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7-11-12]
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必经之路,智能制造将贯穿整个过程:全球制造业转移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综合利润优化的过程,在第四次制造业转移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低端产业外流和制造业回归欧美两方面的压力,我国要想留住有价值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是必经之路。而智能制造是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将贯穿整个产业升级过程。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7-11-12]
1.2017 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总体业绩有显著改善,营收同比增幅达29.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达69.44%,除公路养护和轨道交通受行业低迷影响外,其他行业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工程机械、煤化工等周期行业表现最为亮眼,油服设备和船舶海工扭亏为盈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7-11-12]
基本框架:从比较长的时间尺度看,机械设备行业的投资机会在于寻找业绩能力突出的优秀企业。从产业角度来看,处于发展初期和中期的产业是充满希望的,我们特别关注具有丰富内涵的两个方向,一是广义自动化和智能装备,二是具有服务和消费属性的方向。在相对成熟的产业,经历锤炼的优秀企业,依靠市场份额扩张获得持续发展,而全球化的拓展整合能力是“二次腾飞”的关键因素。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7-11-12]
从样本整体收入来看,2017Q3 实现收入2192 亿元,相比2016Q3 的1990 亿元同比上升10.21%,收入同比增速自2016Q3 由负转正并持续扩大。其中传统板块收入占比由2013Q3 的93.2%下降至2017Q3 的81.2%,新兴板块营收占比从2013Q3 的6.83%上升至2017Q3 的18.83%。2017Q3 新兴板块收入增速持续扩大至34.28%,与此同时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传统板块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7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7-11-12]
环保行业目前受业绩增长+政策刺激双轮驱动,板块景气度提升,有望在四季度保持活跃。临近年底的估值切换季节,高增长低估值的公司和前期涨幅不大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与布局。政策方面近期也是利好不断。环保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 年)》,将“水十条”水质目标分解到各流域,明确了各流域污染防治重点方向和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重点,第一次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建议关注水领域投资机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7-11-12]
截至2017 年10 月31 日,三季报已全部披露。据我们对89 家环保上市公司的统计,2017 年前三季度份营业收入增加为1677.38 亿元,同比增长26.59%,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为196.70 亿元,同比增长16.40%。利润总额增长为252.11 亿元,同比增加21.6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在中信分类的29 个行业中居涨幅前的第14 位;每股收益0.28 元,居29 个行业的第19 位。环保行业销售毛利率和总资产净利率基本保持平稳。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17-11-12]
板块前三季度表现不佳,估值已调整至较低位置。年初至今中信环保板块上涨4.87%,在29 个板块中排名第13 位,远低于沪深300板块涨幅,亦低于全部A 股8.88%的平均涨幅。目前板块整体动态PE(TTM)已降至2013 年以来的低位,碧水源、东江环保、龙净环保等龙头企业动态市盈率在30 倍以下,10 只个股2017 年预计市盈率在25 倍以下,14 只个股2018 年预计市盈率在20 倍以下,基金对行业的配置亦处于2013 年以来的最低位,从历史数据看,机构在四季度具备加配环保行业的意愿,板块凸显投资价值。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17-11-12]
环保:①环保部正积极筹备召开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1973 年至2013 年,国务院先后召开7 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每隔5 年到8 年召开一次,时间不固定。最近一次环保大会召开可追溯至2011 年12 月。我们预计第八次全国环境环保大会有望于年内召开,此次环保大会在级别、规模、影响上均有望超过往届。随着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的召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将再上新台阶,环保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爆发。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17-11-12]
10 月23 日,十九大第六场记者招待会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介绍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重点肯定了环保督察成果,强调环保督察和大气防治的长效化,并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及土壤污染防治等问题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7-11-12]
提升准点率成为民航局工作最高优先级,严控机场时刻释放。根据2017年9 月民航局发布的《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规定,2017 年冬航季,21 个航班时刻主协调机场维持机场容量标准不变,但准点率持续较低的机场要调减航班总量;严控一线城市新增航线;调增机场容量必须达到准点率和安全运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