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1-11-03]
打造稳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对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银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因此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股权集中程度稳中趋降,民营、异地和金融机构第一大股东明显增多,股东身份不透明、出资不实等乱象增多,关联交易、股权质押规模不断上升等特征。本文研究发现,不同股权结构的银行,其经营绩效会呈现出明显差异:股权结构适度集中的银行绩效较好;国有和外资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较为稳健;非金融企业股东控股的银行经营业绩表现不佳。针对我国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明确功能定位,引导银行理性健康发展;借鉴国际经验,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治理银行股权乱象;积极应对经济周期冲击,修复银行资产负债表;培育优质股东,打造银行股东的企业家精神。
[金融业] [2021-11-0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随之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在涉税信息方面逐渐得到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征管信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税务局不断推行强大的税务功能的同时,公权与私权涉税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矛盾,导致纳税人的权利缺乏一定的保护。因此,寻求相关的保护途径,界定涉税信息共享就显得十分必要。应厘清涉税信息及保护纳税人权益,建立合法、关联、合理一体的涉税信息标准。
[卫生和社会工作] [2021-11-02]
作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成为时代议题。文章从多主体协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9个细化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尝试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发展水平进行衡量与分类。结果表明:(1)基于微观视角,各省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普遍,乡村应急管理能力未能实现协同发展,某一维度的短板引发“木桶效应”,进而限制整体水平的提升。(2)从宏观视角而言,当前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在空间维度上暂时呈现出东南部最优、中部次之、西北部落后的由高至低的梯度递减规律,且集聚化特征明显。(3)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联系,“胡焕庸线”两侧的地区存在较强的差异性,欠发达地区的风险应对能力普遍较为落后。
[金融业] [2021-11-02]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教育] [2021-11-01]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正在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数量庞大的高等教育需求人群和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强大再分配机制是其他国家难以具备的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合理评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并准确预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度,科学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均衡度、辨识度以及对高等教育顾客差异性需求的满足度,恰如其分地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尺度和限度,避免发展不足错失高等教育发展良机并阻碍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引领和促进作用的发挥,避免发展过度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甚至浪费,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和效益,推进优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和个体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10-26]
到发线有效长度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关系到车站的设计规模和工程投资。针对公交化运营城际铁路的需求特点,研究采用CTCS-2列控系统条件下的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分析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计算原理和影响因素,在保障行车安全、设计规范允许的前提下,优化各项计算参数,提出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为380m,360m,315m等3种不同使用功能的方案,从运营组织、控车影响等方面分析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推荐城际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优化至360m的方案并分析了优化效果。
[金融业] [2021-10-26]
数字平台垄断问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挑战,需对垄断现象和反垄断规制进行再认识。数字平台垄断隐含诸多风险行为,包括涉及公民隐私的个人风险行为、涉及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金融风险行为以及涉及企业暴利的社会风险行为。本文试图揭示导致数字化垄断遵循的新经济学规律与现象,尝试对三类风险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探讨风险行为的缘起、特征和经济学规律,提出解决相关风险的实践思路。对数字税收视角下的全球数字经济垄断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关注数字税对我国数字平台产业国际地位的影响,鼓励积极参与并主导包括数字税在内的全球税制改革以及全球反垄断规则的制定。
[金融业] [2021-10-25]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与人口结构的变动和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水平低,高储蓄和人口老龄化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养老保险通过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今随着老年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成度继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2004年-2018年的31个省的城镇居民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有负向的影响,并且人口老龄化弱化了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正向作用。
[房地产业] [2021-10-25]
从全国范围看,人口城镇化率和人口在省际间流动比率的提高均会促进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具体来看,人口在省际间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要大于人口城镇化率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人口城镇化率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经济最发达的第一类区域并不显著,对第二类和第三类区域的商品住宅价格影响显著,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第二类区域;人口在省际间的流动对第一、二类区域的商品住宅价格都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类区域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为避免经济发达地区住房价格过高,并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住房空置率过高的问题,需要坚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制定分区域差别化的购房政策,实现人口流动和住房市场发展二者的良性互动,最终将住房主体回归于人。
[教育] [2021-10-25]
高职院校办学评价是规划和引导高职院校办学活动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经历了模仿普通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以标准制定与示范引领的探索阶段、重视内外部共评价的协同阶段、凸显职教产教融合类型特色的深化阶段,并且在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四个方面逐渐呈现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当下我国对高职院校办学评价仍存在工具性评价较多、多元参与机制不完善、过程性评价不足、评价数据交叉重叠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未来高职院校评价需要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政策导向、回应民生发展需求出发,进一步从认识上破除“五唯”顽疾、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及做好双高院校示范引领作用三个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