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镇静深度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轻度和常规镇静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该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100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镇静;选取同期该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100例多发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轻度镇静。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量、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及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观察组舒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的人均
-
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的治疗价值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选取长葛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间质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文探讨对象,按照机械通气治疗的不同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32例,有创机械治疗患者2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引起重症间质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包括肺栓塞、单纯感染、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以及疾病急性加重等;接受有创
-
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来源:中国医学工程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研究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对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72例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小组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后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0.4±5.3)分明显高于对照
-
以护士为主体的镇静管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探讨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镇静管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及镇静治疗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以医师为主体的镇静模式;试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体的镇静管理模式。将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转出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
-
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犬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建立犬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评价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犬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比格犬30只,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6):正常对照组(C),机械通气(MV)组和不同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ex1~3组)。C组行气管插管术自主呼吸,MV组呼吸机机械通气4h,吸入氧浓度50%、通气频率15次/min、潮气量20mL/kg、PEEP
-
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密闭式浅层吸痰效果观察
来源:护理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密闭式浅层吸痰在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管结合浅层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气道压及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日吸痰次数、吸痰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吸痰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气道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血氧饱
-
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用于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96例进行治疗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单纯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6-11-30
机械通气是借助人工装置——呼吸机的力量,产生或辅助呼吸动作,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和方法[1]。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2]。作为一种高风险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如果护理或操作不当,极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等多种并发症,不仅造成患者脱
-
每日唤醒对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患者谵妄干预作用的研究
来源:护士进修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索每日唤醒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和镇痛、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在谵妄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镇痛、镇静药物持续输注;观察组实施每日唤醒。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药物应用均遵循剂量最小化原则,即在保证患者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并在观察组患者唤醒期间对两组患者同
-
PiCC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交通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 CC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ARDS并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40例,均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经股动脉放置Pi CCO动脉导管,参考Pi CCO指标的动态变化指导液体管理、血管活性药应用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参考中心静脉压(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