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医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4]
本文对2019年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1037家医药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物流运营水平及物流信息化等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指出当前医药物流呈现相关法规政策陆续出台和健全,全国及区域医药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医药物流骨干网络布局,新模式、新需求牵引医药物流服务创新转型,医药物流向智慧、智能、标准化物流迈进,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等行业发展特点;并指出传统医药商业公司存在全渠道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跨省多仓运营协同难、医药供应链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
[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医药制造业] [2022-03-24]
从药品流通行业大环境来讲,近几年医改政策迭出,传统的药品流通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医药供应链的扁平化运作势在必行。本文对涉药物流企业分类分级评估标准的作用、主要内容、推进过程、阶段性成果等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医药行业相关标准化工作提出建议。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3-24]
2021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在12月份供需两端企稳回升中收关。纵观全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投资结构优化,主要用钢行业增速逐步放缓,钢材需求稳中略降。钢铁行业按需释放产能,实现了钢材供需动态平衡、钢产量同比下降。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钢材价格均创历史新高的条件下,深入挖潜降本、提质增效,经济效益亦达历史最好水平。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3-24]
2021年,钢铁行业在有效保障下游行业钢材需求的前提下,整体运行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特别是在粗钢限产、进出口税收调整等政策调控下,全年钢铁市场供需总体保持平衡。从下游需求来看,前高后低特点明显,特别是下半年下游需求与粗钢产量呈现双双回落局面,形成良好动态适配格局。上半年受房地产和出口市场拉动,下游需求大幅增长,下半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快速下行,出口增速下降,钢材下游总体需求随之下降,其中建筑业降幅大于制造业。分行业来看,建筑业超预期下行,其中房地产行业投资和销售面积增速逐月下降,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连续减少,降幅扩大;基建行业投资增速下降,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专项债发放规模和进度均低于2020年同期。制造业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增速持续下降,特别是下半年出口拉动作用呈现减弱趋势,其中机械行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各子行业有升有降;汽车产量同比小幅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量增长,商用车产量下降;船舶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三大指标均同比增长,其中新承接订单量大幅增长;家电行业实现小幅增长,外销好于内需;集装箱产量呈现大幅增长局面。总体来看,2021年下游用钢行业钢材需求下降约5%。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3-24]
基本面上,高铜价抑制铜的消费,目前只有锂电池铜箔需求和机电产品漆包线需求出现较好的增长,而传统的电力电缆、铜管和铜板带消费偏弱。宏观层面上,国内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但是大规模刺激性政策推出会很谨慎,政策重心大概率侧重于强化保供,降低原材料成本对微观企业冲击,预计铜价5月之后会彻底拐头向下。
[化学纤维制造业] [2022-03-24]
当前,PTA加工费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原油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短期难以回落,PTA价值被低估。因此,即使终端消费不畅,PTA价格也将易涨难跌。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 [2022-03-23]
本文通过对2019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概述、主要特点的分析,揭示出药品零售行业适应形势变化不断进行变革、调整、发展的轨迹。未来,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药品零售行业格局将会加速重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优势凸显,借助大数据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服务模式,预防保健、治未病等健康服务将成为零售药店的重要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模式和提质增效的管理手段等将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2-03-23]
随着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慧化信息技术赋能药品流通势在必行。分会课题组通过企业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未来需求,了解企业在信息化系统规划与应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应用、药品追溯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规划并加以分析,希望能为企业决策者、信息化建设参与者提供有效参考,参照对标企业的应用情况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策略做出修正和优化;同时,也可为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优化、技术和专项资金支持提供参考。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22]
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以来,大连、天津、青岛、宁波、舟山、厦门、广州七城也相继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各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了针对海洋经济建设、科教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影响力增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一系列发展措施,但由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中国仍处于建设探索、起步阶段,各省在海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水平、资源承载力、文化重视程度、管理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各城市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过程中要逐一解决的。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2-03-22]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沿海地区遭受的海洋灾害风险逐渐增加,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但近两年海洋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呈下降趋势。本报告以时间为轴线,简要梳理了2019~2020年海洋灾害及其社会应对的基本情况,从不同应灾主体阐述了海洋灾害的社会应对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完善防范海洋灾害的法律体系、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和加强基层社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