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81.清肠化湿方对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ICAM-1表达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4-20]
目的观察清肠化湿方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结肠黏膜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TNBS/无水乙醇造模成功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肠化湿方组、美沙拉嗪组。连续灌胃给药10d后,处死大鼠,留取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观察结肠组织ICAM-1的表达。结果清肠化湿方可以显著减少大鼠结肠炎模型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结论清肠化湿方可以减少结肠粘膜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是其治疗UC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清肠化湿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间黏附分子-1
-
5082.UPLC-MS/MS测定黑小麦中B族维生素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黑小麦中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和维生素B6(VB6)的含量.方法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结果 VB1、VB2和VB6在20 ~ 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黑小麦中VB1、VB2和VB6的含量分别为0.965~1.961,0.614 ~0.963和0.364~0.625 μg/g.结论 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限低、回收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植物中VB1、VB2和VB6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HPLC-MS/MS;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黑小麦
-
5083.Ag在MgF2(01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MgF2(010)面及吸附Ag的构型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MgF2(010)面吸附Ag体系的吸附能、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MgF2(010)面能隙低于体相,态密度分裂,出现表面态.Ag在MgF2(010)面的吸附属于稳定的化学吸附,最佳吸附位为最外层F的四重穴位.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Ag的4p轨道与第二层的Mg的2p和3s轨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有少量电荷从Ag向Mg迁移.吸附Ag后,可见光波段的光吸收增加,Ag吸附后将使体系在可见光波段出现吸收峰.
关键词:表面吸附;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
5084.非小细胞肺癌中LKB1和VEGF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LKB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临床分型及进展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78例,分别取材自癌组织及癌周围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分析组织中LKB1和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LKB1蛋白和VEGFR2在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肺组织LKB1高于肺癌组织,VEGFR2低于肺癌组织;在肺癌组织LKB1在高分化组织和无淋巴转移组高于中、低分化和有淋巴转移组,而VEGFR2高分化组和无淋巴转移组低于中、低分化组,亦低于有淋巴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LKB1蛋白和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相反趋势,LKB1的低表达、VEGFR2的高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癌,非小细胞肺;细胞分化;淋巴转移;LKB1蛋白
-
5085.UV185+254nm辐照下MnOx-TiO2分解甲醛与臭氧的机理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为提高185nm真空紫外光下甲醛与副产物臭氧的分解效率,以MnOx-TiO2复合催化剂取代TiO2光催化剂,发现甲醛与臭氧的转化率分别从44.7%和38.7%提高到77.5%和96.8%.研究比较了真空紫外光下和暗态下(加臭氧)甲醛与臭氧在MnOx-TiO2催化剂上的分解性能,及U-V254nm下光催化分解甲醛的效率.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下气相活性氧物种的氧化与MnOx表面的臭氧催化氧化过程是甲醛分解的主要途径,而MnOx-TiO2上光催化氧化甲醛效率很低;副产物臭氧主要于MnOx表面活性位上由热催化分解.用真空紫外光辐照MnOx-TiO2催化剂,可提高MnOx催化分解臭氧的稳定性.
关键词:MnOx-TiO2催化剂;真空紫外光;甲醛;臭氧分解;室内空气净化
-
5086.以醋酸盐为矿化剂合成金属有机骨架MIL-10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以醋酸钠为矿化剂,通过水热合成法直接获得了较纯净的Material Institut Lavoisier-101( MIL-101).样品经粉末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和热重分析表征,并与以氢氟酸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醋酸钠为矿化剂合成的MIL-I01的性能优于以氢氟酸作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并且样品经后续纯化处理后能进一步提高比表面积和孔L容;用非定域密度泛函法(NLDFT)分析计算得到了MIL-101的孔结构信息.合成的MIL-101骨架能稳定至300℃以上,其热稳定性略低于以氢氟酸作为矿化剂合成的MIL-101.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MIL-101;醋酸钠
-
5087.茶多酚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干预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研究茶多酚(TP)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早期和晚期气道氧化应激水平及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哮喘组、早布地奈德(BUD)组、晚BUD组、早TP组和晚TP组,每组8只.早BUD组、早TP组在造模前2周药物干预,晚BUD组、晚TP组在造模5周后药物干预.造模12周时观察各项指标.测定支气管壁的平滑肌面积、胶原沉积面积,以及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表达.测定肺组织TGF-β1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早TP组、晚TP组、早BUD组干预后支气管壁平滑肌面积、胶原沉积面积和TGF-β1含量较哮喘组均有改善(P<0.05或P<0.01).晚BUD组较哮喘组无明显改善(P>0.05).哮喘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上升,SOD活性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药物干预后SOD活性均上升,MDA含量均下降,以早TP组最明显(P<0.01).SOD活性与MDA含量呈负相关,TGF-β1含量与MD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茶多酚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从而改善或延缓气道重塑的发生.
关键词:哮喘;气管炎;氧化性应激;茶;酚类;转化生长因子β1;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大鼠,Sprague-Dawley
-
5088.通过DHA藻粉的18SrDNA序列验证藻油脂肪酸组成推断DHA微藻属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4-04-15]
我国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的DHA藻油包括产自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吾肯氏壶藻(Ulkenia ameoboida)和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通过对几种商品DHA藻粉的18S rDNA进行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藻油的脂肪酸组成,对藻油的生产藻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基于18S rDNA序列分析数据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可进一步确定DHA微藻属名.
关键词:DHA;裂壶藻;吾肯氏壶藻;寇氏隐甲藻;脂肪酸组成;18SrDNA
-
5089.新型1,2,3-三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构效关系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15]
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以4-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关环和缩合反应合成了17个化合物1-(4-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亚氨基-4-取代-1,2,3-三唑(7a~ 7c和13a~13d)和1-(4-取代苯基)-5-取代苄基氨基-4-取代-1,2,3-三唑(5a~5c,10a~10c和14a ~14d),其中化合物5a~5c,7b,7c,10a,10c,13b ~ 13d和14b~14c为新化合物,对所制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均优于氟康唑;化合物7a和10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氟康唑;而化合物13a和13d则对白色念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与三氯生相当.
关键词:1,2,3-三唑;席夫碱;抗菌;构效关系;1,2,3-Triazole;Shift base;Antibacterial;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
5090.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4-04-15]
利用天津市大气边界层观测站2009年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逐时观测资料和2009年3月9~21日期间颗粒物的膜采样数据,分析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变化总体呈负相关,小粒径颗粒对能见度的影响作用明显,随着能见度的降低,小粒径颗粒与大粒径颗粒浓度的比值明显增加.能见度与颗粒物中总碳质量浓度变化呈负相关.SO42,NO3,OC和EC对大气消光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8.7%,6.1%,27.6%和19.2%.表明观测期间颗粒物中SO42,OC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大气能见度;PM10;PM2.5;水溶性离子;碳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