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唤醒中的应用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5-02-25
重症医学科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情复杂,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大多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为了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及焦虑,降低患者对疾病应激,减缓机体代谢,防止人机对抗,减轻痛苦,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将镇痛、镇静作为ICU的常规治疗方法[1-2]。但是,长时间镇静可出现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3],实行每日唤醒镇静策略(Daily wake sedation strategies)可防止过度镇静,
-
亚甲蓝在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护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的探讨亚甲蓝标记法在诊断机械通气患者胃反流误吸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亚甲蓝注入2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鼻饲营养液内标记染色;遵循按需吸痰原则,吸出患者气道分泌物后,分别进行痰液颜色的肉眼观察和胃蛋白酶检测,判断患者是否发生胃反流误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效果,对亚甲蓝标记法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标记法观察胃反流误吸敏感度为10
-
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5-02-25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其多发生于大面积烧伤,尤其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是当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1],早期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的关键。然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防御功能及其黏膜再次受损,外界致病菌与尘粒易被吸入,吸痰等侵入性操作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机会[2],而且常规机械通气会进一步加剧受损肺脏的损伤,导致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机械通气相关性腹胀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25
机械通气(MV)相关性腹胀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皮肤绷紧、按之较硬,当积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MV的普遍应用与之相关的腹胀也逐渐增多,腹胀可导致或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严重影响通气疗效及疾病预后。针对不同基础疾病患者,新的通气方式不断被应用,如直立位MV〔2〕,但其能否避免MV相关性并发症的出现,开展MV相关性腹胀的临床研
-
机械通气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及影响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86例机械通气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优质护理组44例和一般护理组42例,统计各组的操作时间,观察各组咯血、血氧饱和度下降、体温变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对于一般护理组,优质护理组患者操作时间明显短,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发热等
-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来源:大家健康(学术版)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共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单一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
-
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
来源:大家健康(学术版)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一氧化氮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患儿作为观察组(41例)和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患儿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43例),两组患儿均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一氧化氮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
氧合指数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中应用
来源:新疆医学 发布日期:2015-02-25
临床发现,绝大多数入住ICU的病人需要氧气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均需要某种方式的氧气治疗。据统计,氧气治疗是住院病人中唯一最经常应用的治疗手段[1]。事实上,在我院ICU的所有病人都接受不同方式氧疗,其中多半病人接受机械通气,因此对患者氧合功能与氧疗效果的监测很重要。临床上常见氧合功能监测指标有PaO 2、SPO2。但
-
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探究导致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原因以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根据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类型分为有创组与无创组,接受有创机械治疗患者10例,无创治疗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导致出现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结果导致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有:间质性肺疾病的急性
-
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临床医学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呼吸衰竭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小潮气量通气组)和传统组(传统潮气量通气组),每组各42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rs)、呼吸功(Wobv)、口腔闭合压(P0.1)在上机第0、1、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