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891.滑石粉对PB-1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1-15]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制备了聚丁烯-1 (PB-1)/滑石粉复合材料,研究了滑石粉含量对PB-1熔融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显著促进了PB-1的结晶过程,其成核能力在滑石粉质量分数为1%时最佳.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滑石粉的实验用量范围内(1%~10%),要达到相同的结晶度,PB-1/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完成温度明显高于纯PB-1的完成温度.当滑石粉质量分数为1%~5%时,要达到相同的结晶度,PB-1/滑石粉所需的时间明显比纯PB-1短:当用量为7%时稍短;当用量为10%时又稍长.但滑石粉不影响PB-1的依热成核方式和三维生长机制.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滑石粉对PB-1的异相成核作用显著.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滑石粉阻碍了PB-1由晶型Ⅱ向晶型Ⅰ的转变过程,使晶型转变变缓.
关键词:聚丁烯-1;熔融行为;结晶;结晶动力学
-
44892.溶胶-凝胶法制备Ca0.9La0.2/3Cu3Ti4O12陶瓷及电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以Ca( NO3)2·4H2O、Cu(NO3)2·3H2O、La( NO3) 、Ti(OC4H9)4为先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0.9La0.2/3Cu3Ti4O12陶瓷粉体,研究了不同物相和粒径粉体的烧结特性以及陶瓷的介电性能和非线性性能.结果表明:干凝胶的煅烧温度低于450℃时,所得粉体主要为无定型态;煅烧温度超过500℃后,晶相开始大量形成;当以无定型粉体或500℃煅烧获得的细小粒径粉体为原料时,均难以获得致密结构的陶瓷;形成完整的粉体原料晶相以及粒径的增大,有利于陶瓷体的致密烧结及电性能的提高.粒径为250~350 nm的陶瓷粉体,在1050℃烧结后获得良好的电性能:介电常数ε1=42748,非线性系数α=3.55.
关键词:溶胶-凝胶;Ca0.9La0.2/3Cu3Ti4O12;微观结构;电性能
-
44893.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为制备人工抗原FB1-OVA,采用戊二醛一步法将小分子半抗原-伏马菌素B1(FB1)与载体蛋白OVA进行偶联.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紫外扫描法(UV)、免疫芯片法和质谱法(MS)来鉴定FB1与OVA的偶联效果.结果显示,凝胶电泳图中FB1-OVA的电泳条带迁移率比OVA的迁移率小,紫外扫描图谱FB1-OVA的波型与OVA的波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免疫芯片检测可见偶联物与FB1McAb发生了特异性反应,初步证明偶联成功.质谱法检测得出FB1-OVA和OV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51 928.612和44 265.718,可计算出偶联比为10.6∶1,通过测定,偶联物的蛋白质浓度为0.99 mg/mL.
关键词:伏马菌素B1;人工抗原;偶联;鉴定;fumonisin B1;artificial antigen;coupling;identification
-
44894.层状H1-xNb1-xW1+xO6固体酸的制备与表征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1-xNb1-xW1+xO6 (x=0.1,0,-0.1),通过H+交换制备出相应的固体酸H1-x-Nb1-xW1+xO6.采用XRD和FT-IR技术表征固体酸的物相和层板骨架结构,NH3-TPD方法表征其酸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酸样品的物相相同,但它们的主晶面(002)面间距略有变化.与HNbWO6中的NbO6和WO6八面体结构单元相比,H0.9Nb0.9 W1.1O6和H1.1 Nb1.1 W0.9 O6中的NbO6和WO6八面体发生变形.3种酸样品均有两种不同强度的酸位,它们的弱酸位强度基本相等,强酸位强度大小顺序为HL1 Nb1.1W0.9O6 >H0.9 Nb0.9 W1.1 O6> HNbWO6,两种酸位的酸量大小顺序均为H1.1 Nb1.1 W0.9 O6> HNbWO6> H0.9Nb0.9W1.1O6.
