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2022-02-19]
2021年精装修市场热水器配套项目个数1460个,同比下降3.8%;配套规模为117.3万套,同比下降8.9%。
[房地产业] [2022-02-19]
2021年精装修市场坐便器配套项目个数3481个,同比下降6.6%,配套规模为285.4万套,同比下降11.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2-19]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和互联网之间的桥梁,它既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通过模式创新丰富和 重塑了生产关系,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国争相投入的共同选择,大力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 平台化、智能化转型则是核心所在,通过高质量、突破性的技术革命降低人工依赖,以充分发挥人的价值, 减少无效劳动,推进各国工业社会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2-19]
半导体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半导体材料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大致分为半导体制造材料与半导体封装材料,其中又可以 细分为基体材料、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 • 基体材料主要是用来制造硅晶圆半导体或者化合物半导体; • 制造材料是将硅晶圆或者化合物半导体加工成芯片所需的各类材料,主要包括光刻胶、光掩 膜、电子气体、抛光材料、湿法化学品与溅射靶材等; • 封装材料是将制得的芯片封装、切割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主要包含芯片粘结材料、陶瓷封 装材料、键合丝、引线框架、封装基板、切割材料等。 本报告重点研究半导体基体材料。
[汽车制造业] [2022-02-1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波动的“黑天鹅”事件, 对全球经济及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震荡。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在危机 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数字经济新业态已经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强势复 苏的重要抓手。而在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仍陷低迷的情况下,如何切实利用数字 经济新业态带动汽车消费、助力销量增长,成为2020年汽车行业数字营销需要 解决的重要课题,数字营销俨然成为当前汽车市场的关键胜负手。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19]
2021 年钴市变幻无常,钴市场迎来了3 年以来少有的高光时刻,新能源锂电市场得益于“碳中和”政 策的推进,其上游钴原料市场关注度增加、产业发展加速。伴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终端重启,一季度欧美 陆续出台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全球产业链的企业获得 “大丰收”。此外,非洲疫情不确定性以及地方安全形势变幻莫测,市场参与者对钴原料生产、运输的稳 定性以及时效性抱有疑虑,这也对钴原料供应以及价格走势施加了较强影响。上半年金属钴均价在345500 元/吨,在2 月底高点达到412500 元/吨。三季度,海外金属钴需求受夏休影响显疲态,国内终端金属冶炼 需求疲软,国内外钴价开始回落,预计随着四季度国内外需求共振,钴价或企稳回升。2021 年新能源行业 发展如火如荼,市场价格、毛利率均创近年历史新高,下游钴酸锂、三元材料产量持续增长,价格随原料 跌宕起伏,产业链联动性空前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2-02-19]
2021 年大宗商品“虚火”变化莫测,新能源市场同样波澜起伏。新能源汽车发展逐渐驶入深水区,动力 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十四五规划及双碳规划的远期目标,推动新能源风电行业的发展等等,均为中国锂 电负极市场注入新的动能。上半年负极材料价格持稳上扬,均价在4-5 万元/吨,4、7、9 月价格提振上调 5-10%。四季度负极材料厂商持续扩产,订单爆满排至明年,负极材料市场仍维持现价运行。2021 年“双控” 背景下,石墨化加工受限电影响加工费用上涨,负极材料各工序成本增加40%以上,龙头企业牵头布局一体 化,下游锂电池赋能,新能源黄金赛道超预期景气,产业链联动性空前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2-02-19]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产销量屡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拉动国内车市销量 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需求传导至上游正极材料端,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需求旺盛,新增产能纷纷加 快布局;三元材料市场随着新增高镍产能爬坡释放,高镍化发展速度加快;预计2022 年8 系三元材料产 量增速明显。磷酸铁锂由于成本优势,受到市场“青睐”,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2021 年7 月首超三元 材料电池,预计2022 年磷酸铁锂电池用量进一步提升。钴酸锂的应用市场相对稳定,增量比较明显的地 方仍旧体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方面,预计2022 年钴酸锂的增量需求加大。在电动自行车的锂电化进 程加快布局下,锰酸锂在中低端的小动力以及小数码产品应用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预计2022 年对锰酸 锂需求仍稳中增加。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19]
2021 年新能源市场再创辉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扶摇直上,国内乃至国际大型车企与电池厂纷纷加码 布局,锂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浪潮的“主角”,需求旺盛支撑之下,基础锂盐供不应求,叠加锂矿资源“多 妖”震市,推涨锂价,上下游联动性作用效果显著。2021 年锂盐新建项目将于2022 年逐步放量,冶炼厂需 求将快速提升,然而锂精矿新增产能释放周期较长,锂精矿供应紧张将延续,预计2022 年锂盐现货市场供 应维持偏紧状态;2022 年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新增产能纷纷加快布局,钴酸锂在3C 数码方面有明显增量, 此外随着电动自行车的锂电化布局进程加速的情况下,锰酸锂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下游需求预期向好。 在多方利好加持之下,锂也必然会抓紧任何可以助涨的机遇,将主导力量发挥到极致。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2-19]
在“30 碳达峰60 碳中和”的背景下,氢能作为能源革命中的重要角色,2021 年迎来了产业化拐点, 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携手进军氢能,以制氢、储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突破方向,氢能源产业蓄势待发。 制氢方面,目前国内制氢工艺仍以“灰氢”和“蓝氢”为主,“绿氢”将作为长期目标发展,2021 年已经 有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布局“绿氢”。目前氢气仍主要应用于化工原料方面,在新能源领域未激起水花,氢 气价格除小范围小幅波动外,整体基本呈平稳态势。储氢方面, 2021 年安全政策和检验标准正逐步完善, 检验内容及方法基本进入编写阶段。燃料电池方面,燃料电池整车应用是“双碳”目标下,最为重要的应 用之一,燃料电池城市群正式公布,2021 年,全国加氢站累计建成212 座,实际运营126 座,伴随加氢站 全国布局扩建,氢燃料电池整车应用场景逐步丰富,目前燃料电池公交车、燃料电池重卡、燃料电池轻卡、 燃料电池叉车、燃料电池物流车等纷纷在各地区投运。综上,2021 年氢能源产业链商业化有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