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6247 篇 当前为第 399 页 共 625

报告分类:中文技术报告 检索词:1

  • 3981.基于快速定点突变研究含硒人Zeta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1c-1c的催化活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11-16]

    先将人Zeta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1c-1c(hGSTZ1c-1c)中非催化中心的Cys-137,Cys-154,Cys-165和Cys-205突变为Ser,然后将催化中心14,15和17位的3个氨基酸残基突变为Cys,再利用半胱氨酸缺陷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将其特定地转化为Sec,即把GPx的催化基团引入到hGSTZ1c-1c中,高效地获得了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的模拟酶。其中制备的3个含硒突变体15C,14C/15C和17C均显示出明显的GPx活力。对非含硒突变体性质研究发现,Ser-14或Ser-15任何一个残基发生突变都会导致hGSTZ1c-1c的GST活力几乎丧失,表明Ser-14和Ser-15在催化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前者主要参与底物结合,后者更侧重于催化。
    关键词:快速定点突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人Zeta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 3982.不同产地白薇中C21甾体皂苷的含量测定

    [医药制造业] [2014-11-16]

    目的:建立白薇中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产地蔓生白薇中的含量。方法:以蔓生白薇苷A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对蔓生白薇苷A及白薇C21甾体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蔓生白薇苷A和总皂苷含量分别在0.23~2.53μg(r=0.9997)及11.5~115μg(r=0.999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RSD=2.68%)和99.7%(RSD=2.84%)。蔓生白薇苷A的含量以河南最高,山东最低;白薇C21甾体总皂苷则以山东最高,辽宁最低。结论:此方法简便、稳定可靠,便于对白薇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关键词:白薇;C21甾体皂苷;蔓生白薇皂苷A;含量测定
  • 3983.某6V150柴油机变海拔热平衡试验研究

    [汽车制造业] [2014-11-14]

    针对6V150增压中冷电控柴油机高原试验存在的问题,在其常规油量控制特性和增压匹配特性下,进行了不同海拔下模拟高原环境的热平衡试验,研究了整机热量分布随海拔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和高转速工况,随着海拔的升高,该柴油机的总发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以及排气散热量先保持不变或略微减小,当海拔高度大于3 000m后开始大幅度下降,而在中间转速工况,基本不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冷却水散热量在柴油机各转速下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逐渐增大,当海拔大于3 000m后,开始出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在3 000m海拔时,与平原相比,最大冷却水散热量增大19%,但在4 500m海拔时,由于功率下降明显,最大冷却水散热量增大15%。
    关键词:柴油机;增压中冷;高原试验;热平衡
  • 3984.Modbus到IEC61850-8-1映射方法及其在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11-13]

    为了解决变电站常规状态监测设备或非变电站设备与变电站内部IEC 61850标准监测系统无法直接通信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Modbus到IEC 61850-8-1协议转换的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Modbus进行了数据建模;分析了IEC 61850及制造报文规范(MMS)信息模型和服务模型,根据分层语义对等原则建立了Modbus,IEC 61850以及MMS间信息及服务模型的映射关系;基于已建立映射模型完成了Modbus与IEC 61850-8-1转换模块的设计;最后以间隔控制器为例,建立了其相应的映射模型,采用MMS-EASE LITE等相关技术实现了协议转换模块的主要功能,完成了其相电流等测量数据的读写服务,验证了上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Modbus;IEC 61850;协议转换;模型映射;综合监测单元
  • 3985.机组检修与运行组合的协同优化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11-12]

    机组检修计划和机组运行组合都是电力系统电源运行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智能电网调度的推进对电力系统电源运行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提升电网调度的精确化、智能化水平,文中提出一种内嵌N-1安全校核的月度电源运行结构优化的新模式。该模式在更长的时间尺度、更广的空间维度充分挖掘机组检修与机组组合的协同优化空间,内嵌考虑N-1安全校核,有效提高了机组检修计划与发电计划的安全性与经济性。IEEE 30节点系统和某省级电网的算例分析揭示了实现机组检修计划与运行组合协同优化的效益。
    关键词:机组组合;结构优化;N-1安全校核;机组检修;协同优化
  • 3986.普洱茶对慢性铅暴露致肾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2]