关键词:层状化合物;铌钨酸;结构;酸性;layered compound;H1-xNb1-xW1+xO6;structure;acidic property
-
44895.金属离子Na+,Li+及Mg2+与C1O4-和NO3-形成的无水离子缔合物种的从头算量子化学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B3 LYP/6-311++G**水平下对Na+,Li+和Mg2+与ClO4-和NO3-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种的结构以及v1-频率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与SO42-和上述3种阳离子形成的物种进行了对比.在缔合物种结构方面,当阳离子数目≤2时,与SO42-体系相似,ClO4-和NO3-主要与阳离子形成双齿缔合结构,而当阳离子数目>2时,特别是具有2个正电荷的Mg2+离子数目较多时,由于阳离子间的斥力更大,与阳离 子结合能力较弱的ClO4-和NO3-较难与其形成稳定的离子团簇,而在SO42-体系中,则易形成单齿缔合结构.在v1-频率的变化趋势方面,3种阴离子形成的缔合物种大体相同,说明无水离子团簇的频率变化主要受阳离子性质和缔合结构影响.虽然阴离子性质也有部分影响,但不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离子缔合物种;缔合结构;v1-频率
-
44896.具有FER结构复合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1-15]
采用碱溶液降解法降解FER分子筛作硅源,获得具有FER结构的微、介孔复合分子筛材料.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DTG、NH3-TPD等手段对该复合分子筛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甲醇转化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分子筛材料同时具有FER微孔和MCM-41介孔的特点,其介孔相与纯MCM-41相比孔壁增厚;通过改变降解时间可以制备适度微/介孔比例和酸性质的复合分子筛材料,从而在甲醇转化反应中获得较高的烯烃收率.
关键词:FER沸石;MCM-41;复合分子筛;甲醇转化
-
44897.溴代1,4,5,8-萘四甲酸酐的选择性合成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在常压下,以溴化钠和发烟硫酸(含质量分数为40%的SO3)为溴化试剂,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溴化钠的投料比选择性地合成了2-溴-1,4,5,8-萘四甲酸酐和2,6-二溴-1,4,5,8-萘四甲酸酐.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合成溴代1,4,5,8-萘四甲酸酐衍生物的新方法.
关键词:1,4,5,8-萘四甲酸酐(NDA);溴化钠;选择性合成
-
44898.基于CIM的馈线建模和应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3-11-15]
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中针对配电网的馈线认知和建模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网运行与管理应用的这个基础问题出发,论述了馈线在CIM建模中的变迁历程,利用当前正式版本的CIM模型,提出了馈线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下的不同建模方法,在不扩展CIM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电网管理的信息集成需求,扩展了遵循IEC 61968标准的馈线消息,阐明了馈线管理业务场景下的数据交换模式,解决了馈线在设备管理的静态属性以及运行方式发生变化后的动态特性的统一表达与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馈线;公共信息模型;IEC61968
-
44899.SBA-15介孔分子筛的功能化新应用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SBA-15介孔分子筛,具有规则的孔径分布,大的孔径和较厚的孔壁,可以作为载体材料,且在反应中能提供特殊的微环境,因此在催化与纳米材料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SBA-15的应用现状,本文集中探讨了现阶段SBA-15在介孔碳的合成、色谱填料基体、纳米化学反应器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SBA-15的发展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介孔分子筛;介孔碳;色谱柱;吸附分离;纳米反应器
-
44900.H3PW12O40/CNTs吸附-分解NOx及微波作用效果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将碳纳米管(CNTs)载体分别经混酸与硝酸蒸气预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然后分别采用浸渍法及机械研磨法负载磷钨酸(HPw),制备出HPW/CNTs催化剂,对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NOx的吸附与分解效果.在空速为10000 h-1、吸附温度为200℃的条件下,用0.5g催化剂对1696 mg/m3的NOx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以硝酸蒸气预处理且经300℃煅烧后的CNTs为载体,采用机械研磨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HPW/CNTs对NOx的吸附率与吸附能力最高,分别为54%与16.6 mg NOx/(g·h).对吸附NOx后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催化分解NOx的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研究,结果表明,所吸附的NOx在快速升温过程中发生分解,在此过程中有氧产生,分解产物包括N2,O2及N2O.采用电阻炉快速加热与微波辐射2种方式分别对吸附的NOx进行催化分解,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700 W时,NOx分解为N2的收率为33.3%,高于电阻炉以150 ℃/min快速升温的N2收率.使用过的催化剂通水蒸气后可实现再生,对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循环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后的催化剂吸附与催化分解NOx的性能未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氮氧化物;磷钨酸;碳纳米管;微波辐射;吸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