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约束带在重症医学科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当代护士(上旬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总结了约束带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对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64例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约束带的使用情况、不良事件及经验进行总结,其中63例患者在约束带的帮助下,成功脱掉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转普通病房治疗;1例患者病情重,救治无效死亡。认为约束带在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救治中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 腹腔高压伴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分析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综合分析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为腹腔高压伴ARDS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护理前后中心静脉压、PaCO_2、SaO_
  • 每日唤醒计划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的实施与护理

    来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每日唤醒计划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过程中的实施和护理。方法: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69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清醒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3组:间断镇静组23例、持续镇静组23例和每日唤醒组23例,3组均给予咪唑安定镇静治疗,比较3组镇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镇静药物用量、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结果:每日唤醒组镇静时间、
  • PSV和ASV在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呼吸负荷的影响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PSV(压力支持通气)和ASV(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慢阻肺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及对呼吸负荷的影响。方法选择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PSV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ASV通气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PH值、PaO_2、PaCO_2及撤机时间。结果实验组的PH值、PaO_2、PaCO_2及撤机时间与对照组相较,P>0.05。结论PSV和ASV在慢阻肺机械通气中对呼吸功能影响均较小,且具有较好的应
  • 住院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研究住院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调查期间该医院共有382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操作,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3%;感染病例中有35例为肺部感染,14例为血液相关感染,感染率分别为9.16%和3.67%。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构成新生
  • 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改良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改良组患者采用冲吸式口护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牙菌斑去除率、口腔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改良组患者的口腔并发症、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牙
  • 成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发气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成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并发气管狭窄的相关因素,为开展气管狭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ICU等科室收治并应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将诊断出的气管狭窄纳入病例组,未并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气管狭窄发生率9.46%,管内型25.00%、管壁型38.64%、管外型4.55%、混合型2.95%、完全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对新生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NICU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A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通气30min、60min后的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
  • IABP联合机械通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机械通气(MV)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治疗的43例AMI合并CS患者行IABP联合MV治疗的临床和护理资料,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结局、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呼吸相关指标等。结果:43例患者中有26例抢救成功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明显改善,且纠正了酸中毒状态,患者的心
  •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病理结构的影响

    来源:广东医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常频机械通气(CMV)、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急性肺损伤新生猪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病理结构的影响。方法出生1~3 d健康新生猪18只,用9 g/L盐水(38℃,0.035 L/kg)灌洗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6只,模型制备成功后不予机械通气,直接处死)、CMV组(6只,给予CMV)、HFOV组(6只,给予HFOV),行机械通气48 h后处死动物,取右下肺尖进
首页  上一页  ...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