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2-01-19]
持续技术进步带来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实现整体产业界的降本是新能车发展的原动力。考虑市场2022 年对于高端车型的边际增量需求,促使电池结构和材料向高性能迈进。
[汽车制造业] [2022-01-19]
2022 年全球消费者电子展(CES)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各芯片公司、激光雷达公司和整车企业,都纷纷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1-19]
预计2021 年销量达348 万, A 级车市场崛起的元年,下沉市场逐步打开,非一线城市销量占比明显提升,认知驱动凸显。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8]
随着各类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对于环境感知传感器的 需求也不断增加,带动单车传感器数量的不断提升。激光雷达、车载摄 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作为四大感知传感器有望快速放量,为 高阶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夯实基础。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未来混动细分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机会,推荐整 车及增量部件领域积极布局的公司,整车领域推荐标的为比亚迪、长城 汽车、吉利汽车等,受益标的为理想汽车、小康股份。增量部件领域推 荐标的为双环传动、泉峰汽车,受益标的为菱电电控、隆盛科技等。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乘联会发布数据:12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36.6 万辆,环比+10.0%,同比+2.3%; 零售销量210.5 万辆,环比+15.9%,同比-7.9%。2021 年全年乘用车批发销 量2109.8 万辆,同比+6.7%;零售销量2014.6 万辆,同比+4.4%。新能源乘 用车全年批发销量331.2 万辆,同比+18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8]
计算机:关注智能汽车和元宇宙赛道。汽车“三化”趋势明确,科技企业和车厂都在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落地做准备,相关 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陆续在推出。在2022年的CES上,众多车厂正在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参会,龙头企业还推出了 智能车概念车型;科技企业如英伟达、高通、Mobileye也都推出了应对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计算平台,量产时间也都集中在 2024、2025年,中科创达也发布了基于高通最新座舱平台的解决方案。在元宇宙方面,高通、英伟达等厂商正在芯片和 创作工具领域推动元宇宙基础设施的发展;索尼、松下等厂商也在CES上发布了新的VR硬件产品。我们持续看好智能汽 车和元宇宙赛道,强烈推荐中科创达,关注德赛西威。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8]
政策鼓励、优质车型供给、内生市场需求驱动新能源车持续向上在芯片影响背景下全球新能源车显示出其韧性与趋势,新能源车消费逐步由牌照路权需求扩展到自发需求,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由补贴驱动转换为市场化驱动,将继续保持高增状态;欧洲市场持续渗透,美国市场厚积薄发。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500 万辆,全球有望突破1000 万辆,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短期来看,缺芯程度逐步缓解,行业进入复苏阶段,且随着逐步好转行业将进入加库存阶段,行业相关公司有望受益。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在8%~10%。而新能源汽车车型逐步丰富,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 万辆。中长期来看,商业模式重塑下,车企的盈利水平与想象空间边际向上,行业估值体系由传统制造业向“平台+软件”型企业转移,变革初期的高估值具备合理性。自主品牌在终端硬件的销量上快速突破,并在以自动驾驶为主的软件层面储备丰富,有望在在行业变革中充分享受红利。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12 月批发环比+10.0%,总体符合我们预期。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46.6 万辆(同比+7.2%,环比+10.6%),批发
销量实现236.6 万辆(同比+2.3%,环比+10.0%)。2021 年全年累计生产2095.1 万辆,同比+7.7%;累计批发销量2109.8 万辆,同比+6.7%。乘用车出口17 万辆,同比+63%,环比持平,新能源车出口2.55 万辆,环比-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