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采盐船初级泵、增压泵机械密封国产化改造

    来源:盐科学与化工 发布日期:2020-08-15

    初级泵、增压泵是钾肥生产装置的进口关键设备,属于生产系统的前端设备,但其机械密封长期存在动静环易磨损、密封失效、价格昂贵、检修成本高、供货周期长的问题。通过对易损坏的动静环和部分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选型,国产化改造后的机械密封运行平稳,效果良好。
  • 循环水泵机械密封轴的车削加工

    来源: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发布日期:2020-08-15

    我公司循环水泵机械密封轴以前都是外购,因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外购备件迟迟不能到货,高成本备件以往都是采用零库存模式。现急需循环水泵机械密封轴更换,整个检修、定修、更换额定时间为16小时。一旦不能在额定时间内完成,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瘫痪的连锁反应,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开始紧急加工循环水泵机械密封轴,额定加工时间为
  •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系统管道与炉体间机械密封改造

    来源:石油化工设备 发布日期:2020-07-25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系统管道与炉体间原设计密封形式为贯穿式焊接的波纹管膨胀节密封,余热锅炉运行5 a后先后出现波纹管膨胀节腐蚀开裂、穿孔等密封失效现象。分析了波纹管膨胀节密封失效机理,装置大检修期间更换了不同规格的80处波纹管膨胀节,并新增了35套新型机械密封填料函。新型机械密封填料函采用分体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和补偿效果,便于制造、安装,维护成本低,操作难度小,投用
  • 乙烯产品泵/乙烯外送泵机械密封改造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20-07-21

    针对多级立式筒袋泵机械密封泄露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乙烯装置乙烯产品泵与乙烯外送泵一年时间里机械密封频繁失效,工艺与维修团队相配合,对机械密封解体研究失效机理,分析根本原因并做出相应改造,极大提升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 反向瑞利台阶构型液膜空化性能与机械密封空化抽吸效应评价

    来源:化工学报 发布日期:2020-07-17

    针对瑞利台阶构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基于JFO空化边界条件求解Reynolds方程,建立了流体动压润滑数值模型。对比了正向和反向瑞利台阶构型的液膜压力与密度比分布,评价了反向瑞利台阶构型在不同操作工况与结构参数下的液膜空化性能。阐释了反向瑞利台阶机械密封液膜空化抽吸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其密封性能,评价了液膜空化抽吸效应水平。结果表明,结合操作工况在合理的结构设计下,反向瑞利台阶主槽区域可产生充分的液膜空化
  • 高速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0-07-15

    在石油化工装置生产的过程中,高速泵是生产装置中的关键动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液氮、丙烯、甲烷以及液化气等工业介质的管道输送。高速泵主要由电机、增速箱和泵等三要素组成。由于高速泵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良特点,在石油化工行业范围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高速泵在长期生产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高速泵机械密封泄漏是最主要的问题,这是严重阻碍高速泵在石化领域深入应用的重要因素。本文
  • 碳酸钠溶液泵机械密封的改进与设计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发布日期:2020-07-15

    该文通过用户提供的需求,根据泵腔重新设计一款新式机械密封,并对其进行改进,使其符合现场使用要求。达到预期效果,目前现场使用情况满意。
  • 一回路主循环钠泵机械密封热流耦合分析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发布日期:2020-07-15

    为了设计、优化钠泵机械密封性能,以满足各种工况需求,首先回顾了钠泵机械密封的应用环境及工况条件。提出对钠泵机械密封摩擦副开展流固热耦合分析,以便预测钠泵机械密封在运转过程中的性能表现,指导钠泵机械密封设计和结构优化。然后,开展了基于共轭传热的内循环流场和温度场分析,对钠泵的冷却系统提供了参考。温度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方案设计能满足密封长期运行过程中总体热量输入输出达到平衡,能够满足温度控制要求。同时
  • 高速离心泵用新型磁力机械密封设计及其力学性能计算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0-07-15

    机械密封是动力机械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零件,在本单位的高速离心泵系列产品中,介质密封100%采用机械密封的形式,机械密封故障中很大一部分故障是由于机械压紧机构引起的,为此本文采用永磁体材料替换弹簧压紧结构。首先根据使用条件得出磁力机械密封的设计要求,然后对永磁体的材质和尺寸进行了选型计算,最后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了永磁体的承载特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间隙为2.1mm时,永磁体间的力学性能
  • 机械密封端面混合摩擦热计算分形模型

    来源:液压与气动 发布日期:2020-07-14

    为研究和掌握混合摩擦状态下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热的变化规律,基于端面接触分形模型和平均膜厚分形模型,建立了机械密封端面混合摩擦热计算模型,并通过计算分析了端面混合摩擦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大,总摩擦热和液膜黏性剪切摩擦热比增大,微凸体接触摩擦热比减小;随着密封介质压力或弹簧比压的增大,总摩擦热近似呈线性增大,黏性剪切摩擦热比减小,接触摩擦热比增大;随着端面分形维数的增大和特征尺度系数的减
首页  上一页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