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关心。但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简单介绍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对健康的影响
来源:沈阳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卫生是确保食品对人体安全无害、营养、卫生,并使食品有益于机体对营养健康的正常需求。食品卫生若存在有害因素可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此应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
常用快检技术在提高食品药品快速检验中的应用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快检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度上海市某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用快检技术对市场上食品药品质量进行检验,并与2014年度采用快检技术的抽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快检不合格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上海市2015年度中成药、化学药剂、医院制剂及抗生素等药物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度抽检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含量测定、浸出物、炮制
-
应用物联网技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近年来,国内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其恶劣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内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仍有待提高和完善。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供了有利支持。构建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势在必行,不但能够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技术保障,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法制博览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更直接着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其中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全国人民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就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完善意见,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度制度有一定的帮助。
-
新政背景下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与监管
来源:交通与港航 发布日期:2016-10-25
该文基于2016年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等地方出台的出租汽车行业新政,研究明确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定位,对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研判,提出分类管理对策和建议。
-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来源:智能城市 发布日期:2016-07-25
房屋建筑质量一直是国家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关注问题,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缺乏规范,加上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大下降,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就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中存在的实际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提升的有效应对措施,为房屋建筑管理和施工质量提升提供成功的经验参考和借鉴。
-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来源:金融经济 发布日期:2016-07-25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优势大举进入金融领域,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对金融模式创新和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技术、法律、信用、货币等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内容和监管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
我国第三方支付风险及监管策略的研究
来源:现代商业 发布日期:2016-06-28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结合,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随着近几年支付牌照的发放,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在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网络支付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和监管不匹配等问题也给网络支付产业链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何在进行第三方支付创新的同时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相关风险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对第三方
-
银行、房地产、钢铁债务危机攀升——基于熵的银行内评模型创新研究
来源:现代商业 发布日期:2016-05-1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更加准确地估计所面临的风险,建立内部评级模型。本文基于最小交叉熵理论创新研究出适用于非零售的信贷违约概率模型。此模型对资产的计量全部基于市场信息,弥补了现有通用模型假设的不足之处。本文对银行、房地产及钢铁行业进行实证分析,所得违约概率与其他经验研究结论一致,因此此模型是实用和可操的,并可用于银行内部风险防控以及监管当局对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