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呼吸机系统定标误差对机械通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质量控制

    来源:中国医学装备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测试呼吸机系统定标误差对于临床机械通气参数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安全性。方法:基于呼吸机的系统定标原理,采用气体分析仪对产生定标误差的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性能检测,分析机械通气参数与系统定标误差的相关性。结果:呼吸机系统定标所产生的压降值升高与顺应性降低误差会使机械通气潮气量、平均气道压及呼气末正压(PEEP)值等参数受到影响,是不安全因素。结论:呼吸机使用前的系统定标是呼吸机质量监测与控制的重
  • 同质化服务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服务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12例和实验组11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同质化护理。比较2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人机对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质化服务的实施能保证同种疾病患者在不同护理单元,享受到同质的护理服务,减少
  • 老年超重患者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潮气量的研究

    来源:解放军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设置老年超重患者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潮气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1-6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开胸手术后返回监护室的老年患者141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3例)采用8ml/kg×标准体质量来设置潮气量,对照组(68例)采用8ml/kg×实际体质量来设置潮气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潮气量、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返回监护室行机械通气后15min
  • 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5月至12月诊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5例,研究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纯的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 镇静深度对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来源:北京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早期(48 h内)深度镇静对脱机时间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ICU中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且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入组后每4小时评估一次镇静状态,并对180 d病死率进行随访。深度镇静为Richmond镇静躁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评分≤-3分。结果 268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3.5±14
  • 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36例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总结研究重症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6例重症胸外伤致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0例痊愈出院(83.33%)、3例死亡(8.33%),1例转院(2.78%),2例放弃治疗(5.56%),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重症
  • 有创机械通气实施时机对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来源:检验医学与临床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机械通气应用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入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延迟机械通气,研究组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
  • 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的研究进展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已成为ICU救治危重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是保证气道通畅的关键措施~([1])。但是,吸痰可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低氧血症、感染、血流动力学改变、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支气管痉挛等~([2]),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如何保持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现将机械通气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效果探讨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6-11-30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疾病类型。(2)研究组和对照组首次气管插管时分泌物培养阳性率、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3)机械通气时间。结果(1)两组疾病类型(社区获得性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
  • 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13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住院及疾病相关资料。结果:支纤镜治疗、留置胃管及总吸痰次数多为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A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注易感人群,遵循感染控制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误吸和正确吸痰,可积极预防及减少机械通气患者感染Ab的风险。
首页  上一页  ...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