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01.书本装订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蓖麻油、甘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330 N)、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分别合成了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A)和固化剂(B).考察了预聚时间、TMP用量、催化剂用量、R值(n(-NCO)/n(-OH))对预聚体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进行耐温性、耐溶剂性等测试.结果表明:主剂预聚时间为1.5~2 h,固化剂预聚时间为2h,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质量分数0.3%,三乙烯二胺(DABCO)质量分数0.05%,TMP用量6.95%时,可得到状态稳定的预聚体,当R为1.1时,两组分复配所得胶膜表干时间为27 min,硬度为77,拉伸强度达5.96 MPa,耐温性和耐溶剂性良好.
关键词: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书刊装订
-
14602.无溶剂合成1-苯基吲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溴代苯为溶剂,氢氧化钾为缚酸剂,在氯化亚铜-L-脯氨酸体系中吲哚和溴代苯经偶联反应得到1-苯基吲哚,探索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标产物1-苯基吲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溴代苯为溶剂和原料,吲哚与溴代苯、氢氧化钾、氯化亚铜和L-脯氨酸的摩尔比为1∶9.5∶2∶0.1∶0.1,150℃反应8h,收率为91.5%,HPLC纯度为98.5%.实验证明,此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易于控制,产品收率和纯度高.
关键词:吲哚;溴代苯;1-苯基吲哚;合成;indole;bromobenzene;1-phenylindole;synthesis
-
14603.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炼厂气分析中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基于阀柱切换的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炼厂气分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概括介绍了针对不同气体类型开发的三阀四柱双通道分析系统、四阀五柱三通道分析系统、四阀六柱三通道分析系统、四阀五柱双通道分析系统、五阀七柱三通道分析系统等,对比分析了每种系统的特性,从而对炼厂气或其他工业气体的色谱分析形成系统认识.
关键词:气相色谱;阀柱切换;多维色谱;炼厂气分析;气体分析;gas chromatography;valve column switching techniques;multi-gas chromatograph;refinery gas analysis;gas analysis
-
14604.含水凝析气相态特征及非平衡压降过程产液特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气态水的存在对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的影响不容忽视,常规的相态测试过程无法模拟含水凝析气田开发过程中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过程的实际产液特征.利用PVT筒开展了含气态水凝析油气体系相态特征实验,研究了气态水对凝析气相态特征的影响,并通过缩短凝析气体系定容衰竭过程的平衡时间,模拟含水凝析气田开发过程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衰竭过程,对比分析了非平衡压降过程含水凝析气体系中凝析油、水的抽提蒸发效应.结果表明,气态水的存在引起了凝析油气体系中重质含量的增加,导致露点压力升高,反凝析提前,最大反凝析压力提高,反凝析液量增加.含水凝析油气体系在非平衡压降衰竭过程中,由于气液相体系未达平衡,导致液相滞后析出并随气相运动一起被采出,造成凝析油采出程度和产水量提高,且非平衡压降速度越大,凝析油采出程度越高.因此,凝析气田近井带的非平衡压降有利于凝析油的开采并缓解液锁的发生.
关键词:气态水;凝析气;高温高压;相态;非平衡压降;产液特征;gaseous water;condensate gas;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phase behavior;non-equilibrium pressure drop;flui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
14605.旋风状井底模型的新型钻头运动特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针对现有钻头心部破岩效率不高的情况,提出一种旋风状井底模型的新型钻头(旋切钻头).通过研究旋切钻头的运动行为,分析钻头自转坐标系与公转坐标系,建立切削齿位置方程与速度方程,确定切削齿与岩石的接触段,得到接触段上的速度分布结果.根据算例计算与分析发现旋切钻头破岩过程大圈齿过中心,利用冲击与切削综合作用进行破岩,从井底为接触起点,井壁为接触终点,切削齿破岩行为具有从下往上、从里往外“刨”的效果.研究结论对于提高钻头心部破岩效率,进行切削齿破岩机理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旋风状;钻头;井底模型;破岩;机械钻速;tornado-like;drill bit;bottomhole model;rock breaking at borehole center;rate of penetration (ROP)
-
14606.一种不对称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杀菌性能评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利用三甲胺盐酸盐、环氧氯丙烷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DMA12)等原料合成了2-羟基-N1,N1,N3,N3-五甲基N3-十一烷基丙烷-1,3-双氯化铵(HPUDC).实验发现:80℃,中间产物3-氯-2-羟丙基三甲铵和DMA12的摩尔比为1∶1.5,反应7h时,HPUDC的产率可达62.8%,并以1H NMR和IR验证了结构.以海上某油田水样为处理对象,评价了HPUDC针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性能,结果显示:25 mg/L时,其杀菌率为99%,明显好于1227和戊二醛;浓度小于25 mg/L时,其杀菌率也优于相应的对称型双季铵盐乙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关键词:不对称双季铵盐;杀菌性能;硫酸盐还原菌
-
14607.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型复合凝胶的合成及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吸水性无机/有机复合凝胶调剖堵水剂在地层中吸水膨胀后具有较高强度韧性,可以起到调整吸水剖面和油井堵水的目的.实验以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为原料合成一种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简记为DMB),利用化学插层法用DMB对膨润土进行有机改性后与丙烯酰胺进入层间交联共聚,制备了一种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型凝胶复合颗粒;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得到了最适宜的反应条件:膨润土加量40%,AM加量40%,DMB加量1%,引发剂加量0.2%,交联剂加量0.3%时,所制得的凝胶有很好的吸水性及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
关键词:丙烯酰胺;膨润土;复合凝胶;耐温;耐盐;acrylamide;montmorillonite;composite gel;heat resistance;salt resistance
-
14608.离子液体催化制备间十五烷基丙烯酸苯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间十五烷基酚与丙烯酰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三乙胺为敷酸剂,制备了间十五烷基丙烯酸苯酯(PDPA).用FT-IR、1 H NMR、13C NMR和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适宜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用量为间十五烷基酚质量的2.0%,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50℃,n(丙烯酰氯)∶n(间十五烷基酚)=1.13∶1,产物间十五烷基丙烯酸苯酯的收率为85%.
关键词:间十五烷基丙烯酸苯酯;间十五烷基酚;丙烯酰氯;酯化反应;精细化工中间体
-
14609.聚醚多元醇气味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分析了聚醚多元醇气味产生的原因,考察了原料PO、抗氧剂和精制过程对聚醚气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无胺类的抗氧剂,在聚醚后处理过程中通氮气和抽真空同时进行可得到低气味聚醚多元醇产品.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后处理;精制;polyether polyol;post treatment;refined
-
14610.醚-酯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硬脂醇、金属钠及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3-烷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OPAC),进一步与硬脂酰氯反应后得到醚-酯型双长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烷氧基-2-酰氧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1,4-二氧六环为溶剂,用量40 mL,n(OPAC)∶n(硬脂酰氯)∶n(吡啶)=1∶1∶1,回流加热反应5h,收率为93.0%.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产物表面活性较高,具备良好的织物柔软性及酸碱稳定性.
关键词:3-氯-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双长链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柔软性;酸碱稳定性;3-chlorine-2-hydroxy 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ouble long chain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cationic surfactants;softness;pH st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