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62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611.国产BC-249Ⅳ型高负荷苯酐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在金陵石化公司苯酐装置上,考察了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高负荷BC-249Ⅳ型苯酐催化剂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诱导期从投料至90 g负荷所用时间长度为55 d,进口催化剂诱导期为58 d,基本相同.两年正常生产期内,在反应器单管风量4 m3/h、盐浴温度358℃、邻二甲苯质量浓度90 g/m3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器出口气体中苯酐含量均处于95.6%之上,苯酐产品收率下降较慢,两年内苯酐装置精苯酐平均质量收率达108.55%.工艺运行数据表明:采取减少装置非计划停次数及开工前将盐温提高10℃两项措施,可加强催化剂的稳定性;BC-249Ⅳ型苯酐催化剂的性能达到了同类型进口苯酐催化剂的标准.
    关键词:苯酐;催化剂;反应器;热点
  • 14612.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能效计算反平衡方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根据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生产工艺与能耗组成机理,提出了利用反平衡进行能效计算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燃气发动机、压缩机能效既与压缩介质状态参数相关,也与烟气、空燃比、冷却等参数相关.与正平衡法相比,利用反平衡方法能得到更多反映机组运行性能的参数.根据该反平衡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通过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邻点拟合求取多变指数,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计算精度;同时,生成的计算报告包含所有过程参数,可为评价能耗性能、制定节能措施、评估节能效果提供基础数据.该计算方法和软件进行了大量现场应用,完成了不同类型机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反平衡计算方法可操作性强,能满足生产需要,可实现不停机测试.
    关键词:天然气;燃气发动机;压缩机;能效;反平衡;计算软件;natural gas;gas engine;compressor;energy efficiency;counter-balance;calculation software
  • 14613.两种新型吲哚啉螺吡喃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先由对氯苯肼和3-甲基-2-丁酮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吲哚的衍生物,然后再分别与碘甲烷或碘乙烷通过接枝的方法合成吲哚啉碘化物中间体;再以水杨醛或对氯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中间产物水杨醛衍生物;最后,由这两种中间体合成了3,3-二甲基-N-甲基-5-氯-6′-溴-8′-硝基吲哚啉螺吡喃和3,3-二甲基-N-乙基-5-氯-6′-氯-8′-硝基吲哚啉螺吡喃.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如合成温度80℃,反应时间2h等,两种化合物的产率也分别达到了43.6%和39.2%,纯度为99.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光致变色;螺吡喃;合成;对氯苯肼;3-甲基-2-丁酮;水杨醛
  • 14614.对苯醌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对以甲基异丁基甲酮为溶剂,对苯醌为原料,亚硫酸铵为还原剂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进行了改进.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常温,m(对苯醌)∶m(亚硫酸铵)=1∶2.5,反应时间30 min,溶剂用量为250mL,水用量为150mL,结晶后的母液每次重复套用,对苯醌转化率可达76.58%.
    关键词:对苯醌;亚硫酸铵;合成;对苯二酚;工艺改进;p-benzoquinone;ammonium sulfite;synthesis;hydroquinone;process improvement
  • 14615.纤维-聚合物冻胶复合堵水体系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在常规的聚合物冻胶体系中添加了聚丙烯短纤维,通过室内评价实验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体系进行评价.以单一的冻胶体系为对比,研究了聚丙烯短纤维-冻胶体系的性能,得出在相同的条件下,聚丙烯短纤维-聚合物冻胶体系的性能均优于单一的冻胶体系.在岩心驱替实验中,纤维-聚合物冻胶体系的封堵率达到了99%以上,与单一的冻胶体系相差不大;但是其突破压力为2.91 MPa,远大于冻胶体系的1.25 MPa;其耐冲刷性能良好,在水驱1 426.5 cm3以后压力仍保持稳定,而单一的冻胶体系则在水驱6 788.3 cm3后,压力逐渐降低.由此可知,在冻胶体系内加入聚丙烯短纤维来改善其耐冲刷性是可行的.
