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1-25]
关注下游客户需求及潜在的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看好制造龙头稳健经营:2024年随着运动鞋服龙头耐克、阿迪达斯等下游品牌逐步补库,中游制造业订单显著改善,工厂 产能利用率爬坡下员工人效提升,短期内受潜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板块估值或承压,具备规模化优势的头部制造企业确定性更强,建议重点关注海外产能占比较高的申 洲国际、九兴控股集团等企业,看好2025年利润率修复及品牌客户边际改善。 • 渠道库存恢复正常,电动工具行业需求端修复叠加产品成本端下行有望驱动制造端利润率修复:电动工具行业应用场景丰富,消费需求稳固,无绳化工具在易用性、便利 性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创科实业作为行业龙头,发展优于同业,看好公司专业级、OPE及DIY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汽车制造业] [2025-01-25]
德国是成熟的汽车市场,拥有发达的汽车产业。2023年德国每千人乘用车拥有量为580辆(同期 中国为209辆)。德国乘用车市场中,本土品牌销量占比约六七成。2009年受益于新车补贴措施, 德国乘用车销量达到1993年以来的峰值381万辆。2011年德国乘用车国内产量达到峰值587万辆, 超70%用于出口。按用途分,德国乘用车的商用比例将近70%。
[汽车制造业] [2025-01-25]
2024 年行业销量在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稳中向上,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2025 年政策有望 延续,总量稳中向上。产业链共振,智能化进入加速拐点。推荐:1)电动智能领先的车企: 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等;2)智能化全球化、新质生 产力方向的零部件:电连技术、拓普集团、新股份、星宇股份、伯特利等;3)高分红低估 值的商用车: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
[金融业] [2025-01-25]
2024 年经济增长呈现 V 型特征,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带动经济动能企稳 回升,全年实现 5%的实际 GDP 增长,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12 月份 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生产扩张较强,消费略有走弱, 投资仍有韧性:
[金融业] [2025-01-25]
1/7-1/13,债市利率“V”型反弹。主因在于“强监管”预期升温,叠加央 行稳汇率诉求之下,市场预期后续货币宽松的不确定性或将增加,以及此前机构 极致提前交易货币宽松制约了利率的进一步下行,这当中,资金价格偏贵、央行 阶段性暂停购债、货币宽松预期有所修正等因素对短端形成压制,回调幅度更大, 曲线熊平。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5-01-23]
细分品类来看,包装水行业竞争加剧,整体行业趋势呈现K型分化,大包装与高端水依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包装水整体利润率向饮料均值回归;即饮茶行业竞争加剧,无糖茶头部企业在自身强品牌、强渠道优势下,通过低价+大包装策略带动行业集中度稳定向上;能量饮料行业在社会内卷程度加剧下实现快速增长;电解质饮料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带动下,随着消费场景逐渐裂变,呈现高速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1-23]
2023年国内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例为10.2%,这一比例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但为什么在医疗机构实际运行中,并没有感受到商保的支付增量?在商保的占比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未来国内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少? 收入结构的原因:从收入结构来看,疾病险仍为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大头(23年为46%),医疗险近年来占比有所提升(23年为42%),但以医 保范围内的补充型险种为主(占医疗险保费收入78%),能够覆盖医保目录外的险种保费仅有820亿元。支出结构的原因:2023年国内商业健康险的赔付率仅有48%,显著低于海外发达国家70-85%赔付率水平,核心原因为疾病险赔付率仅有21%。医 疗险赔付率虽有75%,但覆盖医保目录外费用的主力险种百万医疗险赔付率仅有20-30%。
[汽车制造业] [2025-01-22]
[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5-01-22]
客车这轮大周期驱动因素是什么?一句话总结:客车代表中国汽车制造业将成为【技术 输出】的世界龙头。这不是梦想而是会真真切切反应到报表层面。海外市场业绩贡献对 客车行业在3-5年会至少再造一个中国市场。背后支撑因素: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5-01-22]
一、全球核电产业:AI催生核电需求,需求、政策驱动行业重启 1、需求端:核电有望受益于AI催生的能源需求,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公司纷纷押注核能;2、政策端:政策转向积极有序,核 电项目核准常态化、批量化,预计2023-2035年核电装机CAGR约8.4%,到2035年核电占比提升至10%; 二、国内核电核准提速,2023-2035年新增核电设备CAGR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