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剂量吗啡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对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且需行机械通气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后,以0.05~0.15 mg/(kg·h)维持;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后,以0.03~0.06μg/(kg·h)维持;观察组患儿静脉给予吗啡
-
健脾温中方对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血清蛋白及机体营养的影响研究
来源:河北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健脾温中方对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血清蛋白及机体营养的影响。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联合中药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治疗,联合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温中汤,2组均值疗10 d。以,观察2组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总蛋白(TP)]、人体测量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大腿周经]
-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效果。
-
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并发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来源:全科护理 发布日期:2016-11-3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称渐冻人症,是运动神经元病最多见的类型,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发病年龄多在30岁~60岁,多数45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常见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蚓状肌为明显,双手可成鹰爪
-
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的护理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研究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职护理。结果观察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R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序贯通气关键期给
-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无明显好转,及早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 h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变化,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Tei指数等,制定相应急救措施。结果 5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疗效
来源:当代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8.33%)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时机探讨
来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5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7例,发病即采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8例,发病后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如治疗1小时患者症状未见改善,即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即刻动脉血氧分压(PaO_2)、呼吸频率(RR)、心率
-
浅层吸痰法在成人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浅层吸痰法在成人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浅层组44例,深层组45例。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痰鸣音、日吸痰次数、生命体征、有无气道黏膜损伤、3 d后的昏迷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吸痰方法吸痰效果相同,对昏迷程度影响无差异,浅层吸痰法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小,日吸痰次数也明显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