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2-03-24]
工业生产走强,稳增长政策显效。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5%,在稳增长政策、春节期间需求拉动、就地过年复工较快等因素下,工业生产超预期走强。分三大门类看,受保供稳价政策积极作用影响,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制造业增长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8%。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另外,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9.6%,增速较上年12 月份分别加快2.3、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 个大类工业行业中,38 个行业生产同比增长,高附加值制造业拉动效果较明显。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在上年成倍增长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后续散点疫情、海外因素等或影响工业生产,但稳健货币积极财政等多方面政策仍将继续利好经济复苏和工业生产。
[综合] [2022-03-23]
通过比较2015 年以来1-2月各项经济指标的环比,我们发现:1)2022 年1-2 月工业增加值增长强劲,但产销率指标不佳,对工业生产强劲增长的可持续性构成疑问。2)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的改善最为可观,遗憾的是,其改善主要依赖于土地购置费,而建安投资仍然偏弱。3)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并不似同比数据那般“开门红”,尤其制造业投资受到基数因素的支撑较多,而3 月基数因素的支撑就会明显减弱,使得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可能面临回落压力。4)消费数据同样受到了低基数的加持,目前商品消费的环比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餐饮消费的修复仍任重而道远。5)就业状况整体平稳,但16-24 岁人口就业显著承压。
[批发和零售业] [2022-03-23]
社零总额:2022 年1~2 月社零74426 亿元,名义同比+6.7%(较前值+5.0pct,本报告前值指2021 年12 月当月数据,下同),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2022 年1~2 月社零总额同比实际+4.9%。 按消费类型分,1~2 月份餐饮收入7718 亿,同比+8.9%(较前值+11.1pct),其中限额以上+10.1%(较前值+10.2pct);商品零售66708 亿,同比+6.5%(较前值+4.2pct),其中限额以上+9.1%(较前值+7.4pct)
[综合] [2022-03-23]
1-2 月经济增长数据较去年底全面好转,也明显超出了市场预期。但超预期的经济增长数据也带来了两个疑虑,一是强势的数据持续性如何,二是稳增长力度是否会收缩。总体来看,1-2 月数据仍存在着基数因素的扰动,加上疫情的演变,不宜对3 月增长数据进行线性外推,但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还是会保持着不弱的局面。在经济复苏还不牢靠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仍有其必要性,但边际上的政策转向可能还是要看一季度经济的整体表现,以及4 月政治局会议的定调。
[批发和零售业] [2022-03-23]
统计局发布1-2 月社零、地产数据:1)社零方面,1-2 月社零、家具、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金银珠宝、线上社零增速分别同比+6.7%、-6.0%、+11.1%、+7.0%、+19.5%、+10.2%; 12 月社零、家具、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金银珠宝、线上社零增速分别同比+1.7%、-3.1%、+7.4%、+2.5%、-0.2%、-0.8%。2)地产方面,1-2 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14.9%、-9.6%、-13.8%、+3.7%;12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33.1%、+0.8%、-19.5%、-11.9%。
[综合] [2022-03-23]
1-2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远高于wind 一致预期3.2%,与我们预期增速5.5%最为接近。我们前期提示的”工业开门红助力稳增长”兑现,主因在于工业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应对供给冲击、紧缩型政策纠偏助力工业生产释放,内外需求仍有积极支撑因素,制造业生产在出口韧性、产业新能源化和产业数字化背景下有望积极发力。同时,各地方政府开门红强烈诉求下赶工因素使工作时长超季节性延长,促使工业高增。1-2 月在疫情反弹加重及清零政策背景下,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 月回升1 个百分点,体现服务业生产有所压力但仍具韧性。我们认为,在3 月疫情大幅反弹扰动背景下,工业增长仍将优于服务业力挺经济开门红。
[综合] [2022-03-23]
2月金融数据的回落,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回升,但本月的MLF的续作体现了量增价稳的态势,一方面或考虑到经济开局的良好表现,另一方面或受到短期通胀压力上升的影响。俄乌冲突使得短期大宗商品高位延续甚至强化,通胀隐忧上升。但年内降息降准仍然有其必要性,一方面是稳增长的诉求,而中国基础货币增长能力不足,为维持货币平稳,降准是难以缺少的选项。降成本要求下,中小企业融资利率偏高,而降息才是有效的解决方式。中国通胀形势和西方不同,中国PPI下降进程虽会受俄乌冲入影响,但方向和趋势不变,因而货币政策和西方逆向而行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综合] [2022-03-23]
在稳增长发力背景下,经济整体回暖。工业生产延续上涨趋势,结构优化效果明显,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投资大幅增加,基建发力成效显现。消费数据表现亮眼,居民信心有所回升。同时,两会上对于2022 年定调延续了此前政策发力的基调,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其中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 万亿元以上,全年退税减税约2.5 万亿元,留抵退税约1.5 万亿元等均为制造业以及基建投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综合] [2022-03-23]
从生产供给端看,工业延续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去年12 月的4.3%大幅回升至7.5%,工业增速重回中高速增长区间。制造业各行业增加值增速普遍有所提升,下游行业修复更为明显。目前工业生产仍受到上游价格影响,展望未来,如果上游价格有所回落,工业或将保持景气。服务业方面,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比去年12 月份加快1.2 个百分点,比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1.8 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恢复,但增速低于工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3-23]
维持公用事业“增持”评级,推荐双碳目标下具备成长属性的传统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发电标的。(1)火电转型新能源:存量资产价值重估,转型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推荐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受益标的华润电力、中国电力、吉电股份、广州发展;(2)新能源运营商:转型背景下装机增长确定性较强,政策催化值得期待,推荐龙头龙源电力;(3)核电:受益于电价上涨,低碳基荷价值显现,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