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业] [2022-06-17]
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热交换系统,如发动机散热器、机油散热器、中冷器、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等,使用形态是各种规格的板、带、箔、复合带(箔)、挤压圆管、扁管和多孔扁管、焊接圆管和扁管,品种规格繁多,每辆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的热交换系统的铝含量至少在15KG以上。在新能源汽车新增的电池冷却、热泵系统以及其他电气化升级带动下,热管理系统形成增量市场,对热传输用的铝材也带来更多需求量和更高质量要求。据有关机构统计,一辆新能源汽车铝热传输材料用量可达20-25KG,比传统燃油车高出10KG/辆。
[汽车制造业] [2022-06-17]
产业链度过“U”型底,进入“V”型环比改善周期。上海宣布6 月1 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产业链生产将迎来较大改善,而标杆企业特斯拉已基本恢复正常,甚至在提升国内交付量的同时,还实现了近9000 辆的汽车出口,信号意义明显。据此我们判断新能源车行业4、5 两月的U 型低已经过去,行业整体将进入环比持续改善阶段,不排除迎来V 型快速反转周期(补偿消费)。
[汽车制造业] [2022-06-17]
受到国内3、4 月的疫情影响,整车厂的部分新车型推出进度放缓。我们认为,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厂商的生产节奏恢复,2022 年下半年将成为国内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的车型投放高峰。此外,6 月1 日起,购置税减征政策及各地促消费措施陆续执行,各品牌的升级款车型、全新车型陆续投放,或有力拉动消费者购车需求,汽车销量有望迎来快速回升。我们重点推荐正处强产品周期的国内自主品牌龙头: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以及吉利汽车。
[汽车制造业] [2022-06-17]
前期涨价+芯片紧缺压力已逐步缓解,当前聚焦供应链:2022 年初至今新能源车已经历多轮调价;主要基于补贴退坡、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主机厂定价与成本传导。1)车企平均调价幅度约5%+(预计调价后的新增订单或可对冲补贴退坡+电池涨价/成本传导);我们预计<=2.0L 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落地(2022/6/1-2022/12/31),有望优化市场结构、叠加相关部委对原材料价格体系的政策引导,预计车企年内再次涨价的频率与幅度或相对可控。2)预计在不考虑芯片渠道扫货(额外费用支出)的情况下,芯片的整车BOM 占比<5%;芯片的核心仍在于保供与交付。我们认为此前制约汽车板块最核心的涨价+芯片紧缺等因素或已逐步缓解,当前关键聚焦于产业链/供应链+物流等恢复。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6-16]
自14 年苹果在日内瓦车展上正式推出CarPlay 以来,目前全球支持车型已超过600 款,品牌遍布路虎、奔驰、保时捷、日产、福特等。本次WWDC22大会上推出全新CarPlay 车载,设计向智能座舱系统更进一步,亮点包括1)支持车内所有横、竖形态屏幕,2)可以显示速度、发动机转速、油温、油量等多种汽车原厂的仪表功能数据,3)支持车内空调、座椅等设备控制,4)加入了iOS 系统中的天气、导航、日历、天气、世界时钟、智能家居等小组件。苹果计划在23 年底左右公布CarPlay 适用车型。我们看到苹果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不断深入。
[汽车制造业] [2022-06-14]
投资建议:疫情缓解与6 月购置税减半政策生效后,车市逐渐步入恢复,生产 批发领先零售,行业下半年产销有望达到高双位数增长,提升新车爆款率,以 及行业业绩增速。继续看好汽车机会,整车板块,推荐长安汽车,比亚迪,上 汽集团,以及港股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部件板块,推荐立中集团、爱柯迪, 常熟汽饰、豪能股份,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中鼎股份。
[汽车制造业] [2022-06-14]
根据苹果官网,北京时间6月7日,苹果在其年度软件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CarPlay软件的升级版。新一代 CarPlay的车载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可向车辆内的多 块显示屏发送内容,包含多媒体中控屏、数字仪表盘、 娱乐显示屏等。用户可以控制车内温度、查看天气、 燃料余量等。此外,该软件还支持自定义界面显示,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仪表盘显示界面。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6-14]
逆全球化抬头,供应链安全与内循环成为首要考虑。我国半导体 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占比依然较低,广阔的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国产化替 代空间,其中IC 设计国内增速最快,其次国内晶圆厂产能快速增加 带动国内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加速。随着整个行业 产能供应紧张有所缓解,下游新需求如汽车电子需求的爆发,未来国 内半导体双轮驱动的增量显著。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2-06-14]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千亿蓝海市场,技术迭代推动行业持续变革。新能源 汽车电驱动系统主要为整车提供动力,包括驱动系统(电机、电控、减 速器)与电源系统(OBC、DC/DC、PDU),价值量占比仅次于锂电池, 重要性可见一斑。当前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围绕效率/功率密度/成本等 目标函数,其技术在不断演进:整机产品往“多合一”集成化/高压化, 单体产品电机往扁线/油冷/高压,电控&电源往单管并联/碳化硅,减速 器往两档等技术方案发展。考虑行业各大趋势及新技术渗透节奏,经我 们测算2021/2025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市场(含电源)空间分别 为357/1228 亿元,CAGR=36%,其中,分体式/“多合一”产品2025 年 分别196/1032 亿元,CAGR=24%/39%。
[汽车制造业] [2022-06-14]
5 月31 日,财政部及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 公告,公告指出,对购置日期在2022 年6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 万元的2.0 升及以下排 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