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西甲硅油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5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联合西甲硅油治疗机械通气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合并腹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甲硅油乳剂,5ml/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饲厚朴排气合剂,50ml/次,2次/d。2组患者均治疗2d。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内压、APACH
  • 拔管前漏气试验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5-03-15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一项重要的呼吸治疗和支持措施。缺氧、酸中毒及插管本身的局部压迫会引起气道局部炎症、水肿,导致已具备脱机指征的患者在拔管后出现喘鸣等上气道阻塞(upper airway obstruction,UAO)症状,严重者需重新经口气管插管,增加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1,2]。目前共识认为气囊漏气试验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发布日期:2015-03-1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疗程12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前白蛋白(PALB)、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
  • 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机械通气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1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PTMC)的原因及影响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坪医院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确诊为MG并在胸腺扩大切除术后发生危象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41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PTMC发生率为20.6%(79/3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肺部感染是影响呼吸机使用时间的重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影响机械通气高龄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探讨影响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高龄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高龄患者的舒适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析影响高龄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高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8,P<0.05)。经口气管插管高龄患者在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的不舒适感明显高于经鼻气管插管高龄患者,而经鼻气管插管高龄患
  • 影响PICU机械通气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探讨影响我院P I C U(儿科重症监护室)内行机械通气患儿预后的有关因素,为临床识别危重症及更好诊治提供帮助,降低本地区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64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2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SD)描述
  •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灌洗组另外给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灌洗组显效率83.3%,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率48.3%,有效率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
  • 集束化干预在机械通气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来源:重庆医学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机械通气大于或等于48h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口腔冲洗组36例(对照组)、口腔冲洗结合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37例(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和口腔冲洗、气囊上滞留物引流联合半坐位组37例(集束化组),观察3组患者VAP发生率、VAP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结果气囊上滞留物引流
  • 3种无创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比较无创CPAP、无创SIMV、无创Bi PAP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使用过上述3种机械通气模式之一治疗的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6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疗效。结果:无创CPAP组53例,无创SIMV组60例,无创Bi PAP组49例,3组之间性别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 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误吸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来源:护理管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误吸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误吸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60例进行病情观察,收集年龄、性别、体位、意识、喂养因素、治疗因素等资料,采集气管分泌物,进行胃蛋白酶检测。结果共采集60例患儿312例次支气管分泌物标本,其中发生误吸27例(占45.00%)。性别、采集时间、胃残留量、插管方式及插管深度是机械通气患儿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的影
首页  上一页  ...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