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化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与启示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30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成熟的制度模式,有助于提高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文章从选拔方式、培养过程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对比总结了中美两国化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异同,具体分析了招生计划、招生类型、报名条件、录取流程、生源、课程设置、培养环节、资助方式及主要就业方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完善选拔方式、注重核心基础课程、健全资格考试机制、重视助教培养师资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
-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30
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铸魂,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在此过程中,专业建设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示范团队,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着力培养“三创型”化工人才。这种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
川渝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来源: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发布日期:2023-04-28
川渝天然气化工以生产甲醇、合成氨、尿素等基础化学品为主,为了推进川渝天然气化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内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并结合政策导向、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加快天然气产能建设步伐,整体资源供应量有所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国家、地方政策支持,区域内天然气消费趋势显著提升,为川渝天然气化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2
-
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3-04-23
化工作为现代工业体系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其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因此现代自动化控制会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文章阐述了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分析了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及优化的必要性。对仪表监控、故障诊断、紧急停车等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方式、优点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紧急停车技术系统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方式和优化思路,希望能为相关生产企业及从业者提供参考。
-
基于化工类人才紧缺的思考与探析
来源:安徽化工 发布日期:2023-04-15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化工类毕业生不找对口工作、化工类企业找不到满意员工的现象,同时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招生人数也在下滑。通过采访学生、走访企业、查看对口就业率数据、查阅相关人才流失案例研究报告等方式,结合作者在教育行业的经验,得出导致化工类人才紧缺的几点思考与分析:一是社会大环境对化学化工的误解;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存在问题;三是教师队伍的培养不够紧跟行业发展;四是课程思政教育及化工人
-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分析
来源:现代盐化工 发布日期:2023-04-15
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化学工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产生了重要的经济驱动力。由于其生产工作的特殊性,相关人员必须有效协调环境保护与化工安全生产。基于此,主要介绍了化工生产与环保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化工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
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3-04-15
针对化工专业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深挖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施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前沿信息补充、案例研究、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教学反馈机制,实现化工环境保护与安全技术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
浅析化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技术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3-04-10
化工设备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机械维修、机械保养、设备采购管理等,现代化视角下的化工设备管理,需要从细节角度出发,采取全面而合理的措施,做好机械维修管理。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工业生产中化工设备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化工业的进步。本文围绕化工设备管理视角展开分析,讨论化工机械的维修内容,在重视维修技术的同时,就维修保养展开简单地分析,并且针对管理提出建议。
-
大型煤化工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应用
来源:氮肥与合成气 发布日期:2023-04-06
通过在化工生产中采取设备优化改造、工艺操作及工艺流程优化升级等一系列节能改造措施,挖掘装置潜能,达到降本提效、节能降耗的目的。
-
双重预防机制在化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自动化应用 发布日期:2023-03-25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加强化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在此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全面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并以高效化的应急救援体系防范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强有力保障化工安全生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长远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