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21.润滑油季戊四醇月桂酸酯无溶剂合成工艺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胶负载磷钨酸型催化剂,利用IR、XRD、TG/DTG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磷钨酸成功负载在硅胶上,热稳定性良好.在无溶剂条件下,利用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了季戊四醇月桂酸酯,通过实验,探讨了催化剂中磷钨酸的负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以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酯化率的影响,当磷钨酸的负载量为71.59%,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160~20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月桂酸与季戊四醇的摩尔比为4∶1时,酯化率可达84.92%以上,且催化剂重复使用性好.所得季戊四醇月桂酸酯产品外观色泽较浅,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进行了确认.
关键词:硅胶负载磷钨酸;酯化反应;季戊四醇月桂酸酯;silica gel supported phosphotungsticacid;esterification reaction;pentaerythritol lauric acid ester
-
14622.接枝改性淀粉的合成及其缓凝性能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利用Williamson反应,以含磺酸根的卤代烃、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温缓凝剂(SHS).采用IR表征了SHS的结构,研究了SHS的高温缓凝性能、温度敏感性和加量敏感性,以及对水泥浆流变性、游离液和水泥石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HS有良好的高温缓凝性能,150℃稠化时间可达343 min,温度敏感性和加量敏感性在行业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对水泥浆的流变性、游离液、水泥石强度影响较小.
关键词:固井;水泥浆;缓凝剂;稠化时间;改性淀粉
-
14623.氯球接枝季铵季鏻基杀菌剂的合成与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氯球、二乙烯三胺、1,3-二溴丙烷、三苯基膦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氯球接枝季铵季鏻基固体杀菌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大肠杆菌杀菌率为指标,筛选出效果最佳杀菌剂产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定,并考察了其对异养菌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当投药量为80 mg/L时,反应接触时间为60 min,pH值为6时,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达95.5%.
关键词:氯球;季鏻盐;大肠杆菌;固体杀菌剂;杀菌性能;正交实验设计;chloromethylated bead;quaternary phosphonium salt;escherichia eoli;solid bactericide;antibacterial activity;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
14624.系列金属氧化物对CuO/ZrO2-Al2O3催化剂的改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为获得低温活性高和高温稳定性好的甲烷燃烧催化剂,研究了MxOy(M=Y、Cr、Mg、Ca、Ce)对CuO/ZrO2-Al2O3催化剂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Y2O3改性的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最好.该催化剂经1 000℃老化实验后,仍具有31.3 SBET/(m2·g-1)比表面积和△T50%=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高温热稳定性,是一种优异的甲烷燃烧催化剂.
关键词:甲烷;催化燃烧;氧化铜/二氧化锆-氧化铝;改性
-
14625.镍基Claus尾气加氢还原催化剂水中毒及其机理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采用XRD、XPS、BET、SEM等测试手段,通过对Ni/Al2O3催化剂的结构分析,研究了镍基Claus尾气加氢还原催化剂水中毒及其机理问题.结果表明,Ni/Al2O3催化剂遇水后会出现明显的失活现象.其原因是Ni/Al2O3催化剂的活性物质在催化反应温度(150~210℃)下会与H2O和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镍,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从而显著降低了Ni/Al2O3的催化活性.这种失活现象是可逆的,当停止向反应体系中注水后,亚硫酸镍将分解还原为NiS2,其催化活性将得到恢复.
关键词:Claus尾气;加氢还原;镍基催化剂;水中毒;claus tail gas;hydrogenation reduction;Ni-based catalysts;water poisoning
-
14626.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与助留机理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概述了絮凝与助留体系中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能,介绍了造纸浆料中各组分的絮凝过程及改性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作造纸絮凝助留剂的优点探讨了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与絮凝作用的关系.分析了PAMAM树状聚合物在造纸中的絮凝助留机理,包括氢键缔合作用、憎水化作用、电荷中和作用、阳离子补丁效应和架桥絮凝作用.以含聚氧乙烯链的PAMAM树状聚合物为造纸助留剂建立了絮凝模型,并阐述了不同用量的助留剂对其絮凝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作用;助留剂;助留机理
-
14627.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氧化柴油脱硫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四甲基乙二胺和溴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简记为TTL(16-2-16),其表面活性cmc=0.1 mmol/L,γcmc=32.5 mN/m;TTL(16-2-16)做为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到H2 O2/CH3 COOH体系中,优化得到了催化氧化脱硫的适宜反应条件:V(H2O2)∶V(CH3COOH)=3∶1,V(氧化体系)∶V(柴油)=1∶1,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45℃,TTL(16-2-16)的用量为0.25%,在此条件下的柴油的硫含量可降至44μg/g,脱硫率为94.0%.
关键词: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直馏柴油;相转移;催化氧化;脱硫
-
14628.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利用金管模拟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全岩升温热解实验,探讨了源内残留沥青的原位裂解生气行为及其对源岩生烃的影响.矿山梁地区泥岩和抽提样品升温热解结果表明,残留沥青对源岩生油和生气具有重要贡献,其裂解生气量可达源岩总生气量的32.3%.动力学计算表明,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平均活化能为234.1 kJ/mol,要明显低于油藏中正常原油的裂解.矿山梁地区泥岩生成烃类气体的最大产率为28.5 mg/g,要明显高于抽提样品,且前者的活化能相对较高.基于实验结果和地质推演可发现,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的门限温度仅为140℃,比排出(源外)原油的裂解低30℃左右.此外,麻柳桥地区泥岩及抽提样品的全岩热解表明,残留沥青是高成熟源岩的主要气源.
关键词:Ⅱ型源岩;残留沥青;金管热解;原位裂解;活化能;Type Ⅱ source rock;residual bitumen;gold-tube pyrolysis;in-situ cracking;activation energy
-
14629.含氟咪唑盐离子液体催化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考察了一系列含氟咪唑盐离子液体对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影响,发现[emim] BF4的催化效果较好,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和甘油的摩尔比为4∶5、甲醇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0∶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h.此时,甘油的转化率为95.2%,单甲基甘油醚的收率为17.9%,二甲基甘油醚和三甲基甘油醚的收率分别为2.9%和4.1%.提出了离子液体[emim]BF4催化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甘油;甲醇;醚化反应;离子液体;glycerol;methanol;etherification;ionic liquid
-
14630.含氨基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报道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苯乙烯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表征.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流体,并进行了双层表面活性剂改性.以改性后的Fe3 O4磁流体为核心,通过开环反应、共聚等方法制备了含有氨基的磁性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磁性微球的形貌.微球的热重分析可以表明磁性微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红外光谱测试说明微球表面含有氨基基团.X射线对Fe3O4及磁性微球分别表征,证明Fe3O4结构没有变化.
关键词:磁流体;磁性微球;共沉淀法;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