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
来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针对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机械通气第4 d以及第7 d两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情况进行观察及比较。结果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产生应用早期综合干预的方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
各种镇静药物组合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分析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镇静药物组合对ICU病房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效果,旨在找到效果最好的镇静药物组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ICU患者分为BF、BM、MF和MM四组,在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分别对其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联合吗啡、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以及咪达唑仑联合吗啡镇静药物,观察各组的镇静效果,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和药物对各组患者产生的副作用。结果 M
-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无创机械通气时间选择及临床比较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机械通气时间选择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参照组34例。参照组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已经有口鼻分泌物溢出,研究组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只有咽部溢出了分泌物,对两组患儿的体征、临床症状、氧合指数、血糖、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进行对比
-
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来源:川北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4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n=43)使用MR410型湿化管道系统,B组(n=47)使用MR730型湿化管道系统,C组(n=50)采用MR 850型一次性双加热式、自动加水加湿湿化管道系统。观察3组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通气时间及管道护理情况。结果:C组湿化效果适中比例最高,其次为B组,A组最低,3
-
集束化干预措施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广东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21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集束化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集束化组在此基础上执行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集束化组VAP发生率和气管切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6例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前机械通气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也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特别是对于心胸外科术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更高。故对于心胸外科手术后出现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不断进展和普及,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已经成为一个治疗重度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同时联合传统的密闭式吸痰法可提高疗效。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纯密闭式吸痰法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9例,给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观察效果。结果:4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4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1例经治愈后出院。结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疗效研究
来源:中国药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咪达唑仑组),各15例。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均维持在3~4分,记录两组患者镇静满意度、达到目标镇静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芬太尼用量,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T_0)、用药后1 h(T_1)
-
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来源:当代护士(中旬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创伤、感染、休克、误吸等引起的肺实质细胞损伤,以进行性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顺应性下降,肺广泛严重渗出,肺水肿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40%~70%[2]。本科于1月20日收治1例该病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护理,该患者3月10日康复出院。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主诉:感冒、发烧、咳嗽8d从当地医院1
-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牛角型”一步扩张器经皮气管切开的护理配合
来源:当代护士(上旬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经皮牛角型扩张器一步法气管切开术已得到一定的临床应用。总结了21例采用"牛角型"一步扩张器经皮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认为在采用"牛角型"一步扩张器经皮气管切开的护理中,应做到术前加强镇痛镇静;术中维持患者体位稳定,按需迅速进行有效吸痰,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做好切口护理和并发症观察,是该手术的护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