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18-12-11]
随着新医保局的成立,医药行业治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医保局整合原人社部(医保目录调整)、卫计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发改委(医药定价)、民政部(医疗救助)等职能,集合了定价、采购和支付的职能,将更加高效协同地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医保谈判、医保控费改革等,利好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未来,医保将在医药行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衡患者与企业的关系,平衡药品器械数量、质量、价格等关系,也将体现政府的统筹能力和治理艺术。
[医药制造业] [2018-12-11]
各项医改政策持续推进。2018 年,随着监管体制机制的重新梳理完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各项政策及实施细则密集出台。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主导的药品谈判、带量采购政策,落地时间块、降价幅度大,医保控费预计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金融业] [2018-12-11]
外围市场经济数据走弱,加息预期减弱;同时国内杠杆周期处于短周期末端。周期错位将暂时拟合。
[医药制造业] [2018-12-11]
2018年下半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仍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在医保端实现费用合理支出,医疗端综合推进医药分开与分级诊疗,医药端支持创新、限制或禁止不确定性品种。
[金融业] [2018-12-11]
重视TLAC 资本压力下四大行维持较快利润增速的必要性,以此为锚确定全行业业绩增速中枢。TLAC 要求2025 年1 月1 日起,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最低TLAC 要求占风险加权资产比重分别为20%/19.5%/19.5%/20%。尽管距离四大行达标TLAC 还剩6 年的时间,但截至3Q18,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81%、16.23%、14.99%和14.16%,较距离监管目标尚有相当距离。
[金融业] [2018-12-11]
2018 年度银行业回顾——虎头蛇尾。2018 年银行股经历了“N”字形行情:1 月份逼空行情,2-6 月份一泻千里行情,7 月份以后至年底的弱修复行情。银行业2018 年下跌10%,但相对收益位居各行业之首。2018 年股市整体下跌25%,各行业均大幅下跌,跌幅最小的是银行业(-10%)。行业PB 整体呈下行趋势,目前已回落至历史最低点。银行指数PB 估值自2005 年以来估值从2.5 倍回落至1倍以内,整体呈下行趋势;历史上每次PB 估值跌破1 倍均有机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8-12-11]
2018 年年初至今(11 月30 日)申万休闲服务行业下跌10.66%,跑赢上证综指11.08pct,跑赢沪深300 指数10.63pct,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二位。涨幅排名居前主要由于权重股的亮眼表现,中国国旅年初至今涨幅28.23%,市值占比36.54%;宋城演艺年初至今涨幅18.53%,市值占比10.8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8-12-11]
11 月(截至11 月30 日),餐饮旅游指数上涨4.40%,同期沪深300 指数上涨0.60%,上证综指下跌0.56%,餐饮旅游板块跑赢沪深300 指数3.80 个百分点。
[医药制造业] [2018-12-11]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0月医药制造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20181、2554亿元,同比增长13.6%、10.4%,仍然保持高速增长。12月2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决定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国际环境趋向缓和,国内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医药制造业] [2018-12-11]
我们详细梳理了我国药品采购模式演进的历程,并对其中引起市场阶段性恐慌的的招采方案及最终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分析。同时我们全面分析了本次国家带量采购试点方案。我们认为本次试点方案很大可能是大趋势中的非革命性事件,要形成全面影响仍需3-5 年时间,短期无需过分悲观,中期继续关注制药企业的产品储备及研发。此外,我们回顾了18年市场和行业运营数据,对国际国内行业估值情况进行分析及对国际巨头和国内龙头公司进行了估值与成长性比较。投资策略推荐创新药械及创新服务产业链、OTC、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