大,疏散时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可以将安全疏散时间。通过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在石化装置上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火灾性能化评估方法能对石油化工装置提供准确安全评估,提出针对安全目标的改进措施,为保障石化装置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火灾数值模拟;;事故后果评估;;事故风险评估
-
1708.原油混炼工况下减顶低温部位腐蚀失效分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锦西石化分公司南蒸馏装置,以加工辽河原油为主,在现有经济环境下为提高效益逐渐加大进口原油参炼比,使的减压塔顶低温部位腐蚀状况加剧。本文从减顶低温部位具体失效情况深入分析,采取一系列综合手段,改善工况,缓解腐蚀状况。论述减压系统的腐蚀机理、腐蚀状况及腐蚀原因,提出针对解决措施;达到保证安全生产,降低设备使用费用的目的,也为常减压同类装置系统改造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常减压装置;;混炼外油;;腐蚀分析;;分段注水
-
1709.石化行业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9-06-19]
随着时代的进步,飞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恶化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其环境绩效内部审计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其经营规模的扩大速度。评价指标的构建现状也未能满足其现实需求。而且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工业企业中的重要污染点,更应建立适合其自身的评价指标。因此,该篇论文的目的是为石化行业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使石化企业环境绩效内部审计的开展更为顺利和高效。该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分析,阐述了企业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而后通过对石化行业的污染现状和评价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强调了构建石化类企业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构建评价指标的目标、原则以及依据,并据此构建了一个涵盖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财务维度、政府及公众维度、内部环境管理维度、发展潜力维度四个维度的石化行业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最后,文章将针对石化行业构建的评价指标实际应用于我国最大的石化公司---A石化公司,目的在于既可以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并依据这一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指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制定,帮助其客观评价企业环境方面的潜在风险或优势。该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为石化行业构建适应其自身行业特点的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促进对于企业环境管理的客观公正评价,真实地反映其环境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企业建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环境绩效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石化行业
-
1710.一株产絮凝剂菌株K8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9-06-19]
从滨州港海域中分离到一株高效产絮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8,其絮凝产物发酵属于Ⅰ型发酵;发酵32 h时絮凝活性最高,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达86.30%,发酵上清液絮凝率达95.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液处理石化二沉池出水时絮凝率达84.61%,p H与温度适应范围宽,对小球藻液也有一定的絮凝沉降作用。该菌株在水处理工程尤其是石化污水处理中显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石化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