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47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461.柴达木盆地涩北多层气藏合采物理模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为了研究气田存在的多层合采问题,更有效地分析各气层的产能特征和动态储量,通过将多个不同物性的岩心组“并联”组合,形成了多层合采模型,模拟分析了多层气藏合采时储层物性差异、压力差异、气井配产等现象对合采的影响,为研究多层合采的生产机理和动态提供了技术手段.实验研究表明层间物性差异越大,各小层在不同时期的产气贡献差异越大,并且这种差异随气井的配产增加而增大,其中相对高渗层早期产气贡献大,相对低渗层产气逐渐上升,其产气贡献主要体现在晚期;不同压力气层进行合采容易产生“高压层向低压层倒灌”,对于因储层物性差异在生产中形成了层间压力差的多层合采气井,应避免关井而产生层间压力波动,从而造成储层破坏.
    关键词:涩北气田;多层合采;物理模拟;产气特征;层间干扰;Sebei gas field;commingled producation;physical simulation;gas production feature;interlayer interference
  • 14462.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大型海底扇成因及沉积储层特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发育大型海底扇。通过构造、物源、沉积分析,源自昆嵩隆起的蓝江优质物源,在区域构造事件发生之际,穿过构造转换带与非经典坡折带,在东方区形成大型海底扇。有孔虫较丰富,以浮游类占优势,指示海底扇形成于外陆架环境。东方区海底扇面积大,多期砂体相互叠置,储层物性好,显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非经典坡折带;海底扇;极细粒-细粒;高温超压;Yinggehai Basin;non-classical slope break zone;submarine fan;very fine-fine grain,high temperature and overpressure
  • 14463.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波激疲劳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波激疲劳是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最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综合考虑波浪载荷、钻井平台运动和土壤抗力建立了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耦合系统波激疲劳分析方法,实例分析了中国南海某井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系统波激疲劳寿命,识别出了系统波激疲劳关键部位,并与隔水管常规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钻井平台运动幅值、顶张力、下挠性接头转动刚度和井口出泥高度对系统波激疲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分析模型将隔水管底部看作固定端导致隔水管波激疲劳损伤过大,而本文提出的隔水管-导管系统分析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隔水管实际受力情况;隔水管最大波激疲劳损伤出现在下挠性接头处,导管的最大波激疲劳损伤出现在泥线附近;导管是整个系统中波激疲劳性能最薄弱的环节,适当地减小钻井平台运动幅值、隔水管顶张力、下挠性接头转动刚度和井口出泥高度均能改善导管波激疲劳性能.
    关键词:深水;钻井隔水管;导管;动态分析;波激疲劳;deepwater;drilling riser;conductor;dynamic analysis;wave induced fatigue
  • 14464.泡沫油流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实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在常规原油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基础上,研制了泡沫油流变特性测试装置,实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泡沫油流变特性的测试和泡沫油图片的动态观察.实验装置包括泡沫油生成系统、流变特性测试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从采集到的泡沫油图片可以看出,气泡在原油中高度分散,形成了稳定的泡沫油流动状态.泡沫油黏度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气泡等效平均直径的增大,其对泡沫油黏度的影响逐渐增强;泡沫油黏度与泡沫质量近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泡沫油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且随泡沫质量增大,泡沫油流动特性指数减小,即泡沫油的非牛顿特性强于活油.
    关键词:稠油;泡沫油;流变性;非牛顿流体;泡沫;分散体系;heavy oil;foamy oil;rheology;non-Newtonian fluid;foam;disperse system
  • 14465.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选井无因次压力指数决策方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将压力指数(PI)决策方法用于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选井时遇到的问题,并在PI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参数——无因次PI值.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裂缝影响的条件下利用分形几何方法推导了无因次PI值的物理意义,其与储层原始地层系数和当前地层系数的比值成正比,且无因次PI值越小,储层渗流能力增大得越多,存在优势通道的可能性越大,就越需进行调剖.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选井无因次压力指数决策方法,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长庆油田五里湾一区,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压力指数;分形几何;决策方法;low-permeability;fractured reservoir;profile control;pressure index;fractal geometry;decision method
  • 14466.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以蓖麻油酸、硼酸、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硼酸酯化法合成不同聚合度(n)的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研究了不同聚合度对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的γ…及cmc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大.当n=10时,γcmc为39.54 mN/m,cmc为2.50×10-4 mol/L,表面性能最好;当n=25时,乳化时间为878 s,乳化性能最好;n=10时,润湿时间为64 s,润湿性能最佳;HLB值的范围为12.9~15.27,可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对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吸湿性能和其溶液的保湿性能进行了测试,产物吸湿性能低于甘油,保湿性能与甘油相近.
