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2-19]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产销量屡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拉动国内车市销量 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需求传导至上游正极材料端,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需求旺盛,新增产能纷纷加 快布局;三元材料市场随着新增高镍产能爬坡释放,高镍化发展速度加快;预计2022 年8 系三元材料产 量增速明显。磷酸铁锂由于成本优势,受到市场“青睐”,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在2021 年7 月首超三元 材料电池,预计2022 年磷酸铁锂电池用量进一步提升。钴酸锂的应用市场相对稳定,增量比较明显的地 方仍旧体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方面,预计2022 年钴酸锂的增量需求加大。在电动自行车的锂电化进 程加快布局下,锰酸锂在中低端的小动力以及小数码产品应用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预计2022 年对锰酸 锂需求仍稳中增加。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2-02-19]
2021 年新能源市场再创辉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扶摇直上,国内乃至国际大型车企与电池厂纷纷加码 布局,锂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浪潮的“主角”,需求旺盛支撑之下,基础锂盐供不应求,叠加锂矿资源“多 妖”震市,推涨锂价,上下游联动性作用效果显著。2021 年锂盐新建项目将于2022 年逐步放量,冶炼厂需 求将快速提升,然而锂精矿新增产能释放周期较长,锂精矿供应紧张将延续,预计2022 年锂盐现货市场供 应维持偏紧状态;2022 年三元材料及磷酸铁锂新增产能纷纷加快布局,钴酸锂在3C 数码方面有明显增量, 此外随着电动自行车的锂电化布局进程加速的情况下,锰酸锂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下游需求预期向好。 在多方利好加持之下,锂也必然会抓紧任何可以助涨的机遇,将主导力量发挥到极致。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2-19]
在“30 碳达峰60 碳中和”的背景下,氢能作为能源革命中的重要角色,2021 年迎来了产业化拐点, 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携手进军氢能,以制氢、储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突破方向,氢能源产业蓄势待发。 制氢方面,目前国内制氢工艺仍以“灰氢”和“蓝氢”为主,“绿氢”将作为长期目标发展,2021 年已经 有部分企业开始积极布局“绿氢”。目前氢气仍主要应用于化工原料方面,在新能源领域未激起水花,氢 气价格除小范围小幅波动外,整体基本呈平稳态势。储氢方面, 2021 年安全政策和检验标准正逐步完善, 检验内容及方法基本进入编写阶段。燃料电池方面,燃料电池整车应用是“双碳”目标下,最为重要的应 用之一,燃料电池城市群正式公布,2021 年,全国加氢站累计建成212 座,实际运营126 座,伴随加氢站 全国布局扩建,氢燃料电池整车应用场景逐步丰富,目前燃料电池公交车、燃料电池重卡、燃料电池轻卡、 燃料电池叉车、燃料电池物流车等纷纷在各地区投运。综上,2021 年氢能源产业链商业化有了突破性进展。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车制造业] [2022-02-19]
液化天然气凭借低碳、环保的属性在工业燃料领域大放异彩,但是在交通能源领域仍有广阔的消费前 景亟待开发。2021 年LNG 价格整体偏高,经济性优势不明显,未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加持下,LNG 在 车船和重卡市场中仍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融业] [2022-02-17]
行业指数跑赢大市,个股涨跌互现。1 月4 日至1 月28 日,沪深 300 指数下跌7.62%,银行指数上涨2.47%。在30 个一级行业指 数(中信)中,银行指数区间表现位居第1 位。银行板块中,国有 大型银行指数上涨2.12%,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指数上涨1.95%,区 域性银行指上涨3.97%。个股涨跌互现,表现前五位的银行为:成 都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邮储银行、杭州银行,表现后五位 的银行为:瑞丰银行、紫金银行、青岛银行、厦门银行、平安银行。
[医药制造业] [2022-02-17]
新冠订单为短期业绩助推器,实则中国CDMO企业全球话语权提升。市场普遍认为新冠口服药带来的大额合同 订单为一过性影响因素,不仅不能因其带来的高业绩增速匹配高估值,同时新冠订单占据部分产能,可能会对非新冠项目 形成产能挤兑,因而,在陆续披露大订单后,相关CDMO企业股价出现回调现象。但是,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冠口 服药订单其实吹响产业升级的号角,中国CDMO企业被海外大药企纳入创新药商业化供应的第一梯队名单。中国化药 CDMO企业大都在2000年左右成立,早期处于拓市场、建口碑时期,多以接附加值较低的中间体或原料药订单为主,以 海外产业链转移为行业增长逻辑。历经20余年的发展,我们认为站在当下,中国化药CDMO企业的成长逻辑已转变成产 业升级,不再是低附加值的CMO订单转移,而是运用核心技术主导工艺开发的高附加值CDMO订单。
[医药制造业] [2022-02-11]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扩张,居民人均医疗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0.6%,出口同比激增158%。行业投资预计将持续增长,同时线上医疗领域的监管也将进一步改善。这一趋势既有助于满足疫情期间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也有助于平等分配国内城乡医疗资源。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22-01-24]
从8大类产品出口情况看,1-12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长较高的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累计增长42.1%,其中12月份增长6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长15.1%,其中12月份增长52.4%;金属制品业,累计增长35.4%,其中12月份增长38.3%;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长31.5%,其中12月份增长30.9%。以上产品出口与第三季度相比,增幅较大,处于较高增长态势。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2-01-16]
中国移动社交市场历经多年发展之后,细分领域产品百花齐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社交企业如何高效、高质获取用户流量实现长期增长是市场关注重点,其中数字营销是社交企业获客的最核心手段。易观分析联合字节跳动旗下综合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巨量引擎,共同探究移动社交营销推广重点,洞察市场发展趋势,为社交广告主提供投放决策依据。
[综合] [2022-01-16]
2021 年12 月,我国数字经济指数环比下降26.6%,录得435。12 月数字经济指数的下降主要由于溢出指数的下降,产业指数、溢出指数、融合指数和基础指数分别对总指数贡献8.2%、-25.8%、3.8% 和-12.9%。四个一级指数自2016 年以来的变化见上图,2021 年12 月,产业指数、溢出指数、融合指数和基础指数分别录得311、48、254、48,环比分别变动18.6%、-49.2%、14.3%、-42.3%。12 月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投入上升,数字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融合速度加快,数字经济对其他产业的溢出作用下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