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3例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EEN组28例和非EEN组25例,EEN组在机械通气前或机械通气48 h内通过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EN),非EEN组48 h内进行肠外营养,48 h后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通过鼻胃管进行EN,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时间、28 d营养费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
  • 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吸痰方式效果比较

    来源:黑龙江医学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观察并比较密闭式吸痰管和开放式吸痰管在ICU机械通气治疗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包开放式吸痰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后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吸痰时间、耗材费用、有无痰液外喷、气道黏膜损伤、人工气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Sp O2下降、吸痰时间、有痰液外喷及吸痰耗
  • 肺肠同治法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及PCT的影响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探讨肺肠同治法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及PC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8例脓毒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指南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大承气汤为基本方的中药鼻饲或灌肠,1次/d,连续治疗7d,然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每日氧合指数变化、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 PCT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
  • 低年资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强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来源:上海护理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探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强化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60名临床工作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培训。将2013年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将2014年培训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结束时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评,并于培训结束2个月后进行机械通气护理临床实践能力的测评。结果观察组护士机械通气护理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测评
  • 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插管后不进行机械通气,另两组进行机械通气,小潮气量组(L-VT)VT8 ml/kg,大潮气量组(H-VT)VT25 ml/kg,通气24 h。观察各组大鼠实验后肺病理变化,实验前(T1)、实验后6 h(T2)、实验后12 h(T3)、实验后24 h(T4)大鼠
  • 纳洛酮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来院就诊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的疗效、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 O2)。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
  • 每日唤醒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影响分析

    来源:黑龙江医学 发布日期:2015-03-20

    目的分析每日唤醒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70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以镇痛及镇静,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1 d后,唤醒,2次/d,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唤醒。对比两组患者各呼吸循环指标与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管路自行拨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
  • 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5

    目的提高对延迟撤机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1例5个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Ⅱ型呼吸衰竭、格林巴利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贫血、电解质紊乱。经过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心理疏导、逐步撤离呼吸机,最终成功。结论延迟撤机相对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专业的治疗团队和专门的治疗场所。相关报道较少。
  •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护理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护理的措施。方法对35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插管前护理、插管后护理、拔管后护理等措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能。结果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9例,抢救时间1天~8个月,治愈23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6例。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气道堵塞1例,均经抗感染及相应处理后得以缓解;呼吸循环衰竭6例,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患者死亡,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在
  •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疗效分析

    来源:当代医学 发布日期:2015-03-15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用于小儿重症哮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哮喘患儿36例,经吸氧及药物治疗无效后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儿的动脉血p H、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儿均顺利撤机,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0.57±15.25)h,待体征稳定后实施对症治疗均得以痊愈或好转;仅2例患儿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未出现气胸,
首页  上一页  ...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