    关键词:蓖麻油酸;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蓖麻油酸酯;硼酸酯化法;表面物理化学性能;castor ole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castor oleic acid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ester;boric acid esterification method;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14467.碳氮双键异构化在荧光传感机制中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C=N异构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机制,自2007年被报道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的设计之中,并表现出良好的传感性能.对于含有C=N双键的化合物分子,C=N的异构化会加剧分子的激发态的非辐射跃迁,从而使得其荧光淬灭.当其与特定的客体分子相互作用时,C=N的异构化会受到抑制,使得分子的荧光恢复,从而实现对这种客体分子的检测.综述了C=N异构化这种新型的荧光传感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这种传感机制的基本原理,其在阴、阳离子及中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荧光传感器;碳氮双键异构化;锌离子;镉离子;镁离子;次氯酸根;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亚硫酸氢根
  • 14468.湖相烃源岩生烃增压模拟实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烃源岩生烃增压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湖相泥岩的排烃效果.利用实验模拟方法,测定了湖相泥岩的生烃增压值,并归纳了其影响因素.实验测得的生烃增压最大值约为上覆静岩压力的54%,表明生烃增压可以成为湖相烃源岩的主要排烃动力.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以及有机质丰度对湖相烃源岩生烃增压起促进作用.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有机质类型越好,有机质丰度对生烃增压的影响越明显;有机质丰度越高,有机质类型对湖相泥岩生烃增压的影响越明显.静岩压力对生烃增压起抑制作用.
    关键词:湖相烃源岩;生烃增压;模拟实验;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静岩压力;lacustrine source rock;pressuriza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simulation experiment;organic matter type;organic matter abundance;lithostatic pressure
  • 14469.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泥岩微观孔隙特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泥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扫描电镜、场发射电镜、气体吸附法及高压压汞法对其内部微观孔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套泥岩主要发育5种类型孔隙(基质晶间孔隙、粒间孔隙、有机质孔隙、晶内孔隙、溶蚀孔隙)以及微米—纳米级微裂缝.泥岩孔隙主要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孔容为0.0018~0.0300 mL/mg,比表面积为0.91~31.02 m2/g,孔隙度较低,为1.20%~3.87%.岩石的组成成分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孔隙的发育和分布.孔隙度随有机质、伊利石及黄铁矿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绿泥石以及石英、方解石、斜长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与高岭石含量相关性差,表明孔隙度的大小可能不受高岭石的影响.
    关键词:微观孔隙;孔容;比表面积;孔隙度;泥岩;青山口组;松辽盆地
  • 14470.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致密砂岩气成藏物性界限的确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2-15]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天然气充注成藏的物性界限,分析微观孔喉内天然气的受力状态,综合考虑了束缚水膜、浮力、毛细管阻力、异常超压和水动力等参数对天然气充注成藏所起的作用.将束缚水膜厚度作为天然气可充注进入致密储层的最小孔喉半径,核磁共振测试获得了岩心束缚水饱和度并据此计算了束缚水膜的厚度,综合分析得出孔喉半径下限为10 nm.利用浮力和毛细管阻力的平衡状态计算得出的临界孔喉半径作为最大孔喉半径,通过先确定主要含气层段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气柱高度,据此计算得到的临界孔喉半径作为孔喉半径上限.通过常规压汞测试结果建立了孔喉中值半径与物性参数的拟合趋势,再将孔喉半径上、下限带入拟合趋势中推算得出相应的物性界限参数.物性界限推算结果为:下石盒子组八段成藏物性孔、渗参数下限分别为4%和0 1mD,早白垩世末期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13%和1.8mD,现今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14%和2.0mD;山西组二段三亚段成藏孔、渗参数下限分别为2%和0.01 mD,早白垩世末期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8%和1.0mD,现今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9%和1.4mD;太原组成藏孔、渗参数下限分别为3.5%和0.02 mD,早白垩世末期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11%和1.1mD,现今储层孔、渗参数上限分别为12%和2.0 mD.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界限;束缚水膜厚度;气柱高度;鄂尔多斯盆地;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petrophysical limit;thickness of irreducible water film;gas column height;Ordos Basin
首页  上一页  ...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