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T HUGS BID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5-03-09
目的:探讨FAST HUGS BID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入我科的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计划性拔管成功患者,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试验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引入FAST HUGS BID理念,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及平均留置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73%,平均留置时间(7.59±6.06)d,试验
-
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09
目的分析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因危重症手足口病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且需机械通气的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儿中,男43例,女20例;平均年龄25±18个月,其中<3岁者占81%;4例死亡病例均<3岁。死亡患儿平均年龄(8±3个月)显著低于痊愈患儿(25±18个月)(P
-
不同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的应用比较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08
目的观察并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和适应性支持通气(Adaptive support ventilation,ASV)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的影响。方法将83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1)患者采用ASV通气模式,观察组(n=42)采用PSV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优劣性和实用性。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5-03-08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 CO2、Pa O2、Sa O2等水平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VV、FEV0.3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策略新进展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08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棘手的急危重症,是破坏性极大的肺损伤综合征。机械通气可争取时间对引起ARDS的特殊病因进行治疗。但传统的正压通气可引起严重机械通气相关性并发症也同样增加了ARDS的病死率。近年来,为进一步避免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以及减少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ALI),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及探讨,
-
质量改进模式指导的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谵妄中的应用
来源:山东医药 发布日期:2015-03-06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模式(QI)指导的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谵妄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即以QI模式为理论指导,依据总结证据、探讨实施的潜在障碍、确定效果评价指标、保证措施的有效落实4步流程图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并观察集束干预策略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谵妄发生率(28.9%)低于对照组(47.2
-
机械通气对肺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医学综述 发布日期:2015-03-05
机械通气对心肺功能患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正压通气对于胸腔压力的改变必然对肺循环产生影响,从而对氧合及血流动力学产生变化。肺循环作为心肺相互作用的中心场所,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正压通气时呼吸运动方式的改变、平台压和呼气末正压的变化以及对肺泡毛细血管的损伤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均可导致肺循环的改变。临床上需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及病情变化选择呼吸模式及参数,以降低正压通气对心肺循环的负面影响。
-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发布日期:2015-03-05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与常规有创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55例行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者为观察组,另55例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呼吸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间差异。结果2组治疗前、后pa(O2)、pa(CO2)、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心动脉压、
-
浅层吸痰在机械通气早产患儿中的应用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5-03-05
目的:探讨浅层吸痰在机械通气早产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为早产儿临床研究提供真实的依据。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2月本院60例机械通气早产儿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深层吸痰,试验组采用浅层吸痰,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吸痰3 min后患儿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升高,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压)较对照组平稳,吸痰相关并发症中烦躁、呕吐、气道黏膜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5-03-0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吉兰-巴雷(GBS)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例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影响早期EN疗效及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症GBS机械通气早期EN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针对早期肠内营养6个关键环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