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放实时监测平台在绿色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建筑技术开发 发布日期:2024-04-15
为推动建筑施工高效低碳、绿色节能的发展,实时监测建筑施工现场碳排放,将“BIM协同管理平台+碳排放计算”引入施工现场,基于“智慧工地”技术的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式,搭建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某项目现场施工应用的结果表明,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能精确计算项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有效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分析其施工现场规律,从施工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进行优化,减少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该项技术成果可为施工现场碳排放监测提
-
建筑业碳排放量核算及多情景预测
来源: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4-04-11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的比重大幅增加,建筑业碳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以河北省建筑业为例,测算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对降低建筑业碳排放,推动建筑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与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依据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核算,采用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设定不同情景对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河北省建筑业碳排放量在1995—202
-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某木结构建筑碳排放及减碳效果
来源:水利规划与设计 发布日期:2024-04-10
分析浙江省一栋木结构建筑,建立合理的参照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结构建筑,确定参照建筑的建材用量,并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原建筑及参照建筑的碳排放。通过对3栋建筑的碳排放进行分析发现:木结构建筑在建材生产阶段的减碳效果明显,在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回收阶段减碳效果不明显。相较于参照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结构建筑,在不考虑木材固碳量的情况下,木结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下降约4.04%和7.97%,考虑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纺织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其脱钩效应分析
来源: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4-04-07
纺织行业是长三角区域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其绿色低碳转型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开展了集成式的纺织行业碳排放清单、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研究.基于排放因子法估算了示范区纺织行业范围一、范围二的碳排放量,通过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分析了行业碳排放效率.结合LMDI因素分解方法和Tapio脱钩分析,识别了示范区纺织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排放与经济发展的
-
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建造技术
来源: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发布日期:2024-04-06
绿色建造可有效促进建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显著减少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因此,建筑领域亟需从绿色建造角度发力,推动建筑全产业链减排降碳工作。绿色设计是绿色建造的决定性环节,建材选择是绿色建造重中之重,建造方式“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升级也是推进绿色建造的重要实施路径。本文以从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建材选择低碳化、施工过程绿色化、技术手段智能化等方面阐述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
-
新能源汽车投资分析研究——以比亚迪汽车为例
来源:商展经济 发布日期:2024-03-30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成为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慢慢改变着传统汽车产业链格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时期即将出现。由此,本文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中心进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财务角度对公司进行估值,最终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对新能源汽
-
双碳背景下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研究
来源:价格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4-03-28
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一环,在落实电力行业“双碳”战略目标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建设低碳变电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基础上,结合变电站工程的自身特点,分析碳排放计算边界与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发现:变电站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达到75%,通过实施供能替代、运行优化、设备降
-
基于生态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跟车模型研究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发布日期:2024-03-25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能源消耗,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生态驾驶的协同跟车模型。该协同跟车模型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控制层3个层级组成,控制策略是将车辆动力学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在模拟的复杂交通环境中实现感知、控制和获取周围信息,集成了以最小化驾驶间距为模型的预测控制(MPC)策略,以改善交通流的可持续性。生态驾驶控制器的性能是通过车辆自身的速度和加速度2个状态量进行燃油消耗和排放量的评估来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变电站建筑减碳优化研究
来源:建筑节能(中英文) 发布日期:2024-03-25
变电站作为城市供配电系统的重要枢纽,在建设、安装和运维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变电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研究,可明确变电站建筑的碳排放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减碳技术措施,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以浙江安吉110 kV城北变电站建设方案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从平面布置、围护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暖通设计、模块化设计5个方面进行减碳优化,并与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
基于绿色建造的卫浴间地面回填碳减排分析
来源:绿色建筑 发布日期:2024-03-20
基于绿色建造的视角,聚焦卫浴间地面回填“短板”和渗漏“痛点”进行绿色性能提升,采用具有绿色属性的轻质发泡水泥替代高排放的人工轻骨料,通过材料迭代、工艺创新实现卫浴间地面的绿色回填,用量化比较的方法分析传统回填与绿色回填的碳排放差异,科学评价绿色回填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打造兼具舒适健康生活体验和排水防渗漏特性的绿色卫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