    关键词:纤维;冻胶;封堵率;耐冲刷;fiber;gel;plugging rate;washing resistance
  • 14616.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协同作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十二胺和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双长链二胺,再与丙烷磺内酯反应经中和后得到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C12GS).运用TLC对反应进程进行了监测,并对文献中的重结晶剂进行了改进.用1H NMR对中间产物双链二胺和最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Gemini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探讨了Gemini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产物与同样疏水碳数的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GC)在蒸馏水和0.5% NaC1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实验表明:合成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45 mmol/L;产物与C12GC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混合体系中两种物质浓度相差越大,阴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就越强,两者含量逐渐接近,协同作用减弱;C12GS较易进入混合胶团中,盐的加入会促使阴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下降,cmc略有上升,同时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下降.
    关键词:Gemini磺酸盐表面活性剂;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质表征;协同作用;sulfonated Gemini surfactant;synthesis;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property;synergism
  • 14617.相转移催化合成2-羟基-1-萘甲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β-萘酚和氯仿为原料,PEG-400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2-羟基-1-萘甲醛.研究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活性、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碱浓度和碱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0.027 7 molβ-萘酚,β-萘酚与氯仿的摩尔比为1.0∶(3.5~4.0),PEG-400用量为0.24g,4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12 mL,反应温度77℃,反应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2-羟基-1-萘甲醛的收率为56.4%.PEG-4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具有价廉、无毒及稳定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2-羟基-1-萘甲醛;相转移催化;聚乙二醇;Reimer-Tiemann反应
  • 14618.疏水缔合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合成与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疏水单体乙酸乙烯酯(VAM)为原料,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存在下,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胶束共聚合法合成了新型疏水缔合阳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絮凝剂P(AM-DMDAAC-VAM).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聚合物特性黏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1.2%(占单体总质量分数),pH值7,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共聚物特性黏数达到1.263 L/g,产物结构经过红外光谱进行了确证.
    关键词: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乙酸乙烯酯;疏水缔合阳离子絮凝剂
  • 14619.磺基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溶液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N,N'-二甲基乙二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合成中间体叔胺,再以叔胺和1,3-丙烷磺内酯合成磺基甜菜碱型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1,2-双[N-甲基-N-十二烷基-N-磺丙基]乙二胺甜菜碱(GBS12),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探讨了无机盐对磺基GBS12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表面张力的影响,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GBS12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SDS的协同效应,测试了GBS12在砂岩上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BS12产物纯度高,其水溶液的cmc为0.05 mmol/L,对应的γcmc为24.84 mN/m.加入无机盐对降低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和γcmc作用较小,相比而言,二价盐比一价盐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影响程度要大.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活性剂SDS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固液比为30∶1时,GBS12在35~65℃吸附平衡时间为12 h,吸附量随温度上升而下降,1.2 mmol/L的GBS12在45℃的吸附量为4.845 mg/g.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无机盐;协同作用;吸附;zwitterionic Gemini surfactant;synthesis;inorganic salt;synergism;adsorption
  • 14620.表面活性剂体系下高频脉冲静电聚结规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为深入探究脉冲静电聚结破乳机理,采用数码显微成像系统,对不同表面活性剂条件下W/O乳状液分散相水滴在高压高频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破乳聚并行为进行显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OP-10、Tween-80及Span-80的加入,油水界面张力大幅降低,水滴的回弹融合作用减弱;表面活性剂的“空间位阻”效应,阻碍了静电聚结过程中水滴的迁移和相互靠近,乳状液聚并破乳、沉降分离效果降低.表面活性剂浓度由200 mg/L左右增大至1 000 mg/L时,活性剂分子脱离油水界面形成胶束,乳状液稳定性基本恒定,脉冲静电聚结及破乳分离效果差别不甚明显.Span-80溶于油相,表面扩散效应显著,严重阻碍了液滴的静电聚并,实验条件下水滴聚并时间长达661 s;OP-10和Tween-80溶于水相,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静电聚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水滴融合作用减弱,水滴聚并时间分别为528 s和420 s.上述研究成果为高压高频脉冲静电破乳机理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频脉冲;静电聚结;表面活性剂;极化;破乳;high frequency impulse;electrocoalescence;surfactant;polarization;demulsification
首页  上一页  ...  1457  1458  1459  1460  1461  1462  1463  1464  1465  146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