    铅(Pb)是环境中重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肾脏是铅毒性的主要靶器官。铅能造成肾小管、肾小球的炎症损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其主要机制为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本试验前期研究发现,慢性铅暴露可导致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在肾组织中累积。MG 是广泛分布的邻二羰基化合物,具有两个高活性的羰基亲电中心,可与DNA、RNA 中的核碱基和蛋白质中的碱性残基反应,通过AGEs-RAGE-NFκB 通路促进炎性损伤。普洱茶为云南特色名茶,本实验利用不同剂量的普洱茶灌胃铅暴露模型鼠,观察普洱茶对小鼠全血铅水平、肾脏组织中MG 含、前炎症因子TNF-α、1L-1β、AGEs 的受体蛋白RAGE 和核转录因子NFκB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普洱茶不仅能起到促排铅效果,还能直接螯合组织中的MG,减少铅暴露所致MG 的过量累积,少AGEs 的形成,降低其受体蛋白RAGE 的表达,减少NFκB 的磷酸化,降低TNF-α、1L-1β 的量,减轻炎症损伤,最终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关键词:普洱茶;慢性铅暴露;肾炎症损伤;甲基乙二醛(MG);RAGE;NFκB;TNF-α;1L-1β
  • 3987.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黑茶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4-11-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同时检测黑茶中16 种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方法。茶叶经丙酮和二氯甲烷超声提取、硅胶柱层析、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混合洗脱。采用C18 色谱柱,以甲醇和超纯水作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74 nm,16 种多环芳烃分离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均≥0.996,最低检出限为0.1~1.0 μg·L-1,线性范围为1.0~200.00 μg·L-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9%~116.5%,相对标准偏差值均≤2%。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也降低了对实验仪器的要求,可用于同时检测分析黑茶中16 种多环芳烃化合物。
    关键词:黑茶;多环芳烃;高效液相色谱;线性关系;加标回收
  • 3988.ZJ17卷接机组供丝系统设计参数分析及改进

    [烟草制品业] [2014-11-12]

    为解决ZJ17卷接机组与下游包装机组生产能力不匹配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PROTOS2-2卷接机组供丝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对ZJ17机组供丝系统进行了改进:1增设摊铺辊,将过长烟丝整理均匀,使机组能够适应不同的烟丝状况;2调整匀丝板、针辊和弹丝辘的相对位置,使烟丝获得较高的分选初速度;3重新设计分选装置,提高梗签分离效果;4增加流化床装置,采用气力方式输送烟丝,减少烟丝造碎;5采用螺旋回丝系统替代皮带回丝输送系统,避免产生漏灰、漏烟丝及堵丝问题;6采用气缸替代人工驱动风室升降,消除原气弹簧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表明,改进后的ZJ17卷接机组额定生产能力达到8000支/分钟,有效运行效率达到96.7%,实现了与下游包装机组的匹配生产,提高了机组的烟丝加工处理能力;有效解决了梗签分离不彻底和烟丝造碎等问题,整丝率提高2.3百分点/月,碎丝率降低0.12百分点/月,含末率减少0.07百分点/月,提升了烟支内在品质。 更多

    关键词:卷接机组;供丝系统;摊铺辊;分选装置;流化床
  • 3989.溶剂萃取法制备电池级高纯硫酸锰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4-11-11]

    以Versatic10为萃取剂从含钙、镁、钾、钠的模拟硫酸锰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锰。在萃取剂浓度30%、皂化率50%、相比O/A=4/1、35℃两级逆流萃取10min后,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3.5g/L的负载有机相,锰萃取率达85.34%。负载有机相和2mol/L硫酸反萃液在相比O/A=8/1、反萃温度35℃、两级逆流反萃的条件下,得到平均锰含量为107.89g/L的反萃后液,锰反萃率达99.94%,其中钙、镁、钾、钠的浓度均小于15mg/L。反萃后液经活性炭吸附、浓缩结晶并干燥后,获得了满足电池级高纯硫酸锰要求的一水硫酸锰产品。
    关键词:高纯硫酸锰;versatic10;溶剂萃取;除杂
  • 3990.黑米通过上调小肠ABCG5/8和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水平

    [食品制造业] [2014-11-11]

    本实验以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喂饲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黑米对小鼠血脂水平及小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调控的影响。将48 只雄性C57BL/6J 小鼠随机分成高脂对照组和三个实验组(高脂饲料中添加白米和黑米(低剂量C+BL 和高剂量C+BH)代替玉米淀粉),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气相色谱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含量,Real-time PCR 分析调控小肠胆固醇合成、吸收、转化及排泄基因HMG-CoA-R、MTP、ABCG5/8、ABCA1、NPC1L1 等的mRNA 表达水平。与高脂组相比,白米组血清中TC、TG、HDL-C 含量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黑米组血清中TC 和TG 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且HDL-C 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组相比,白米组小鼠肝脏中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黑米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黑米高剂量组极显著降低(P<0.01)Real-time-PCR 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黑米添加组ABCG5/8、ABCA1 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黑米低剂量组NPC1L1 mRNA 表达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下调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黑米对高脂高胆固醇膳食喂饲小鼠胆固醇代谢平衡的调节,可能是通过增加小肠中胆固醇排泄并抑制固醇的吸收实现的。
    关键词:黑米;小鼠;ABCG5/8;ABCA1;NPC1L1
首页  上一页  ...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